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话说:“哈士奇行动”中为何没有二哈,别说,其实还真有

作者:ALEX俊赫君

【话说军世】在二战中有着许多知名的战役,如北非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诺曼底登陆、突出部战役(即阿登战役)、柏林战役等等,而还有一个战役的名字很奇怪,那就是“哈士奇行动”,想到如今“二哈拆家”的段子,不知道为何当时的指挥官会用这个“二傻子”的名字来命名行动,难道是因为二哈对这次行动有重要意义么?

话说:“哈士奇行动”中为何没有二哈,别说,其实还真有

话说:二战“哈士奇行动”中有二哈么,别说,其实还真有

“哈士奇行动”的名称应该是西西里战役或者西西里登陆,发生于1943年7月9日—8月17日,是二战中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之一,“哈士奇”是其行动代号(也译为“哈斯基”),行动目标是夺取意大利的西西里岛,战役总指挥为艾森豪威尔,主要的两支作战力量为蒙哥马利的英国第8集团军和巴顿的美国第7集团军。

话说:“哈士奇行动”中为何没有二哈,别说,其实还真有

在双方的兵力对比方面,守军方面为36.5万意大利军队和约4万德军,盟军方面以英军和美军为主力,共47.8万人,总计有10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2个空降师和3个旅,还有4000多架作战飞机和3200艘各型舰艇,最终盟军取得了胜利,其中德意军队伤亡2.9万人、被俘13.2万人,盟军伤亡2.98万人,不过,期间德意军队还是成功的撤出了4万德军和7万意军,总计11万军队和10万辆车辆。

话说:“哈士奇行动”中为何没有二哈,别说,其实还真有

在这次作战中,哈士奇其实还是有登场的,有一只名为“Chips”(译为“薯条”)哈士奇随美军作战,在这一战中曾帮助美军士兵俘虏了10名意大利士兵,不过也是在这一战中它的头部被严重烧伤。

话说:“哈士奇行动”中为何没有二哈,别说,其实还真有

“薯条”并不是纯的哈士奇,他有二人之一的哈士奇血统,另一半则是德牧,作为一只军犬,后来不仅光荣返乡,还获得过迪金勋章(二战前专门针对动物设立的奖项),这与许多段子中的“二哈”表现完全不同,可以说是点选了不同的“属性”。

话说:“哈士奇行动”中为何没有二哈,别说,其实还真有

来自俊赫君的胡说:“哈士奇行动”中的二三往事

1、坦克“大战”巡洋舰,被“轰成零件”

在诸多“虎式坦克与战列舰对战”的段子中,真正发生的坦克与军队火炮对射,其实就是发生在西西里战役中,1943年7月11日,经过重建的德军第504重坦克营,派出了17辆虎式坦克配合反击美军滩头阵地,结果遭遇盟军海军舰炮的反击,迅速就损失掉了10辆坦克,部分坦克还被“轰成零件”;其实对面并不是什么战列舰,其实只是1艘轻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第504重坦克营后来又陆续损失了6辆,最后仅逃出的1辆。

话说:“哈士奇行动”中为何没有二哈,别说,其实还真有

坦克虽然在陆战层面是王者,不过虎式坦克的88毫米炮,PzGr.39炮弹的重量只有10.2公斤,而轻巡洋舰普遍装备的152毫米舰炮,1944年的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全舰有12门152毫米舰炮,另有12门127毫米高平两用炮,还有28门40毫米和10门20毫米高炮,单纯以火炮数量来说,一艘轻巡62门炮的数量就相当于德军1941年时的一个坦克营的炮管数量了。

话说:“哈士奇行动”中为何没有二哈,别说,其实还真有

美军MK-16型47倍152毫米舰炮最大射程为23.8公里,发射药重量为15公斤,MK-35重型穿甲弹重59公斤,这列炮弹一般都是为公斤万吨级巡洋舰准备的,几十吨的坦克在这样的火力面前,生存能力还是很低的,对比二战时代的重型坦克,同时代战舰的舰炮弹丸质量、射程和射速来说,不论单比火力都高差得多。

话说:“哈士奇行动”中为何没有二哈,别说,其实还真有

2、行动中的乌龙事件,犯了“二哈”的傻

西西里战役时盟军很少有大规模的登陆作战,因此这一次行动中有着不少的失误,第一次空降时,领航员的经验不足,不仅偏离了航线,还被德意军队一顿“老炮儿”伺候,伞兵们陆地之后才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跳哪儿去了,到7月11日和13日夜间,盟军部队进行第二次空降时,因为组织和协调不当,第82空降师运输机队遭遇了友军的防空火力打击,损失非常惨重。

话说:“哈士奇行动”中为何没有二哈,别说,其实还真有

当时由于指挥部没有通知海上和地面部队,结果军舰和地面防空火力甚至步兵都拼命向天射击,事后统计为23架运输机被击落,380人阵亡,不过另有统计数据表明,当时第82空降师2个满编团共5307人,在这一事件后仅剩3023人,不是如此,第82空降师的副师长当时也在飞机上,被击中坠机后阵亡后,时至今日仍然什么都没有找到,真是“天下奇事千千万,遇到友军少一半”。

话说:“哈士奇行动”中为何没有二哈,别说,其实还真有

3、稀里糊涂的伞兵,轮成一团的空降作战

相比较于美军的第82空降师,英军的第1空降师在这次作战中同样被弄得“稀里糊涂”的,在作战一开始,第1空降原本计划伞降,不过蒙哥马力认为伞降会耽误时间,于是改为滑翔机降落,而且同时巴顿还建议夜间降落,英国伞兵们的倒霉时刻自此开始。

话说:“哈士奇行动”中为何没有二哈,别说,其实还真有

7月9日,西西里岛有7级的强风,滑翔机顶着强风飞行本就非常危险,夜间想要找到降落地点就难上加难了,结果不少滑翔机直接扎进了大海,虽然不少滑翔机得以平安降落,不过到达指定位置的只有12架滑翔机。

话说:“哈士奇行动”中为何没有二哈,别说,其实还真有

到了地点之后,英国第1空降师(绰号“红魔鬼”)又与德国第1空降师(绰号“绿魔鬼”)打了一场稀里糊涂的战斗,当时德国伞兵先一步在指定位置落地,随后英国伞兵们也落了下啦,黑灯瞎火的,双方的服装差别并不算明显,看不出明显差距,于是“自然”的集合到了一起,结果口令一喊,大家猛然发现“掉贼窝”了,在一场乱战之后,天亮后才“各回各家”。

话说:“哈士奇行动”中为何没有二哈,别说,其实还真有

不过,“不是冤家不聚头”,到了7月13日,盟军计划夺下卜利马索大桥,英国的“红魔”们再一次空降出动了,为了提高战斗力还带了6磅反坦克炮,不过等到英国伞兵们在该地点空降后发现,德国第1伞兵师又早到了一步,“红魔”和“绿魔”在这里有“大打出手”打了3天,直到后续的第50步兵师来增援,才突破了德军防线,不过“红魔”在此时已经大伤了元气。

话说:“哈士奇行动”中为何没有二哈,别说,其实还真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