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邂逅達芬奇:揭秘達芬奇作品背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作者:飛格電話大賽

  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袁帥 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出生于意大利芬奇鎮,他一生成就斐然,涉及的領域包括素描、壁畫、油畫、雕塑、建築、科學、音樂、數學、工程、文學、解剖學、地質、天文、植物、古生物和制圖設計等。他以精準、科學、清晰的頭腦著稱,他深入地觀察研究動物、植物、地質乃至人體本身,他被人們稱為古生物學、植物學和建築學之父。他的科學實踐為以後的科學提供了思想的源泉。

  文藝複興時期的藝術史專家瓦薩裡這樣評價達芬奇:“上天有時将美麗、優雅、才能賦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為無不超群絕倫,顯出他的天才來自上蒼而非人間之力。列奧納多正是如此。他的優雅與優美無與倫比,他的才智之高可使一切難題迎刃而解。”達芬奇之後,上天再無力創造一位這樣的天才。

  達芬奇繪畫的藝術語言,是運用明暗法創造平面形象的立體感,開創了繪畫透視法的先河。他的《蒙娜麗莎》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肖像畫之一,《最後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濕壁畫之一。達芬奇在日記中描述道:“繪畫的最大奇迹,就是使平的畫面呈現出凹凸感。”

  作為歐洲文藝複興三傑之一,達芬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畫家之一,留下了《岩間聖母》《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等經典之作。達芬奇存世的畫作很少,“時光·寶藏—對話達芬奇”沉浸式光影藝術體驗展從達芬奇的經典繪畫作品入手,精選出各個時期最能代表達芬奇生平的畫作進行展示,此次展覽幾乎攬括了達芬奇一生最重要的作品:《蒙娜麗莎》(約1503-1506 )、《最後的晚餐》(1495-1498年)、《岩間聖母》(約1483-1486)、第二幅《岩間聖母》(約1491-1493年)、《抱銀貂的女子》(1488~ 1490 )、《三博士朝聖》(1481 ~ 1482)、《聖母子與聖安妮》(1503年創作)、《柏諾瓦的聖母》( 1475-1478年)、《持康乃馨的聖母》(1473-1475年)等等。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達芬奇作品背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1.《聖母領報》

邂逅達芬奇:揭秘達芬奇作品背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創作年代:1474年

  現存地點: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

  《聖母領報》是達芬奇多年輕時為佛羅倫薩的聖巴托洛梅奧教堂所做的一幅作品。這是一幅高度複雜的作品,畫家展現了対細節和自然環境的細緻研究,以及對繪畫透視的嘗試運用。

  2.《持康乃馨的聖母》

邂逅達芬奇:揭秘達芬奇作品背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萊昂納多·達芬奇和韋羅基奧工坊

  創作年代:1473-1475年

  現存地點:慕尼黑博物館

  老師韋羅基奧的工作室,像其他許多工作室一樣, 以聖瑪麗亞為主體,創作了許多虔誠的教堂繪畫。在這裡,達芬奇多着重于畫基督,對光線明暗的處理,以及對細節的細緻刻畫(比如在角落裡可以看見生活細節)。

  3.《哺乳聖母》

邂逅達芬奇:揭秘達芬奇作品背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創作年代:1490年

  現存地點:蘇聯艾爾米塔日博物館

  聖母懷裡的嬰兒形象被畫得很生動,形象豐滿,神态恬靜,洋溢着一種年輕母親的溫柔愛子之心。《哺乳聖母 》是否有他學生的手筆,沒有文字根據。但聖母的臉部仍顯露出達芬奇所慣用的描繪公式,過分重視女性眼睛的塊面結構(這在他以後的大量聖母像上都有表現)。這一幅畫是他前期肖像藝術的一個範例。這一時期,達芬奇所全神貫注的,正是他對人體描繪的科學研究。

  4.《聖母子與聖安娜》

邂逅達芬奇:揭秘達芬奇作品背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創作年代:1503~1508年間

  現存地點:倫敦國立畫廊

  歐洲文藝複興時期,以達芬奇為代表,将神還原為人,藉着歌頌為名,賦予神凡心、俗軀,以極精緻、極深刻、極細微的表現描繪,以緻不朽。《聖母子與聖安娜》,這幅素描是以尋求人物的明暗調子為準繩來描繪的。畫家把聖安娜、瑪麗亞、基督和羊,作為一個融洽歡聚的家庭成員加以集中表現,其中金字塔形人物造型,成為藝術史最經典的三角構圖。群像中以聖安娜與聖母的對話形式為主題,表達了一種人間家庭的天倫之情,人物感情細膩,互相交疊的身軀也給人以親密無間的美好氣氛。

  5.《柏諾瓦的聖母》

邂逅達芬奇:揭秘達芬奇作品背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達芬奇利用頂端的兩扇圓拱的窗戶設計,将觀賞者的注意力引導到坐在闆凳上的聖母瑪麗亞與聖嬰耶稣。位于中央偏左位置的聖母将沒穿衣服的聖嬰抱在懷裡,她一手扶着他,一手則拿着一朵花,聖嬰右手探出想要拿花,同時伸長另一隻手抓住母親。于是,玩弄花朵這個動作構成了整幅畫的主題,而畫面垂直的中心軸不偏不倚正好通過三隻手和緩交錯的地方,成為全畫的中心點。

  瑪麗亞穿着一身精緻飄拂的藍袍,外加紅裙與露出的紅袖;她在胸前别了一隻胸針,将蓬松的卷發精心地編成辮子。在這幅畫中聖母與聖嬰之間的顧盼與姿态盡融于畫的内在世界中,其所散發出的親密感與共情性,中世紀後非常具有先鋒性,很難讓觀賞者将注意力從他們身上移開。

  6.《岩間聖母》

邂逅達芬奇:揭秘達芬奇作品背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創作年代:1483年

  現存地點:法國盧浮宮博物館

  1483年,達芬奇應米蘭聖佛朗西斯大教堂請求,花費了很大的心血,創作出《岩間聖母》。作品完成之後,其強烈的藝術震撼力甚至超出了畫家本人及所有人的想象。于是,達芬奇向聖佛朗西斯大教堂提出了增加酬勞的要求,然而他的要求很快地被堅決駁回。于是,達芬奇把已經完成的巨作賣到了别處,而這幅被提前賣掉的作品就是目前收藏在盧浮宮的《岩間聖母》。

  事情到這裡并沒有完。達芬奇把《岩間聖母》賣掉之後,米蘭佛朗西斯大教堂又拿出比達芬奇要求的還高幾倍的酬勞,要買回那幅畫。這時輪到達芬奇為難了,他隻好要求另外創作一幅新的作品。然而,佛朗西斯大教堂固執地要求達芬奇創作一幅一模一樣的《岩間聖母》。達芬奇隻好重新畫了一幅《岩間聖母》,這幅作品現被英國國立美術館珍藏,流傳于世。兩幅《岩間聖母》同樣出自達芬奇之手,但它們之間有許多細節上的變化。(這也成為這次展覽中非常有趣的互動,我們可以和觀衆們一起去發現它們的奧秘)。

邂逅達芬奇:揭秘達芬奇作品背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岩間聖母》

  創作年代:1491-1493年(于1506-1508年修複)

  現存地點:倫敦國家美術館

  這幅畫就是第二個版本。收藏家加文•漢密爾頓于1785年把它帶到英國。它與第一個版本的不同之處在于它的肖像,顔色和對氣氛渲染的處理。

  7.《最後的晚餐》

邂逅達芬奇:揭秘達芬奇作品背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最後的晚餐》以《聖經》中耶稣跟十二門徒共進最後一次晚餐為題材。畫面中人物的驚恐、憤怒、懷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勢、眼神和身體、甚至食物器物桌布都刻畫得精細入微、惟妙惟肖。整個畫面在景觀透視上的運用,也成為達芬奇最經典的代表,在當時即引起轟動。它成為藝術史最著名的濕壁幅。收藏于意大利米蘭聖瑪利亞感恩教堂。

  8. 《施洗者聖約翰》

邂逅達芬奇:揭秘達芬奇作品背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施洗者聖約翰》創作于1508-1513年,繪制在胡桃木畫闆上,寬57厘米,高69厘米。漆黑的背景上,施洗者聖約翰上身裸露着,而整個身子沒入黑暗裡,隻有從右肩到胳臂、臉部、右手以及隐約可見的左手,暴露在光明之中。施洗者聖約翰頭發出現了達芬奇最經典的卷發照型,一個青年牧羊人,他一手拿着十字架,一手指向天空,臉上露出狡黠而神秘的微笑。

  《施洗者聖約翰》畫作取材于聖經中的人物:施洗者聖約翰奉上帝之命,将為耶稣施以洗禮,當他舀起約旦河的聖水為耶稣洗禮時,天空突然豁然開朗,有一鴿子形狀的聖靈顯現在被啟開的天空中。從此施洗者聖約翰緊随耶稣布道,得名“施洗者聖約翰” 。《施洗者聖約翰》被普遍認為是達芬奇最後的一幅畫作,達芬奇晚年随身攜帶此畫,并反複修改完善。

  9.《三博士朝聖》

邂逅達芬奇:揭秘達芬奇作品背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創作年代:1481年

  現存地點:佛羅倫薩烏菲茲美術館

  這幅畫是由聖·多納托(San Donato )的僧侶們委托畫家為他們的祭壇繪制。畫中的地點位于佛羅倫薩的郊區。達芬奇并沒有按照僧侶們的要求畫出傳統的場景,而是用了充滿活力的表現方法。《三博士朝聖》這部年輕的作品并沒有完成,這幅畫包含了所有人物,猶如一張畫報在運動,手、手勢、臉都在一個場景中運動。在這個場景中,馬的形象也出現了,這是達芬奇一個裡程碑的研究。

  縮略圖看着不過瘾?快來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時光·寶藏—對話達芬奇”沉浸式光影藝術體驗展一睹為快吧。

邂逅達芬奇:揭秘達芬奇作品背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邂逅達芬奇:揭秘達芬奇作品背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邂逅達芬奇:揭秘達芬奇作品背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本次光影展也将從達芬奇的繪畫作品開始,讓觀衆先進入畫廊空間,使觀衆迅速直覺地了解大師的精湛技藝和體會他的精神世界。接着觀衆還将看到通過全息影像技術呈現的達芬奇,大師将親自為觀衆們介紹他自己的人生之旅。之後觀衆會進入真正意義上的光影體驗式空間,它将為觀衆獻上一場充滿驚奇體驗的光影旅程,與音樂、畫面、聲音一起親身體驗那個波瀾壯闊的文藝複興時期屬于達芬奇的輝煌。

邂逅達芬奇:揭秘達芬奇作品背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展覽:“時光·寶藏—對話達芬奇”沉浸式光影藝術體驗展

  時間:2021年12月—2022年2月

  地點:北京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榮華南路大族廣場對話達芬奇數字藝術館

  作者:袁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