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邦的第一功臣蕭何,封侯拜相後卻強占百姓田産,事後發現真高明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我是孫小可講曆史,點選右上方“關注”,為您更新全新畫風的曆史故事。

公元前196年,劉邦平定了英布的叛亂後,正得意洋洋地返程,突然被百姓圍住了車架。劉邦原以為百姓是來慶賀班師的,沒成想都是來告狀的,告得不是别人,正是當朝宰相蕭何。

劉邦的凱旋而歸的興奮心情被徹底地攪亂了,作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百官之首,當朝宰相居然強占百姓田産,還有沒有天理了,還有沒有王法了?劉邦當即下令,将蕭何打入大牢聽候發落。

年近六十的蕭何,這樣做的原因并不是因為貪心,這一切都是他自導自演的一出戲,而觀衆就是劉邦。

他這麼做得動機是什麼,為什麼說是迫不得已而為之?

劉邦力排衆議,大漢天下蕭何居首功

劉邦的第一功臣蕭何,封侯拜相後卻強占百姓田産,事後發現真高明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裡之外,我不如子房(張良);鎮國家,撫百姓,供軍需,給糧饷,我不如蕭何;戰必勝,攻必取,百戰百勝,我不如韓信。

公元前202年,在打敗項羽以後,劉邦在洛陽正式稱帝。劉邦稱帝以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論功行賞。老哥幾個心裡也是很開心,大哥出息了當了皇帝,那哥幾個都是開國功臣,将來都是要載入史冊的。

大家都開開心心地來參加封賞,老弟兄們都封了侯,封侯後問題就來了,得給大家排個座次。劉邦把開國首功的位置給了蕭何,衆将表示不服。第一個跳出來的就是曹參,光着膀子就上殿了,在滿朝文武轉了一圈,指着自己身上的傷疤說:“我把頭拴在褲腰帶上浴血拼殺,全身上下七十多處刀傷,看看我這一身的榮耀,我不配首功?”

劉邦:“大庭廣衆之下成何體統,你先把衣服穿上,你現在封侯了,你這素質得跟我一樣提上來。”在劉邦心裡,蕭何就應該是首功,但是大臣們也不樂意,都說曹參是首功,一時整得劉邦下不了台。劉邦發表意見,曹參打仗的水準很高,但是如果沒有後勤保障,這仗怎麼能打赢。

尤其是當初被圍困荥陽的時候,如果不是蕭何及時運來軍糧,有可能這大漢天下就是項羽的。戰争之是以能夠順利地進行,全靠蕭何能夠克服種種困難把軍需第一時間送到前線。一時間群臣啞口無言,蕭何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大漢開國首功。

蕭何親自把韓信引上黃泉路,心驚膽戰

劉邦的第一功臣蕭何,封侯拜相後卻強占百姓田産,事後發現真高明

當初“蕭何月下追韓信”也是一段佳話,他發現了韓信的軍事才華,當他發現韓信當了逃兵以後,親自在夜色裡縱馬馳騁,追回韓信,并保舉了韓信做大将軍統帥三軍。使得韓信的軍事才華得以展露,為劉邦平定天下立下不世之功。

剛剛呂後喊來了蕭何,告訴他韓信要謀反了。蕭何心中一驚,韓信是自己保舉的,如今韓信造反,不管真假,自己肯定是要被牽連的,除非自己能親自将韓信送上黃泉路,證明自己的清白。

更何況韓信是真的有可能謀反了,當初劉邦被圍困荥陽,五次三番地急調韓信解圍,韓信一直按兵不動,并趁機向劉邦索要分封,要稱“齊王”。别人猜不出韓信的動機,隻是以為韓信是趁火打劫,但是蕭何肯定看出了韓信的真實動機。

韓信并不是想稱王,一個軍事帥才,政治真的不可能低能,他的真實目的是想自立。荥陽之戰,劉邦與項羽對峙雙方不相上下,韓信的動向決定着整個戰争的走向。如果劉邦拒絕韓信的請求,韓信就可以争取天下的輿論“劉邦為人孤恩寡義,自己不得以反漢自立”,從此便可以坐擁齊地和劉邦項羽三足鼎立。

蕭何太了解劉邦了,劉邦是個真小人,這件事不會就這樣過去的,就算今天不收拾韓信,不代表以後不收拾。現在如果以韓信謀反的罪名将其誅殺,可以防止以後韓信被清算時自己受到牽連。現在不管韓信有沒有造反,劉邦、呂後、蕭何三人都必須認為韓信造反了。

蕭何的内心是沉痛的,如果自己當初不去把韓信追回來,韓信今天也不至于落到這步田地,可是不追回韓信,又會有着大漢得天下嗎?

現在蕭何沒得選,隻能把韓信騙到鐘室,将其誘殺。蕭何感受到了恐懼,但是他的内心又有一絲慶幸,韓信之是以死是因為他有前科。但是危險正在一步步向蕭何逼近,蕭何渾然不知。

彭越之死,蕭何感受到了危機

劉邦的第一功臣蕭何,封侯拜相後卻強占百姓田産,事後發現真高明

彭越、韓信和英布并稱漢初三大名将,韓信死了,此時還剩下他和英布兩個人,大家都覺得韓信之死,是罪有應得,誰都沒想到劉邦揮起的是誅殺異姓王的屠刀。

公元前197年,陳烯造反了,劉邦親征路過邯鄲,于是向彭越征兵,讓彭越随軍征戰。彭越派将帥前去相助,但是本人并沒有前往。劉邦很生氣,就派人責怪彭越,彭越一聽劉邦生氣了後果很嚴重,于是就準備親自前去。

臨出發前,彭越猶豫了,按照劉邦的性格自己去了肯定會收拾自己的,幹脆不去了,先在家看看情況。此時手下的人告訴他:“你大機率是要被撸下來了,建議您直接造反,才能有一線希望。”彭越覺得事情還沒有敲定之前,先觀望一番。

這一切看起來沒任何問題,結果因為一件小事彭越狠狠地鞭笞了那下人。那下人一不做二不休,你打我,我就告你謀反。于是秉着有仇不報非君子的态度,夜跑八百裡,找到劉邦告狀:彭越蓄意謀反。

劉邦聽完直接閃擊彭越,打了彭越一個措手不及,彭越被俘虜。劉邦下诏将彭越貶為平民,随後呂後接受了彭越案,夷三族,并且把彭越剁成了肉醬,分發給所有的異姓王。

劉邦此時帶着周勃、樊哙、盧绾在外打彭越和陳烯,他想起了蕭何。既然韓信會裡應外合謀反,蕭何會不會也這樣做,當初可是蕭何舉薦的韓信,雖然他誘殺韓信有功,但是不能代表着謀反和他沒關系。

于是劉邦派了五百兵士美其名曰:“護衛相府”。實則是監視蕭何的一舉一動,隻要蕭何稍有叛逆之心,立即抓起來。

蕭何這次怕了,他急忙向劉邦的大軍捐獻了自己所有的家産,向劉邦暗示自己沒有任何謀逆之心,劉邦看自己的套路被蕭何識破了,于是就誇蕭何是大忠臣,為了幫助朝廷平定叛亂,居然捐獻了自己的全部家産,雙方心照不宣,不再提及此事,但是劉邦還有更狠的在後面。

英布造反,劉邦再探蕭何

劉邦的第一功臣蕭何,封侯拜相後卻強占百姓田産,事後發現真高明

如果說大明皇帝朱元璋開局一個碗,那麼英布開局應該是一把鐵鍬或者一把十字鎬,因為英布的起點是骊山囚徒,在秦始皇陵的工地上幹苦力,而且臉上還被打上了囚徒的烙印。

英布這個人交際是一把好手,他和一起幹活的工友處的關系那是相當的好,而且和看守的上司關系也比較好。時間一長,看守對他也就放松警惕了。然後他抓住機會帶着工友們跑路了,找個隐蔽的山頭直接落草。

等到陳勝、吳廣起義後,他立即響應舉起反秦的大旗。他先去投靠了吳芮(後來的西漢長沙王),為人英勇善戰,吳芮看他将來肯定大有作為,于是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這點和郭子興把養女馬皇後嫁給朱元璋有點像。

後來英布聽說了項梁起兵,就前去和項梁會師,正式轉投了項梁。項梁擁立楚懷王以後,英布被封為當陽君。項梁戰死,英布就跟項羽南征北戰。公元前206年,項羽分封天下,英布被封為九江王。後來由于和項羽關系搞的不好,被劉邦争取過來了,被封為淮南王。

大漢天下已定,英布沒事就是喝酒打獵,日子過的也是美滋滋。可是當他聽說韓信被殺以後,他心裡猛地一驚,他開始有所收斂,不再張揚,他感覺到了劉邦有可能要開始清算了。而且自己是半路加盟進來的,是最有可能被清算出局的。

提心吊膽地過了一天又一天,時間一長,他漸漸放下戒備,甚至會問自己是不是過于敏感了。直到梁王彭越的碎肉送到他跟前,他的美好幻想徹底破滅了。漢初的三大名将,走了兩位了,而且這碎肉送到他跟前,就是一種赤裸裸的警示。

他知道這一天終于要來了,于是他緊鑼密鼓地調兵遣将,并且監視封地邊境的一舉一動,以防不測。他也犯了彭越犯過的錯誤,還抱有期望,始終認為隻要自己老老實實地,劉邦會放過他。

但是此時出現了狗血的一幕,他懷疑自己小妾與贲赫有染。于是幹出了和彭越一模一樣的事情,他狠狠地鞭笞了贲赫。贲赫也是睚眦必報,連夜去找劉邦打小報告,說英布造反了。劉邦可算是逮着機會了,這下又能收拾掉一個。

劉邦決定還是要演一下的,防止被大家看出來他是在誅殺異姓王。于是招來諸将,再和那個贲赫對峙一番,劉邦表現出了出奇的憤怒:“英布反了?不可能,英布不會反,你這是一派胡言,打入大牢。”然後劉邦将贲赫投入大牢,向衆将士證明自己對大家都是無條件信任的,自己殺人都是有正當理由的,衆将士被劉邦的表演忽悠地一愣一愣地。

甚至衆将士都決定不用管什麼證據了,劉邦這麼好的老闆,英布居然造反,直接錘他。劉邦為了師出有名,秘密派人去英布封地檢視,結果就是英布反了。這下劉邦先是表現出了無比的痛心,随後放出了贲赫并讓其做大将軍。衆将士一聽英布真反了,直接幹掉他。

于是就發兵去攻打英布,但是劉邦對蕭何還是念念不忘,有事沒事都問問蕭何在幹嘛。這事兒傳到了蕭何的耳朵裡,蕭何再也坐不住了,這又想來整死自己了。

蕭何:你這是鐵了心要收拾我

劉邦的第一功臣蕭何,封侯拜相後卻強占百姓田産,事後發現真高明

漢初三傑的張良歸隐修道去了,韓信被送走變成鬼了,蕭何明白了,這是不會放過自己了。如果有一天被劉邦抓住點把柄,就得夷三族,不如自己犯點小錯,最起碼能保住家人的命。

但是犯錯是個技術活,有些錯可以犯,有些錯犯不得。A錢受賄那是破壞朝綱,這罪可是夠大的,但是該搞點啥樣的錯,罪名不大還能讓劉邦主動知道呢?

功夫不負有心人,去搞房地産。低價強買老百姓的房子和田地,這樣老百姓沒房子住,隻能去告狀了,而且自己給錢了,隻是給得比較少。這隻能說成利用身份欺壓百姓,這往小了說屬于犯了錯誤,往大了說最多鬧個撤職,不至于被砍頭。

說幹就幹,搞得老百姓怨聲載道,等劉邦平定英布叛亂後,紛紛前來告狀。劉邦二話不說直接将蕭何下獄。此時的劉邦應該是起了殺心的,但是蕭何這個罪不至于砍頭,就隻能先關着,可以看看朝廷衆臣的态度在行事,要是大家沒人管,就找個機會羅列點罪名,把蕭何趁機除掉。

不久後劉邦的衛士問劉邦,為什麼将相國治罪。劉邦直言蕭何低價強買百姓房屋,這屬于中飽私囊。衛士就對劉邦說:“如果蕭相國要中飽私囊,最開始就可以幹,為什麼等到現在才做呢?”

這個衛士的問話,直接打了劉邦的臉。在劉邦看來,連小兵都猜出來自己的心思了,那滿朝的文武豈不是都明白我在清算功臣?劉邦覺得衆人的心還是要安撫一下的,于是就不如順着台階下來,罪名免了,把蕭何放出來吧。

蕭何是真怕了,出獄後帶着鐐铐,披頭散發髒兮兮的,他也不敢回家沐浴更衣後再來見劉邦,直接就這副慘樣去見劉邦。劉邦看到蕭何這副模樣,自己很心虛,甚至有些不敢直視蕭何,他内心又充滿了愧疚。

多少次蕭何救社稷于危難之中,是蕭何在後方鞠躬盡瘁地籌集物資糧草支撐着前線戰争,而現在自己還在想方設法地收拾他,他看着這個已經六十歲的老人,青春早已不在,他緬懷起他們一起在沛縣的時光,這次以後,他徹底放棄了收拾蕭何的想法。

蕭何自污留清白

蕭何通過強占百姓房産,這種自污的方式,向劉邦證明自己沒有謀反之心。這種自污恰恰是證明自己清白的最好的方式。

通過這次自污,徹底打消了劉邦的猜忌,在這場誅殺異姓王的行動中,臧荼、韓王信、張敖、韓信、彭越、英布、陳烯、盧绾等人或被殺或被貶,蕭何成功保全自我,并在劉邦去世後,依然屹立不倒。

自污不一定是壞事,但是不要盲目自污,清高不一定是好事,一定要客觀地看待自己和事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