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話說:“哈士奇行動”中為何沒有二哈,别說,其實還真有

作者:ALEX俊赫君

【話說軍世】在二戰中有着許多知名的戰役,如北非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中途島海戰、諾曼底登陸、突出部戰役(即阿登戰役)、柏林戰役等等,而還有一個戰役的名字很奇怪,那就是“哈士奇行動”,想到如今“二哈拆家”的段子,不知道為何當時的指揮官會用這個“二傻子”的名字來命名行動,難道是因為二哈對這次行動有重要意義麼?

話說:“哈士奇行動”中為何沒有二哈,别說,其實還真有

話說:二戰“哈士奇行動”中有二哈麼,别說,其實還真有

“哈士奇行動”的名稱應該是西西裡戰役或者西西裡登陸,發生于1943年7月9日—8月17日,是二戰中規模最大的兩栖登陸作戰之一,“哈士奇”是其行動代号(也譯為“哈斯基”),行動目标是奪取意大利的西西裡島,戰役總指揮為艾森豪威爾,主要的兩支作戰力量為蒙哥馬利的英國第8集團軍和巴頓的美國第7集團軍。

話說:“哈士奇行動”中為何沒有二哈,别說,其實還真有

在雙方的兵力對比方面,守軍方面為36.5萬意大利軍隊和約4萬德軍,盟軍方面以英軍和美軍為主力,共47.8萬人,總計有10個步兵師、1個裝甲師、2個空降師和3個旅,還有4000多架作戰飛機和3200艘各型艦艇,最終盟軍取得了勝利,其中德意軍隊傷亡2.9萬人、被俘13.2萬人,盟軍傷亡2.98萬人,不過,期間德意軍隊還是成功的撤出了4萬德軍和7萬意軍,總計11萬軍隊和10萬輛車輛。

話說:“哈士奇行動”中為何沒有二哈,别說,其實還真有

在這次作戰中,哈士奇其實還是有登場的,有一隻名為“Chips”(譯為“薯條”)哈士奇随美軍作戰,在這一戰中曾幫助美軍士兵俘虜了10名意大利士兵,不過也是在這一戰中它的頭部被嚴重燒傷。

話說:“哈士奇行動”中為何沒有二哈,别說,其實還真有

“薯條”并不是純的哈士奇,他有二人之一的哈士奇血統,另一半則是德牧,作為一隻軍犬,後來不僅光榮返鄉,還獲得過迪金勳章(二戰前專門針對動物設立的獎項),這與許多段子中的“二哈”表現完全不同,可以說是點選了不同的“屬性”。

話說:“哈士奇行動”中為何沒有二哈,别說,其實還真有

來自俊赫君的胡說:“哈士奇行動”中的二三往事

1、坦克“大戰”巡洋艦,被“轟成零件”

在諸多“虎式坦克與戰列艦對戰”的段子中,真正發生的坦克與軍隊火炮對射,其實就是發生在西西裡戰役中,1943年7月11日,經過重建的德軍第504重坦克營,派出了17輛虎式坦克配合反擊美軍灘頭陣地,結果遭遇盟軍海軍艦炮的反擊,迅速就損失掉了10輛坦克,部分坦克還被“轟成零件”;其實對面并不是什麼戰列艦,其實隻是1艘輕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第504重坦克營後來又陸續損失了6輛,最後僅逃出的1輛。

話說:“哈士奇行動”中為何沒有二哈,别說,其實還真有

坦克雖然在陸戰層面是王者,不過虎式坦克的88毫米炮,PzGr.39炮彈的重量隻有10.2公斤,而輕巡洋艦普遍裝備的152毫米艦炮,1944年的克利夫蘭級輕巡洋艦全艦有12門152毫米艦炮,另有12門127毫米高平兩用炮,還有28門40毫米和10門20毫米高炮,單純以火炮數量來說,一艘輕巡62門炮的數量就相當于德軍1941年時的一個坦克營的炮管數量了。

話說:“哈士奇行動”中為何沒有二哈,别說,其實還真有

美軍MK-16型47倍152毫米艦炮最大射程為23.8公裡,發射藥重量為15公斤,MK-35重型穿甲彈重59公斤,這列炮彈一般都是為公斤萬噸級巡洋艦準備的,幾十噸的坦克在這樣的火力面前,生存能力還是很低的,對比二戰時代的重型坦克,同時代戰艦的艦炮彈丸品質、射程和射速來說,不論單比火力都高差得多。

話說:“哈士奇行動”中為何沒有二哈,别說,其實還真有

2、行動中的烏龍事件,犯了“二哈”的傻

西西裡戰役時盟軍很少有大規模的登陸作戰,是以這一次行動中有着不少的失誤,第一次空降時,領航員的經驗不足,不僅偏離了航線,還被德意軍隊一頓“老炮兒”伺候,傘兵們陸地之後才發現自己根本不知道跳哪兒去了,到7月11日和13日夜間,盟軍部隊進行第二次空降時,因為組織和協調不當,第82空降師運輸機隊遭遇了友軍的防空火力打擊,損失非常慘重。

話說:“哈士奇行動”中為何沒有二哈,别說,其實還真有

當時由于指揮部沒有通知海上和地面部隊,結果軍艦和地面防空火力甚至步兵都拼命向天射擊,事後統計為23架運輸機被擊落,380人陣亡,不過另有統計資料表明,當時第82空降師2個滿編團共5307人,在這一事件後僅剩3023人,不是如此,第82空降師的副師長當時也在飛機上,被擊中墜機後陣亡後,時至今日仍然什麼都沒有找到,真是“天下奇事千千萬,遇到友軍少一半”。

話說:“哈士奇行動”中為何沒有二哈,别說,其實還真有

3、稀裡糊塗的傘兵,輪成一團的空降作戰

相比較于美軍的第82空降師,英軍的第1空降師在這次作戰中同樣被弄得“稀裡糊塗”的,在作戰一開始,第1空降原本計劃傘降,不過蒙哥馬力認為傘降會耽誤時間,于是改為滑翔機降落,而且同時巴頓還建議夜間降落,英國傘兵們的倒黴時刻自此開始。

話說:“哈士奇行動”中為何沒有二哈,别說,其實還真有

7月9日,西西裡島有7級的強風,滑翔機頂着強風飛行本就非常危險,夜間想要找到降落地點就難上加難了,結果不少滑翔機直接紮進了大海,雖然不少滑翔機得以平安降落,不過到達指定位置的隻有12架滑翔機。

話說:“哈士奇行動”中為何沒有二哈,别說,其實還真有

到了地點之後,英國第1空降師(綽号“紅魔鬼”)又與德國第1空降師(綽号“綠魔鬼”)打了一場稀裡糊塗的戰鬥,當時德國傘兵先一步在指定位置落地,随後英國傘兵們也落了下啦,黑燈瞎火的,雙方的服裝差别并不算明顯,看不出明顯差距,于是“自然”的集合到了一起,結果密碼一喊,大家猛然發現“掉賊窩”了,在一場亂戰之後,天亮後才“各回各家”。

話說:“哈士奇行動”中為何沒有二哈,别說,其實還真有

不過,“不是冤家不聚頭”,到了7月13日,盟軍計劃奪下蔔利馬索大橋,英國的“紅魔”們再一次空降出動了,為了提高戰鬥力還帶了6磅反坦克炮,不過等到英國傘兵們在該地點空降後發現,德國第1傘兵師又早到了一步,“紅魔”和“綠魔”在這裡有“大打出手”打了3天,直到後續的第50步兵師來增援,才突破了德軍防線,不過“紅魔”在此時已經大傷了元氣。

話說:“哈士奇行動”中為何沒有二哈,别說,其實還真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