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是兇手:兇手已用麻醉藥控制受害人,為何還多此一舉注射肌松藥

作者:坦蕩的喜鵲Qu
誰是兇手:兇手已用麻醉藥控制受害人,為何還多此一舉注射肌松藥

劇中海舟案的每個受害人,差不多有三處傷口,脖頸一處針眼,左手腕一處針眼,右手腕一處割開的口子。

而且每個女人都面帶神秘的微笑,仿佛有什麼令人高興的事兒一樣。

據警方檢驗,兩處針眼,分别注射了兩種藥劑,一種是麻醉藥,一種是肌松藥。

兇手既然已經用了麻醉藥控制了受害人,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注射肌松藥呢?

難道僅僅是為了讓受害人的臉上帶着蒙娜麗莎般的微笑嗎?微笑又代表着什麼呢?

肌松藥,是一種做全麻手術時,經常會用到的輔助藥,它能讓人在全身麻醉的時候,肌肉可以保持松弛,便于醫生開刀。

受害人臉上的微笑,就是肌松藥作用的結果。

而且每個受害人的屍體都是側卧的姿勢,目光剛好可以看到鬧鐘,為什麼兇手作案要采用這麼多餘的手法?

誰是兇手:兇手已用麻醉藥控制受害人,為何還多此一舉注射肌松藥

後來冷小兵說,這是一種類似注射死刑用的刑罰。

注射死刑,第一針是麻藥,第二針是肌松藥,最後一針是氰化物,就是毒藥。

我國1997年修訂的《刑事訴訟法》裡規定,可以對死刑犯采取注射死刑。

但是如果要實施這種刑罰的話,是有要求的,要求還比較高,軟體硬體都要達到,一般的小地方根本不具備實施這種情況的條件,投資太大了。

比如如果給死刑犯注射了死刑,前兩針突然失效了,但是第三針毒藥開始起作用了,那結果将是非常的痛苦。

麻醉藥和肌松藥失效了,死刑犯會在腦子和身體都非常清醒的情況下,被毒藥活活折磨死…

死刑犯能掙紮還是好事,起碼法醫看到了能再補針,最可怕的是麻藥失效,肌松藥開始發揮作用。

誰是兇手:兇手已用麻醉藥控制受害人,為何還多此一舉注射肌松藥

那麼人,就會在意識清醒的情況下,眼睜睜的看着自己死亡,一聲呻吟也發不出,連表達痛苦的權利都沒有。

是以兇手,是在模拟注射死刑。

不過,兇手控制了劑量,隻用很少的麻醉藥,加大了肌松藥的劑量,這樣兇手就能保證受害人是在,頭腦清醒的狀态裡,慢慢地死去…

至于兇手為什麼放棄了毒藥,而改用割腕放血的形式。

因為毒藥的藥性很快很強,短時間就能令人死亡,讓兇手體驗不到殺人的快感,而割腕放血,則時間更長一些,兇手可以盡情欣賞自己的作品,或拍照或注視。

兇手用割腕放血代替毒藥,就是為了延長受害人的死亡時間,目的是加倍放大她們的痛苦,死刑犯判死刑都沒這麼侮辱人的。

誰是兇手:兇手已用麻醉藥控制受害人,為何還多此一舉注射肌松藥

而放在她們眼前的鐘表,則是讓她們看着在最後生存的時間,卻什麼也做不了,隻能無可奈何的等待死神的降臨。

什麼仇,什麼怨,竟然用這麼惡毒的法子殺害手無縛雞之力的女性?

相比殺人,兇手更像在收集痛苦和死亡。

而最後一起印刷廠家屬院殺人,兇手又為什麼報警呢?還讓警方快點來,也許還有機會救人……是挑釁警方還是真的想救人。

誰是兇手:兇手已用麻醉藥控制受害人,為何還多此一舉注射肌松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