天天看點

關于人類未來,曹德旺、梁建章、比爾·蓋茨、馬斯克有這些思考

編輯|郭立琦 胡楠楠

頭圖插畫|肖麗

企業家洞見

《企業家洞見》是《中國企業家》每周日固定推出的欄目,為您掃描國内外優秀企業家最前沿的商業洞見。

衡量企業家是否具備企業家精神的一個次元,是看他/她除了腳踏實地為企業謀發展外,是否還能仰望星空——關心整個社會、人類的未來并有所作為。本期洞見,我們将6位在教育、人口和環境等領域積極行動的企業家的近期觀點進行梳理,看他們如何了解這些事關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議題。

曹德旺:教育是事業,不應該是産業

關于人類未來,曹德旺、梁建章、比爾·蓋茨、馬斯克有這些思考

攝影:鄧攀

日前,福耀玻璃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曹德旺在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談教育:

我對教育和社會上的很多事情都很關注,我認為一個國家要靠大家共同努力去關注、去關心每一件事情才能做好。我對目前一些現象有不了解的地方,先講幾點,看看跟大家有沒有共鳴。

第一,近年來社會非常關注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探讨大學生就業難,一直擔心大學生找不到工作,這是很好的事情。但是作為私企的老闆來說,我們沒有感到就業有多難,我們招聘的時候很難招到好的大學生,不是我企業不行,我們企業在11個國家有工廠,在國外的工廠很多,每年都有大批的委派,但照樣招不到。

第二,大學學科現在管得很嚴,但許多學科與社會真正需求不能夠相适應,就是說我們培養的學生不一定适應企業的需求。

第三,大學生傾向的職業是公務員,如果考不上公務員就送快遞、送外賣,或者幹脆躺在家裡依賴于父母幫他找工作。

第四點,現在的投資事業。教育投資有兩大組成,第一是靠國家和地方政府,第二是靠私人的資本投資。一個是國家為了普及教育的教育事業,另一個是為了投資賺錢,把教育産業化了。我認為教育應該是事業,而不應該是産業,資本進入對老百姓來說是一個非常不公平的事情。

我看到的這些東西相信大家都看到了。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我觀點是有這幾點:

第一,貧窮。近100年來,我們國家是很貧窮的。毛主席在1949年成立新中國的時候中國是破爛不堪的,是以我們實行了計劃經濟,一直延續到1978年,鄧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開放。在這個時期,高中生升大學生非常少。

這就帶來了第二個問題,非常稀少的大學生的名額,政府管理的國營企業需要這些名額。首先,這就提出了教育為政治服務。第二,就是誰家孩子考上了大學,就等于出了一個狀元。後來改革開放有一點錢了以後,誰家孩子考上大學了,親戚朋友互相慶賀、辦酒席辦好幾天。

當時大學生的代名詞是“天之驕子”。一個家庭有了一個大學生,他就擡起頭挺起胸,就可以在城裡頭炫耀。這個事情應該現在還存在。這是延續下來的非常不好的情況,但是已經成為風氣。實際上,這是一種非常落後的觀念。那麼現在大學入學,因為有民辦學校,大學入學率可以做到80%,但是對大學生各方面管理都還停留在改革開放的初期狀态。

就這些事情,我們請教了日本一些教育屆的朋友,大學生不就業,日本有沒有好的辦法?日本認為中國大學生不就業,主要是因為他沒有自信,大學畢業以後,實際上他在專業上還沒有上手,第二是他怕自己離開學校找不到工作會被罵,日本有一個成人學校是對接大學生工廠的,日本在這方面還比較成功。

我認為現在應該從教育方式上面來找改變的方案。

我去辦一所大學,目的不是為了讓中國多一所大學。我們效仿日本和德國的做法來培養學生,希望探索出中國人能走的一條路。

我要把企業做好,也先把人培養好,要灌輸他技術學問的同時提高他的境界、胸懷和高度。這樣才能讓他們安心工作。這是我想探索的教育改革。

我始終堅持反對資本進入教育,我認為教育應該由企業和慈善公益機構去做,國家是輔助。國家應該規定絕對不允許企業盈利。如果教育讓資本進入,以盈利為目的就有問題。

尹烨:不是把課外輔導班取消了,今天的教育就完美了

關于人類未來,曹德旺、梁建章、比爾·蓋茨、馬斯克有這些思考

來源:受訪者

華大基因CEO尹烨近日接受專訪,談到對下一代的教育時表示:

我覺得未來讓大家能夠具備辨識真相的能力,這是科普教育特别重要的一點,尤其是對下一代,他們更應該識别什麼是常識,不要再出現更多的反智行為,比如說英國最近鬧的5G引起的新冠病毒,這樣的故事幾乎不可想象,但很多群眾會信。

人類總是在和愚昧的鬥争中向前進步的,反過來科學也在不停地否定科學,科學天然就是要否定前者才能進步。專業人士要擯棄掉以前一些片面的、錯誤的或者落後的認知,對于老百姓來講,要知道有哪些認知一定從大機率講是不對的,而且你的段位越高其實越沒有黑白,它都是灰的,隻是你怎麼去講這個灰階。是以邏輯、思辨、歸納演繹這些最基層的東西恰恰是中國缺乏的。應該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能夠表達自己的觀點,鼓勵大家去針對一個問題,提出自己獨立的主見,我覺得這就是很多教改的方向,不是說我把課外輔導班取消了今天的教育就完美了。

其實沒有任何事情能毀了下一代,除了上一代。而人類社會進步的本質就是下一代基本不怎麼聽上一代的話。科學的進步就是這麼走過去的。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

梁建章:元宇宙或帶來人口風險

關于人類未來,曹德旺、梁建章、比爾·蓋茨、馬斯克有這些思考

近日,攜程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在攜程集團全球合作夥伴峰會上談元宇宙與旅遊:

元宇宙的誘惑是非常大的,不瞞大家說,現在跟大家講話的是機器人,不是真的梁建章。當然這是開玩笑,這是不可能的,機器人沒有這麼鮮活。但元宇宙的技術進步非常快,越來越能夠仿真、亂真,且可以低成本創造各種樂趣。

如果看人心理方面的需求,比如安全性、被尊重、社交、成就感,這幾個需求都可以通過元宇宙低成本滿足。在家裡面通過虛拟現實爬山、跑步、滑雪,這是很安全的,不用出房間,然後不斷更新,獲得各種成就感,可以跟機器人社交,還可以打怪更新,這些都可以産生各種各樣的樂趣,甚至不需要夫妻、小孩的陪伴。

但這會産生問題,如果大家都不需要談戀愛、不需要夫妻和家人的陪伴,那麼人口怎麼辦?至少現在這個條件下,生産人口還需要進行。如果在元宇宙能獲得各種成就感,我們還有探索真實世界的欲望嗎?比如創新科研的難度遠遠大于發現元宇宙的規律,做科研真的比元宇宙難得多,我們會否是以喪失探索真實世界的欲望?這會帶來各種風險,比如人口的風險、科技停滞的風險。

旅遊行業雖然很困難,但一定要堅持,因為我們是有使命的,旅遊業是一個特别具有社會責任的行業,旅遊業可以促進共同富裕、促進和平、促進創新、促進人口,今天還多了一個責任,可以制衡元宇宙,避免元宇宙替代真宇宙。

當然有一個前提,要把旅遊做好,做得更有趣、更有沉浸感。如果世界沒有旅遊,那麼就隻剩下元宇宙了。我的結論是,疫情結束,旅遊一定能恢複,長遠來說,真宇宙一定能戰勝元宇宙,真宇宙一定更有趣、更進階、更有邏輯、不可替代,隻要我們努力,不僅讓元宇宙替代不了真宇宙,還可以讓元宇宙促進對真宇宙的探索,把元宇宙作為營銷工具來預覽、模拟真宇宙,增強我們對真宇宙的探索欲望。

埃隆·馬斯克:沒有更多的孩子,文明将會崩潰

關于人類未來,曹德旺、梁建章、比爾·蓋茨、馬斯克有這些思考

攝影:史小兵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近日接受采訪時,談到自己對人口、死亡及未來世界的看法:

1. 關于人口

随着時間的推移,機器人有可能成為人類勞動力的通用替代品。經濟的基礎是勞動力。我認為文明面臨的最大風險之一是低出生率,快速下降的出生率。然而,很多人(包括聰明人)認為世界上人口太多,認為人口增長失控。但現實恰恰相反,如果人們沒有更多的孩子,文明将會崩潰。我正在努力樹立一個好榜樣,我必須踐行我所宣揚的。

2.關于死亡

我們沒必要努力活得超級長壽。我認為死亡對我們來說很重要。如果我們永遠活着,那麼我們可能會成為一個非常僵化的社會,新的想法不會成功。

但我不是在拿年齡開玩笑,我隻是說,如果有些人擔任了非常重要的職位,他們必須對國家安全做出至關重要的決定,那麼他們需要有足夠的頭腦和認知能力來做出這些決定,因為整個國家都依賴于他們。

3.關于未來

我認為我們正處于曆史上一個有趣的時刻,在任何人最久遠的記憶裡,美國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我認為美國成為最大的經濟體大概是在120~130年前。

現在我們正在走向這樣一種局面,中國的經濟規模可能會是美國的兩到三倍,那是一個不同的世界。

我認為特斯拉與中國的關系很好,我并不是為中國所做的一切背書,就像誰也不會為美國或其他任何國家所做的一切背書一樣。

但總的來說,我認為我們正在走向一個有趣、一個不同的世界。我希望我們能記住,我們都是人類,讓我們試着建立盡可能積極的關系,并為全人類的共同繁榮而努力。

李東生:“碳中和”是科技企業下個必争之地

關于人類未來,曹德旺、梁建章、比爾·蓋茨、馬斯克有這些思考

來源:中企圖庫

TCL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近日出席企業綠色發展(海口)研究院首屆年會,談到“雙碳”目标給企業發展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綠色低碳發展不但是未來國家發展的願景,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長久之道。“雙碳”目标提出有着深刻的國内外發展背景,也必将對未來經濟社會産生深刻的影響。對于“雙碳”背景下國家與企業發展,我今天想與大家分享幾個觀點:

首先,“雙碳”行動将影響每個企業的經營,“雙碳”目标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雙碳”目标對于國家來講是“新型工業化”的過程,對于企業來講,它會加速企業在很多細分技術領域的創新和提高,達到“雙碳”和環保的要求,否則企業的競争力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同時,達成“雙碳”目标也帶來了很多領域的機會,例如,風電和光伏技術領域就發展的很快。從去年開始,光伏在内蒙地區就實作了平價上網,其背後的原因是光電轉化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

其次,企業通過科技創新在助力“雙碳”的過程中,能夠實作企業自身競争力的提高;

最後,企業要堅定走綠色減碳之路,實作企業和社會的雙赢。

總之,“碳中和”背景下全球已形成新的産業格局,這是市場的新風口,也是科技企業下一個必争之地,将為中國科技企業帶來發展的新思路和新商機。

比爾·蓋茨:2050年實作零排放,要把創新放首位

12月10日,比爾·蓋茨在2021年度回顧裡,談及氣候問題:

氣候對話往往被認為是一個因分歧而阻礙重重的領域。過去有很多争議都是關于我們是否擁有解決氣候問題所需的全部手段。現在我們達成了進一步共識,即我們擁有了一些所需的手段,但不是全部。如果我們要避免氣候災難發生,就要優先考慮縮小這個差距。

現在有一個廣泛的共識,任何到2050年實作零排放的計劃都要把創新放在首位。私營部門正與政府和非營利組織一起發揮着核心和必要作用。需要參與轉型的各行各業(包括航運業、采礦業和金融服務業)的上司人都在談論他們關于減少碳排放和支援創新的切實計劃,這一切非常振奮人心。

如果我們要擴大創新的規模、實作零排放,就要縮小零排放燃料(或技術)和傳統化石能源(或技術)之間的成本差異,我把這個差異稱為“綠色溢價”(Green Premium),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成為任何氣候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也很高興看到人們對氣候适應的廣泛關注。如果我們不幫助世界上最貧困的群體适應氣候變化 —— 尤其是那些依靠自己種植的糧食養家糊口、并承擔了最大氣候風險的農民——全球消除貧困的鬥争就會失敗。即使世界在2050年達成零排放的目标,我們仍然會經曆全球變暖帶來的顯著變化。而這将給中低收入國家的人民帶來巨大挑戰——除非我們現在就采取措施幫助他們,比如開發更高産、更能抵禦氣候變化的新作物。

我樂觀地認為,我們擁有避免氣候災難所需要的動力。

綜合來源:老闆聯播、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遼沈晚報、财聯社、蓋茨基金會、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尹哥聊基因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