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慧質盛世頌 珠玑永流傳——《周慧珺談藝文綜》賀周慧珺先生芳誕

作者:百科藝術
慧質盛世頌 珠玑永流傳——《周慧珺談藝文綜》賀周慧珺先生芳誕

敬賀芳誕- Happy birthday -

慧質盛世頌 珠玑永流傳——謹以《周慧珺談藝文綜》盛大發行賀周慧珺先生八十二芳誕

慧質盛世頌 珠玑永流傳——《周慧珺談藝文綜》賀周慧珺先生芳誕

▲周慧珺先生近照(2021.12.5攝影)

今天是周慧珺先生八十二周歲生辰,

每年的此時,

我們都會為您獻上一份

滿懷心意的賀禮,

鮮花、蛋糕是必不可少的。

今年這個特殊的日子裡,

我們收集整理了

您過往歲月裡的所有談藝文字,

彙編出版了《周慧珺談藝文綜》,

為這個喜慶的日子

增添更多的光彩。

錦繡文章添異彩,

遐齡長壽祝期頤!

我們僅以此書,

賀您芳誕安康!

慧質盛世頌 珠玑永流傳——《周慧珺談藝文綜》賀周慧珺先生芳誕

▲ 周慧珺先生八十二周歲

生日蛋糕和鮮花

慧質盛世頌 珠玑永流傳——《周慧珺談藝文綜》賀周慧珺先生芳誕

▲《周慧珺談藝文綜》盛大發行

慧質盛世頌 珠玑永流傳——《周慧珺談藝文綜》賀周慧珺先生芳誕

寫給恩師

2021

12.06

李靜

生日快樂

親愛的老師,不知不覺又迎來了你的生日,天增歲月,人延春秋。

前年,你因帶狀疱疹住院兩周,去年,你患褥瘡住院三月。今年,你很争氣,連頭疼腦熱的小恙都沒有。我知道,你在努力地踐行着與我訂下的百歲之約,你記得我們是拉過勾的哦。

慧質盛世頌 珠玑永流傳——《周慧珺談藝文綜》賀周慧珺先生芳誕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是的。可是人們通常認為是我在照顧、陪伴着你,隻有我知道你是在竭盡全力支撐着陪伴我。每一天你都讓我感恩、感動。雖然你已不谙世事,靈魂在自己的世界裡漫遊。但你注視我的目光和從前一樣的柔和。有時候保姆喂飯你不吃,我接過碗喂你,你總能給我面子,一口一口地把飯吃完。每當此時,我都會熱淚盈眶:分明你是有情緒的,也是有記憶的,你看我的目光是清澈的,完全沒有阿爾茲海默症特有的茫然和迷離!

朝夕

PEI BAN

陪伴

慧質盛世頌 珠玑永流傳——《周慧珺談藝文綜》賀周慧珺先生芳誕

老師呵,你是一個時代的書法符号!你是永遠的周慧珺!你的“粉絲”遍布全國各地,他們惦記着你,學着你的字,收集着關于你的點點滴滴,叙述着與你的翰墨因緣,他們因你而結社聚義,取名“周藝社”,他們愛你、敬仰你的拳拳之心令人動容!我要告訴你,哦,不!我早已告訴過你:今年,我們要在你的生日到來之前,完成一本你的書法理論文集。現在,凝聚着你的鐵粉建明、恒煙以及乾嘉文化的同道、朋友們愛心的“周慧珺談藝文綜”終于如期出版了!這是大家獻給你82周歲生日的大禮!請你欣然接受這濃濃的深情厚誼喲!

壽比南山

慧質盛世頌 珠玑永流傳——《周慧珺談藝文綜》賀周慧珺先生芳誕

但約定今生相伴

雖然病痛摧折

拉勾勾

親愛的老師,任時光匆匆流去,你始終陽光正好。素箋淡墨、婉約流年,此時此刻,我仿佛看到了你的回眸一笑,一如那一年、那一天、那一個瞬間!

願時光清淺,歲月安然。老師,衷心祝你生日快樂、壽比南山!

辛醜冬日 李靜

慧質盛世頌 珠玑永流傳——《周慧珺談藝文綜》賀周慧珺先生芳誕

▲周慧珺書法研究院副院長鄭振華

賀周慧珺先生生日鮮花

《周慧珺談藝文綜》

慧質盛世頌 珠玑永流傳——《周慧珺談藝文綜》賀周慧珺先生芳誕
慧質盛世頌 珠玑永流傳——《周慧珺談藝文綜》賀周慧珺先生芳誕
慧質盛世頌 珠玑永流傳——《周慧珺談藝文綜》賀周慧珺先生芳誕
慧質盛世頌 珠玑永流傳——《周慧珺談藝文綜》賀周慧珺先生芳誕
慧質盛世頌 珠玑永流傳——《周慧珺談藝文綜》賀周慧珺先生芳誕

序言

書法界一提到周慧珺先生,大抵沒有幾個人不曉得的。她以獨特的“周體”書風飲譽書壇數十年,海内購藏者甚衆。所書字帖就刊行數量之巨論,近世已來無有出其右者。她的書法具有極高辨識度的面目特征,令人一望便知。數年前,“周慧珺從藝六十周年大展”的舉辦,讓世人更加全面系統地領略了不同時期周氏書法的風采,一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轟動”在先生來說,實無心求之。譽之者向來不乏其人,理之常然;毀之者于先生來說,已是聞之則喜。得失在心,先生拿捏的死死的,這是一種胸懷、一種心态、一種智慧。先生言語不多,甚或多有讷而不言之時,但那種謙和淡定、從容泰然的長者之風,凡與過從者都是易知的。如若進一步親近熟知先生,當會對這樣一位不善言談的當代書法名宿的内心世界與藝術見解報以欽服之歎。

以邏輯思辨能力、文字嚴密整合為基礎的系統性理論研究,無疑是當今書法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不過,回歸書法本身或許才是書法發展真正有效的手段,一切見解與修為,終究還是要以實際的呈現為切要。口吐蓮花、著作等身的書法理論家,不一定是一位優秀的書法實踐者;而一個成就斐然的書法家,定然是有着堅定藝術觀念與藝術持守的。雖然對于理論的闡發或非是長篇大論、廣引博征,但那種從實踐體驗而來的自得之言實具邃密之功,最為切實。周慧珺先生并非書法理論家,但基于實踐由衷而發的文字與言論,卻有着非凡的知見厚度。這些文字與言論,或以文章形式發表于報刊,或以教程方式形諸圖書,或以講座訪談之機闡發所得,或以評介他人書法之時透露見地,形式多樣,不一而足。這些文字與言論對于走進周先生的書法世界具有不可低估的意義。《周慧珺論藝文綜》便是将能展現周先生的學書思想的不同形式的散論,分門别類編輯而成的一本有價值的圖書。

書中收錄的《學書鎖語》發表于1981年7月《書法研究》第六輯中,文中從實際出發,将書法的一般常識性問題做了簡明曉暢入情入理的表述,尤其對“中鋒”“側鋒”“偏鋒”三者的比較說明,見地透脫,尤為高識。将“側鋒”用筆歸為“屬于那個’不常’的情況”的“中鋒”之列,讀來使人豁然開朗。在論及“側鋒”“偏鋒”之别時,先生說“前者是用力貫于鋒端,後者是用力滞留筆根”,以理性的語言将實踐過程中的刹那感覺一語道破,令人拍案叫絕。沒有切實的功夫,絕難說出這樣的見解。周先生始終堅持用筆為書法的核心,而這核心的根本就是中鋒用筆。數十年她都是在踐行這樣的書法觀,言參行證,達至她今天的書法高度。在書中提到的不同的談藝場合,我們不難發現這一觀念的秉承。至于如何臨摹、如何汲取古今名碑名帖的營養、如何形成自己獨特的審美與創作面目,皆有所論及,讀來定當有所益助。

一位有曆史責任感的書法家,定然有着更為廣闊的視野與局氣。周先生執掌上海書壇期間為海派書法的發展傾心竭力,為追蹤海派先賢大師的腳步,立足自我,思謀海派新一代書壇力量的發展,舉辦展覽、出版圖書、召開研讨等一系列舉措,為海派書法的振興不遺餘力。本書中收錄了一系列先生的講話稿、展覽序言、訪談錄等,從中可以窺探先生的高風與卓識。

不務虛談,向實處行,言之有物,考之即彰 ,這是令人信服的談藝所應當具有的底色。《周慧珺談藝文綜》本身所蘊含的樸質自然的文字特性,大抵是能夠讓讀者心生歡喜而有所收獲的。

辛醜初冬 張恒煙謹記

《周慧珺談藝文綜》目錄

慧質盛世頌 珠玑永流傳——《周慧珺談藝文綜》賀周慧珺先生芳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