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發撚之亂”後,内外交困,清朝是如何硬撐半個世紀?

秦、兩漢、晉、隋、唐、元、明、清,這些大一統封建王朝之更疊有一定的曆史規律,即是均熬不過300年,這是帝國之宿命。小農經濟條件下,土地兼并呈現出周期性規律,農民運動也呈現周期性爆發。一旦出現大規模農民起義,以農業為立國基礎的封建王朝必然會走下破路,且短時間内會滅亡,一般不超過30年時間;黃巾起義、黃巢起義、紅巾起義、李自成起義,等等,均在30年内埋葬了封建帝國。然而,清朝則不一樣,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發撚之亂”被平定後,清朝居然還能夠硬撐半個世紀之久。這在危機四伏、内外交困之社會大背景下,算是個奇迹。那麼,“發撚之亂”後,内外交困,清朝是如何硬撐半個世紀之久?

“發撚之亂”後,内外交困,清朝是如何硬撐半個世紀?

01.漢族地主勢力崛起,給末路王朝注入新鮮血液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太平軍橫掃八旗、綠營,迅速席卷三江兩湖,大清東南半壁江山已失。同時,張樂行、龔德樹、任化邦等在兩淮地區發動“撚黨”起義,“撚軍”縱橫中原,攻略京畿腹地,清朝震撼。太平軍、撚軍同一時刻發動起義,一南一北,給清朝造成巨大戰略壓力。八旗、綠營戰鬥力低下,滿蒙貴族遍地“草包”,元朝覆轍之路,清朝看似無法避免了。然而,奇迹出現了,曾國藩、胡林翼、李鴻章、左宗棠等漢族地主強勢崛起,給王朝注入新鮮血液,延續了大清壽命。這些漢族地主,對内平定“發撚之亂”,對外則與列強周旋,避免與歐美直接沖突,使得大清内憂外患之局面有所緩解。就拿李鴻章來說,列強說他是“東方俾斯麥”,是大清王朝之柱石,大清續命50年,李合肥之功勞也。

“發撚之亂”後,内外交困,清朝是如何硬撐半個世紀?

漢族地主勢力崛起,滿蒙貴族衰落,給垂危的大清帝國注入新鮮血液,再續命近半個世紀。大清開國以來,漢族地主備受壓制,如今崛起,自然要充分發揮自己能力,報效朝廷。王恺運《湘軍志》所雲:“文宗憂之,诏湖南治團練善後,以鄉人副巡撫,湘軍始萌芽矣。方圍城時,官吏倉皇,治軍劣愈于武昌、安慶。其後湘軍日強,巡撫亦日發舒,體日益尊,至庭見提鎮易置兩司,兵饷皆自專。湘軍則南至交趾,北及承德,東循潮、汀,乃渡海開台灣,西極天山、玉門、大理、永昌,遂度烏孫,水屬長江五千裡,擊柝聞于海。自書契以來,湖南兵威之盛未有過此者也。”可知,大清帝國後期,漢族地主成為王朝之柱石。

“發撚之亂”後,内外交困,清朝是如何硬撐半個世紀?

02.洋務運動,工業化背景下,社會沖突适當緩和

以小農經濟為立國基礎的封建王朝,大量自耕農長期存在,是帝國得以延續之根本保證。然而,在土地有制背景下,土地轉移、買賣經常發生,小農為生活所迫而不得不将手中少量土地典賣給地主、商人,此為土地兼并。随着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大量土地集中在少數富人之手,小農紛紛破産,出現“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等極端不公平之社會現象。如此一來,一旦遇到災荒,小農家破人亡,朝廷因無法征收賦稅,财政癱瘓,無法赈濟濟民。此時,大規模農民起義運動爆發,而朝廷軍隊卻因軍饷不足,不賣力鎮壓,王朝陷入絕境,随之被推起義軍翻。東漢、唐朝、元朝、明朝等盛世王朝,壓垮他們的最大也是最後一根稻草就是農民起義。

“發撚之亂”後,内外交困,清朝是如何硬撐半個世紀?

“發撚之亂”後,清朝不但繼續面臨因土地兼并而存在的“農民問題”,還得防禦來自歐美列強之侵略,可謂是内憂外患、内外交困。然而,大清很幸運,正好趕上工業化之浪潮,并及時抓住了機會。在鎮壓“發撚之亂”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意識到西方武備之先進,認識到了工業化之重要性,于是決定效仿歐美,搞“洋務運動”,以挽救大清。随着洋務運動開戰,軍事工業、民用工業等遍地開花,民族資本主義強勢崛起,中國逐漸從農業社會轉入工業社會,這是一個巨大曆史進步。洋務運動,給破産小農提供了就業機會,緩解了因土地兼并而造成之社會沖突;人民生活不說富庶,可相對于農業時代,他們已經有了更多謀生機會,生活品質有所改善。如此,階級沖突緩和,大清得以續命。

“發撚之亂”後,内外交困,清朝是如何硬撐半個世紀?

03.戊戌變法、清末新政,末日帝國的自我革新

甲午戰争失敗後,中國國際地位一落千丈,列強掀起瓜分中國之狂潮,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在此背景下,康有為、梁啟超等清朝内部進步勢力紛紛要求改革,實行君主立憲制,走憲政道路,挽救危機。康有為、梁啟超之努力,得到了光緒皇帝認可,“戊戌變法”因之而起。政治上,開放言路,允許官民建言獻策;精簡機構,裁汰冗官,提高辦事效率;任用新人,提拔具有現代意識之知識分子。經濟上,強調工業立國,獎勵工商業發展;在各地設立工廠、在各省設商務局、商會,保護商務,推廣口岸商埠;鼓勵私人開辦工廠,支援民族資本主義,為其提供必要政治服務。軍事上,編練新軍,效仿西洋兵制,強化部隊戰鬥曆。文化教育上,廢除八股文,興辦學堂,建北京大學。

“發撚之亂”後,内外交困,清朝是如何硬撐半個世紀?

八國聯軍侵華戰争後,革命運動風起雲湧,清朝危機重重,陷入滅亡邊緣。在此背景下,慈禧等頑固派不得不繼續加大改革之力度和速度,不但之前在“戊戌政變”中被廢除之條款得到恢複落實,還推行許多新措施,包括頒布憲法,實行憲政,即所謂的“清末新政”與“預備立憲”。“新政”與“立憲”之影響,超過清朝統治者之預想,兩項措施為大清續命之同時,又加快了王朝之滅亡。清朝能夠主動改革,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軍事等全方位搞現代化,給漢族官僚、知識分子、革命群衆等看到了中國之希望所在,社會階級沖突、内部派系沖突暫時得以緩和,清朝躲過了一次又一次革命黨起義。當然,清朝改革缺乏誠意,決心不強,尤其是“皇族内閣”組建,讓大夥失望透頂,導緻内部分裂,加快了王朝滅亡之速度。

“發撚之亂”後,内外交困,清朝是如何硬撐半個世紀?

04.沖突重重,時常較勁的歐美列強,王朝夾縫中生存

相對于其他大一統帝國而言,清朝面臨内憂外患之局面最為嚴重,尤其是西方列強入侵,讓中華遭遇了“千年未有之變局”。工業文明與農業文明碰撞,這對大清是一場災難,鴉片戰争、第二次鴉片戰争、中法戰争、甲午戰争、八國聯軍侵華戰争之慘敗,使得大清成為列強砧闆上之肥肉,是一隻待宰之羔羊。尤其是甲午和庚子兩次戰敗,讓大清幾乎喪失了反抗之能力。但是,西方列強并不是鐵闆一塊,他們有自己的利益訴求,彼此之間為争奪殖民地而沖突重重,這在中國問題上表現得尤為明顯。日俄沖突、日美沖突、英俄沖突、英德沖突、法德沖突等交織在一起,彼此之間沖突重重,互相鬥争,又互相勾結。如此,大清得以在列強沖突之夾縫中生存下來。

“發撚之亂”後,内外交困,清朝是如何硬撐半個世紀?

甲午戰敗後,日本帝國強迫清朝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澎湖列島、遼東半島。此時,一向對東北懷有野心的沙俄非常不滿,不希望日本霸占遼東,于是勾結法國、德國,對日本施加壓力,讓其“吐”出遼東。日本自知國力無法與三國抗衡,當俄、德、法艦隊開進東京灣後,日本立刻服軟,将遼東半島“還”給中國,但索要贖遼費3000萬兩白銀。此後,沙俄便以“幹涉還遼”之恩人自居,霸占東北,将其當成勢力範圍。1902年,為抗衡沙俄,英國、日本結成攻守同盟。1904年,日本炮轟旅順、大連,挑起“日俄戰争”,并擊敗之。與此同時,美國繼續推行“門戶開放”政策,希望各國能“開放”勢力範圍,彼此在中國貿易享受同等待遇。如此,大清雖顔面掃地,但客觀上得以保全統治,在夾縫中續命。

“發撚之亂”後,内外交困,清朝是如何硬撐半個世紀?

從上述可知,“發撚之亂”被平定後,大清帝國内外交困、危機四伏,江山社稷處在風雨飄搖之中。然而,漢族地主勢力強勢崛起,給其注入新鮮血液;帝國瀕臨破産時,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軍事等方面做了适當改革,以适應現代化之需要;同一時期,列強之間沖突重重,彼此互相勾結又互相鬥争,客觀上保全了大清。但是,大清沒能抓住現代化之曆史機遇,改革決心、力度不足,依然免不了滅亡之命運。對此,各位又是如何看待?

參考文獻:《清史稿》、《太平天國史》、《籌辦夷物始末》、《湘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