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秘:南昌起義的幾個“最”,你知多少?年齡最大的你熟悉

1927年8月1日,是中國曆史上最不平凡的一天。這一天淩晨,一批中華民族的熱血青年,頸上系着紅領巾,臂上紮着白毛巾,登上南昌城頭,打響了武裝奪取政權的第一槍,走上了建立人民軍隊的雄關漫道。南昌起義,揭開了曆史上新的一頁,奠定了中國革命的戰略方向。

揭秘:南昌起義的幾個“最”,你知多少?年齡最大的你熟悉

大家都知道,南昌起義的8月1日,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然而,南昌起義中的那些“最”,你又知道多少呢?

首先,南昌起義中,戰鬥打得最激烈的地點是松柏巷的天主堂。

天主堂和旁邊的匡廬中學内,住着的是敵第6軍57團。攻擊天主堂的起義部隊是葉挺的第24師71團3營。3營本來想趁着夜色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可是剛剛來到天主堂附近,就聽到激烈的槍聲,原來别處已經動手了。聽到槍響,天主堂的敵人也從床上爬起來了,幾個兵跑到門口打探,就撞到了葉挺部隊的槍口上。

揭秘:南昌起義的幾個“最”,你知多少?年齡最大的你熟悉

三營隻好強行沖殺進去,敵人退到天主堂後面的一幢洋樓裡,居高臨下負隅頑抗,并調來重機槍控制着松柏巷。槍聲大作,巷子窄,沒有隐蔽的地方,起義軍一下子被打倒20幾個,隻好後撤。隐蔽在巷口的團長歐震清楚,拖延到天亮不是辦法,果斷指令采用兩面夾攻的辦法:3營黃序周營長親率20幾人向大門正面沖鋒,另外布置一個完整的連迂回攻擊。天亮時,天主堂的敵人終于被解決了。

揭秘:南昌起義的幾個“最”,你知多少?年齡最大的你熟悉

當然,也有最輕松的戰鬥,那是在小營房。20軍教導團的侯團長于起義的前一天就到這裡拜訪過團長蕭胡子,摸清了敵人的底細。8月1日零點,侯團長率部隊分頭向敵營附近運動。一總隊在西邊正門前隐蔽;三總隊迂回到小營房東南方的幾處缺口隐蔽;二總隊一部分作預備隊,其餘的每人帶一條長凳子隐蔽在敵我之間的矮牆下,随時越過牆去從北面進攻敵人;四總隊是徒手的學生兵,負責呐喊助威和收繳武器。

揭秘:南昌起義的幾個“最”,你知多少?年齡最大的你熟悉

市裡文孝廟傳來槍聲,侯團長知道三團已經打響,于是下令進攻。戰士們一下子躍起來,沖進大院,穿過營房,敵人幾乎沒作反抗,也來不及反抗,大部分敵人甚至還來不及穿衣服,就做了起義軍的俘虜。

南昌起義中,戰鬥打得最悲壯地點是貢院。擔任攻擊任務的是葉挺的第24師第72團 ,他們駐紮在離貢院隻有百米遠的建立國小裡。李鳴珂的二營為第一梯隊,教導隊隊長陳守禮率領着十幾個學兵,負責守衛團部。二營從貢院後門進攻敵人時,遇到了敵人的頑強抵抗,敵我雙方展開了一場短兵相接的激戰,敵人整整一個團,包圍住了李營長他們,情況萬分危急。團部右側的街口上,黑壓壓的一股敵軍,向團部瘋狂沖來。

揭秘:南昌起義的幾個“最”,你知多少?年齡最大的你熟悉

隐蔽在石柱旁,沙袋後面的學兵們從沒見過這樣的場面,陣腳全亂。陳守禮一邊壓住陣腳,一邊提槍,使勁向沖過來的敵人猛烈射擊,大半個身子暴露在外,不幸被子彈打中腹部。犧牲前,陳守禮還在喊着:“不準退!”。

在共和國軍隊的曆史上,先後湧現出成千上萬的英烈,而在南昌起義中犧牲的陳守禮,排列在共和國軍隊英烈的榜首。陳守禮是南昌起義中唯一留下姓名的犧牲者。

揭秘:南昌起義的幾個“最”,你知多少?年齡最大的你熟悉

在參加南昌起義的革命者中,年齡最大的是大家熟悉的徐特立。徐特立當時任20軍第3師的黨代表,這一年,他已經50歲。也許有人說50歲不算老,但是參加南昌起義的都是一些熱血青年,當時的葉挺隻有36歲,而那些後來成為開國将帥的,多數都是二三十歲。徐老後來還參加了長征,被尊為“延安五老”之一。

(參考文獻:《革命從南昌武裝前行》、《紅色感歎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