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選一本詩,和孩子從春天讀到冬天 | 100個家庭的年度閱讀故事

作者:首映網絡
選一本詩,和孩子從春天讀到冬天 | 100個家庭的年度閱讀故事

“選一本詩集,和孩子從春天讀到冬天”

“選一本自然科普書,和孩子走出門去讀”

“選一本動物書籍,和孩子感受萬物有靈”

“選一本人間奇遇記,和孩子體會深刻和溫情”

.......

2021歲末,三五鋤社群向全國100個家庭征集年度閱讀故事,孩子與書聯結的靈犀瞬間再次閃耀,許多媽媽們分享的不止是書單,還有流動的愛,以及育兒路上的相助和支援。

這些小媽媽們分享的和孩子因書交談的“Aha moment”,共同呈現了中國兒童家庭2021閱讀的點滴力量。

三五鋤社群裡好評不斷,“被種草”“活動好有意義”“選書秘籍很有用”等等,反響熱烈。

選一本詩,和孩子從春天讀到冬天 | 100個家庭的年度閱讀故事
選一本詩,和孩子從春天讀到冬天 | 100個家庭的年度閱讀故事
選一本詩,和孩子從春天讀到冬天 | 100個家庭的年度閱讀故事
選一本詩,和孩子從春天讀到冬天 | 100個家庭的年度閱讀故事
選一本詩,和孩子從春天讀到冬天 | 100個家庭的年度閱讀故事
選一本詩,和孩子從春天讀到冬天 | 100個家庭的年度閱讀故事
選一本詩,和孩子從春天讀到冬天 | 100個家庭的年度閱讀故事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分享仍在不斷接力,感謝所有的小媽媽們:

選一本詩,和孩子從春天讀到冬天 | 100個家庭的年度閱讀故事
選一本詩,和孩子從春天讀到冬天 | 100個家庭的年度閱讀故事

前兩周我們已經分享了許多家長和孩子在閱讀中的美好時光:

100個家庭的年度閱讀故事 | 面對語言威脅,孩子用智慧回應

我們正在收集100個家庭的年度閱讀故事,第一波就感動了

今天給大家展現家庭360°的親子共讀圖鑒,分别來自5歲孩子、8歲孩子、10歲孩子媽媽的分享,從自然科學、古詩詞、動物圖騰到紀實故事,多方位呈現孩子的閱讀視角。

選一本詩集,從春天讀到冬天

孩子8歲,推薦《給孩子的古詩詞》

選一本詩,和孩子從春天讀到冬天 | 100個家庭的年度閱讀故事
選一本詩,和孩子從春天讀到冬天 | 100個家庭的年度閱讀故事

我是8歲男孩的媽媽,我的孩子現在上國小二年級。孩子7個月的時候我開始關注粲然,以此開啟了我和孩子的“騎鲸之旅“。

孩子5歲之前的共讀大部分是由媽媽和奶奶完成,家裡上千本的繪本,讀了一遍又一遍。閱讀都快成了我們的甜蜜負擔。5歲以後爸爸參與得更多了,終于輪到他和小朋友的“男人“的世界,《納尼亞傳奇》《碟形世界》……兩個人一起共讀了這些大部頭的科幻小說。這不,已經預定了三五鋤的《哈利波特》,這将會是又一個精彩的旅程。

孩子步入國小後就開始自主閱讀了,直到最近兩個月他又把之前精彩的繪本自己翻出來看,看着他一個人癡迷在書的世界中,雖然有些“解脫“同時又有些”失落“……孩子終有一天會脫離父母,老母親已經能慢慢感受到了。

下面進入今天的分享。

2021一整年,我和孩子一起共讀的一本書是葉嘉瑩先生的《給孩子的古詩詞》。

春天的時候,我帶他去田裡,站在田埂的籬笆旁,看着油菜花田邊飛來飛去的蝴蝶,樹上冒出的新芽。聞着泥土的芬芳,我們一起讀了《夜宿新市徐公店》;

雷雨交加的夏夜我們趴在床頭一起讀了《山亭夏日》和《嫦娥》;

秋天我們在收割的稻田、波光粼粼的小河旁讀了《秋詞》。

葉先生選的詩,我們從春天讀到冬天,從歡樂讀到憂傷。總有一首适合當下的我們。

通過這些閱讀,小朋友對詩的了解越來越深刻,詩再也不是枯燥的拗口的文字,而是生動地展現在眼前的生活。

我平時喜歡種花,有一天我突然“詩興大發“寫了首關于月季的詩,雖然水準非常一般,但孩子很驚訝地發現原來我們也可以寫詩。

他認真地抄寫在本子上,準備去學校展示給老師,讓老師猜猜作者。雖然最後還是沒敢問,但每次課本上學到古詩,他都很開心地跟我講。這些都是閱讀給我帶來的感動。

有一天和一個朋友聊天,她說她的孩子一分鐘都不能安靜下來看書,很是頭疼,不過她馬上說自己也很少看書,是以也無法帶動孩子看書。

如果我們大多數的時間都捧着手機,孩子又怎麼能靜下心來享受閱讀呢?

自然科普,在家讀,也要走出門去讀

孩子大班,推薦《螞蟻索菲的自然探秘》

選一本詩,和孩子從春天讀到冬天 | 100個家庭的年度閱讀故事
選一本詩,和孩子從春天讀到冬天 | 100個家庭的年度閱讀故事

很榮幸參加三五鋤的小薦書人活動。我是萬納,進階閱讀指導師,一名5歲女孩的媽媽。

自從女兒出生後6個月我們就開始閱讀繪本,至今已經讀了1000多本。女兒目前幼稚園大班,識字有2000+,可以獨立閱讀。

今天我要推薦的童書是《螞蟻索菲的自然探秘》。科普書千千萬,這套清新又有趣。

我們家裡有很多套科普書,DK、小牛頓等等,但在即将升入國小階段的女兒,視這套《螞蟻索菲的自然探秘》如珍寶。

這套書由瑞典文學院成員、林格倫獎得主斯特凡·卡斯塔,攜手八十歲高齡自然畫家布·莫斯貝格,呈現參天的樹木、絢爛的花朵、美味的漿果、奇妙的蘑菇、流轉的四季,還有跟植物們生活在一起的昆蟲、小動物,讓小朋友大開眼界。

更讓人難忘的是寫實的淡彩畫不像照片那樣格格不入,既突出特點,又兼顧了整體和部分,像是清新脫俗的手賬本。每種植物的介紹語言簡潔,又頗具童心童趣。

前段時間,疫情再次籠罩大連,有機會帶着停課在家的女兒去大自然散步。那一天,我們在松樹下采了好多松塔,整整抱了滿懷,她忽然問:“媽媽,為什麼松塔長這個樣子?”

我回答不出,卻也覺得是個不錯的科普契機。“去書中找找答案吧!”幾天後,她舉着書中的菜葉對我說,這是松樹的種子。

小螞蟻索菲貫穿其中,這個勤勞的小家夥總是四處探秘,戴着畫家為她精心設計的帽子在自然中玩耍,或坐在榆錢上去流浪,或用狗尾草串起漿果,或被刺荨麻紮到屁股痛得哇哇大叫……

這本書恰到好處的幽默,不過分誇張,卻能換來你嘴角輕揚,是孩子們都讀得懂的漫畫。

精心設計的情節,将科普串聯起來,實在是有趣的嘗試。《漿果探秘》中的開頭,蘇菲邀請大家來參加它的漿果派對,卻發現朋友們不見了,她費力用狗尾草串起十幾種漿果繼續尋覓時,森林裡響起了音樂聲,所有的朋友們都來擁抱索菲,為她策劃了巨大的驚喜。

女兒正是每天過家家開派對的年紀,這本書簡直是她的知音。

别以為這是一本隻注重趣味的書籍,這一套書由國内的專家審定過,保證知識的準确性。當然遺憾也是有之,書中提到的植物以歐洲為背景,很多樹種和花朵國内并沒有。

可實踐的科普書:

1、在家讀也要走出門去讀

春天适合讀《花朵探秘》,秋天适合讀《樹木探秘》,大概因為落葉的凄美,我們開始注意被忽視了一個夏天的葉子,它們翩然而下,輕輕落在腳下的土地上,靜靜地躺在那裡。原來它們各有各的形狀,對照着《樹木探秘》的插圖,你會更深刻地認識幾位老朋友。

2、一邊讀一邊做

《漿果探秘》中還附加了“索菲的漿果食譜”,派對上的甜品做法一一公布,用量和步驟都很清晰,如果食材允許還真的可以嘗試。

孩子的收獲:

寫這段分享前,我問孩子最喜歡哪本書,她從書架上一本本拿下來遞到我面前,說在書裡知道了很多植物的秘密。還指着封底的畫面大笑,它說它很像我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

幼稚園和國小低年級是繪本過渡到整本書的階段,橋梁書《神奇校車》和《不一樣的卡梅拉》都是摯愛,但這套《螞蟻索菲的自然探秘》是異軍突起的黑馬,卻又出現的并不突然,因為它們都有着共同的特點,在故事的架構下說知識,篇幅适中,圖文比例相當,幽默有趣。

最後,感謝聆聽與支援,育兒路上你我都是新手,願相助而行。

動物書籍,給孩子勇氣和智慧

孩子10歲,推薦《狼王洛波》

選一本詩,和孩子從春天讀到冬天 | 100個家庭的年度閱讀故事
選一本詩,和孩子從春天讀到冬天 | 100個家庭的年度閱讀故事

今天,我要給大家推薦的是西頓的《狼王洛波》系列《西頓動物小說全集》。

這套書,我幾乎是一口氣讀下來的,本來是讀給孩子聽的,到了晚上孩子睡了,我倒迫不及待地想往後翻。

西頓對動物地觀察,無論是動作還是内心戲都描寫得生動細膩,明明是一部動物書籍,偏偏寫出了人類的感情波折,主人公們智慧、英勇、多情…...讓人常常忘記了自己在讀的是動物書籍。

結局或自由自在或與世永别,讀完半本,孩子罷看了,原因是她實在為動物難過,孩子的善被調動出來,為人類的殘忍憤怒。

随着故事繼續,她開始換角度看問題了,她說這本書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動物們遇到困難時勇往直前,想盡一切辦法的樣子,以及對家人孩子的有情有義;另外書中人類并不都是傷害動物的,也有一些人為了保護動物做出了巨大努力,這些都讓她感到溫暖。

作者是從動物的角度出發來寫的,孩子在讀的過程中代入感很強,常常會忍不住說“這小軍馬好有辦法啊!” “他雖然是隻狐狸,可是他和我們人一樣有愛,會關心人”“太有趣了,怎麼會這麼可愛!”…...

紀實類書籍,拓寬孩子視野

孩子二年級,推薦《泰迪熊多多人間曆險記》

選一本詩,和孩子從春天讀到冬天 | 100個家庭的年度閱讀故事
選一本詩,和孩子從春天讀到冬天 | 100個家庭的年度閱讀故事

我家有二年級雙子座女娃,我一直堅持家庭親子閱讀,今天我要推薦的童書是《泰迪熊多多人間曆險記》,是法國繪本大師湯米·溫格爾的作品。

雖然孩子已經上二年級,但我們一直堅持讀繪本,同時也讀橋梁書。進入國小之後,繪本地選擇上我會注意選文字偏多、主題相對深刻或非虛構類的作品,這樣既能保持閱讀興趣,了解上也不會太難或太簡單。好的作品重在了解和賞析。

湯米·溫格爾是個人風格很突出的一位繪本大師,是國際安徒生大獎的獲獎者。我家孩子小時侯讀過他的不少作品,特别是《三個強盜》、《小豬麥洛普一家》最近還經常翻出來再看看。

《泰迪熊多多人間奇遇記》是過去一周中孩子讀過印象較深的一本書,講述了二戰期間兩個好朋友各自生活的變化,有戰争的殘酷,也有溫馨的友情和重逢。

這本書封面上有一隻大大的泰迪熊,孩子一看到封面就産生了疑問:他是誰?為什麼臉上有一塊紫色的污漬?為什麼看起來不太開心?帶着這些疑問她打開了書,一路自己讀了下去。好的繪本就是有這樣的魅力。

這個故事以泰迪熊第一人稱“我…”展開,娓娓道來整個經曆,故事讀起來既精彩也很順暢。

故事主體除了泰迪熊多多,還有兩個小男孩,他們是好朋友,戰争後的多年他們重逢了,各自家庭有了巨大變故。孩子看完很受觸動,第一次在故事裡體會到戰争的殘酷,也能感受到友情的珍貴。

故事結尾很美好,泰迪熊自己把一生的波折遭遇用打字機記錄下來形成故事。

之前我家孩子還讀過一本以小熊🐻為主角的繪本《尋找維尼》,講述一隻真實小熊在一戰中的經曆創作,和泰迪熊多多的故事形成了有趣的對比,真實故事和虛構的童話不知道哪一個更打動孩子?可以和孩子聊聊。

· END ·

三五鋤社群“2021百名小薦書人”年末分享活動将持續五周,進行五次分享,截至目前已有将近九十名家長報名占位,如果你想報名參加分享,或者想進群聽更多媽媽們的分享,就戳下方海報添加客服報名:

選一本詩,和孩子從春天讀到冬天 | 100個家庭的年度閱讀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