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方國家為何争相認可中國疫苗?

作者:環球網

來源:人民日報

西方國家為何争相認可中國疫苗?

十一月十七日,菲律賓政府采購的中國科興新冠疫苗運抵菲首都馬尼拉。圖為從業人員在馬尼拉機場運輸中國科興新冠疫苗。

烏馬利攝(新華社發)

西方國家為何争相認可中國疫苗?

阿爾及利亞與中國合作生産新冠疫苗項目于9月29日正式投産。該項目由中國科興公司和阿爾及利亞賽達爾醫藥集團合作,生産地點位于阿爾及利亞東部城市君士坦丁。圖為9月29日,一名賽達爾醫藥集團的從業人員檢視生産的新冠疫苗。

新華社發

近來,随着中國研發生産的新冠疫苗在全球範圍内廣泛接種,西方國家陸續對中國疫苗“敞開大門”。中國國藥、科興生産的新冠疫苗陸續獲得美國、澳洲、英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認可,完全接種此類中國疫苗的人員,在跨國往來中将獲得更多便利。

西方國家為何争相認可中國疫苗?西方國家認可中國疫苗對全球抗疫帶來哪些助力?專家分析指出,中國疫苗進入世衛組織緊急使用清單,其有效性安全性已獲得開發中國家廣泛認可,并進入部分歐盟國家,加之中國經濟複蘇勢頭向好,在此情況下西方國家陸續承認中國疫苗有其現實考慮,也是大勢所趨。

法美澳英加及歐盟多國認可

12月起,完全接種中國國藥、科興疫苗的人員,前往加拿大将友善許多。加拿大政府11月19日釋出入境政策調整公報稱,從11月30日開始,完成接種中國國藥、科興或印度Covaxin新冠疫苗者可以入境加拿大,且無需隔離。此前,加拿大隻承認輝瑞、莫德納、阿斯利康和強生4種新冠疫苗。公報指出,自11月30日起,入境前已完成接種以上7種疫苗中任意一種,且完成接種14天以上者,将被加拿大政府視為完全接種的旅行者。他們應送出疫苗接種證明和相應的新冠檢測陰性結果,但無需隔離,也無需在入境第八天接受檢測。

在此之前,已有西方多國認可中國疫苗。

據法新社報道,9月23日,法國政府《憲報》釋出政令規定:除接種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準許的4種新冠疫苗外,所有接種過已獲世衛組織緊急使用許可的其他新冠疫苗(中國國藥Sinopharm疫苗、科興Sinovac疫苗,印度産阿斯利康Covishield疫苗)的人員,在法國補種一劑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輝瑞或莫德納疫苗),7天後即可在法國獲得歐盟承認的健康通行證。

10月1日,澳洲藥品監管局承認中國科興公司生産的克爾來福(CoronaVac)疫苗。11月1日,澳洲藥品監管局在官網釋出聲明稱,澳洲承認中國國藥集團制造的BBIBP-CorV疫苗和印度制造的Covaxin疫苗。澳洲藥品監管局發言人表示,這将對留學生回國以及技術勞工和非技術勞工來澳旅行産生重大影響。

美國總統拜登10月簽署總統公告,宣布從美東時間11月8日起,撤銷自去年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針對非移民實施的國際航空旅行限制,推動安全恢複國際旅行活動。美國疾控中心當天分别釋出關于疫苗接種、病毒檢測和疫情追蹤的3份新規,明确美國官方承認7款已進入世界衛生組織緊急使用清單的新冠疫苗,除了美國本土使用的輝瑞、莫德納和強生疫苗,還包括中國國藥、科興、阿斯利康以及印度Covishield等4款新冠疫苗。

11月8日,英國政府宣布,自11月22日起,英國将認可世衛組織緊急使用清單上的所有新冠疫苗,中國科興疫苗、國藥疫苗包括在内。根據英國政府網站最新“旅行更新”聲明,在“旅行更新”生效後,完成接種獲批疫苗、來自超135個獲批國家和地區的遊客将獲準入境,且無需在出發前進行核酸檢測以及到達後自我隔離,隻需在抵英的兩天内支付“橫向流動檢測”的費用。

歐盟對疫苗審批态度謹慎

“目前,中國疫苗上市已有近1年時間,客觀上獲得許多國家認可。基于目前全球抗疫的實際需求,在‘後疫情時代’,西方國家陸續認可中國疫苗,是為恢複國際交往做準備。此外,中國疫苗獲得世衛組織認可,多國參考世衛組織标準認可中國疫苗,符合全球科學高效合作抗疫的需求。”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湯蓓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

目前,西方國家對待中國疫苗的政策存在差異,歐盟至今并未承認中國疫苗。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報道,7月1日起,歐盟新冠數字證明開始生效,該數字證明的目的是允許所有接種了新冠病毒疫苗、最近檢測結果為陰性或最近從新冠病毒康複的人在歐洲大陸自由活動,無需遵守限制。它被稱為“歐洲疫苗護照”,被歐盟所有27個成員國以及冰島、挪威、瑞士等其他歐洲國家承認。歐盟已經準許了輝瑞、莫德納、牛津-阿斯利康和強生的疫苗,但沒有準許俄羅斯衛星五号(Sputnik V)、中國科興和國藥疫苗。

據美國之音網站報道,歐洲藥管局5月4日表示,已經開始對中國的科興冠狀病毒疫苗 (Sinovac)進行滾動審查,以評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歐洲藥管局的滾動審查被認為是中國疫苗進入歐盟27國的第一步。

與此同時,已有部分歐盟國家對中國疫苗持歡迎态度。據路透社報道,早在1月,匈牙利監管機構準許了中國國藥集團研發的新冠疫苗,成為首個準許中國新冠疫苗的歐盟國家。目前,盡管歐洲藥管局尚未準許中國疫苗,但已有不少歐盟或申根國認可了中國疫苗作為合規入境證明。奧地利、塞普勒斯、希臘、西班牙、冰島等國均已認可中國國藥和科興疫苗。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學者董一凡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歐洲國家對待中國疫苗的态度和政策存在一定分化,盡管歐盟并未承認中國疫苗,但許多歐洲國家已從國家層面認可中國疫苗,如塞爾維亞不僅在今年1月就準許使用中國國藥疫苗,還在9月開建了歐洲地區首家中國疫苗工廠。部分歐洲國家認可中國疫苗,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國家有恢複國際人員往來、推動旅遊業複蘇、促進經濟重新開機等現實需求;另一方面反映了這些國家認同采取多邊主義機制團結抗疫的原則,支援世衛組織在全球抗疫中發揮上司作用。在目前全球疫情依然嚴峻的形勢下,歐盟對新冠疫苗的審批可能更加謹慎,歐盟層面推動認可中國疫苗難度較大。但對華态度較為友好、較為依賴旅遊業等國際經貿往來的歐洲國家,認可中國疫苗将是大勢所趨。

全球抗疫需要中國疫苗

早在5月7日,由中國醫藥集團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正式通過世衛組織緊急使用認證;6月1日,由中國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克爾來福”也正式通過該認證。目前,中國國藥集團、科興公司的新冠疫苗已獲批進入世界衛生組織緊急使用清單和“新冠疫苗實施計劃”(COVAX)采購清單。

截至12月2日,中國已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超過18億劑疫苗,在15個國家已經或正在建設疫苗原液灌裝基地,打造當地疫苗生産中心,并向有疫苗合作需求的國家提供相應技術支援。

11月2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承諾:“中國将再向非方提供10億劑疫苗,其中6億劑為無償援助,4億劑以中方企業與有關非洲國家聯合生産等方式提供。中國還将為非洲國家援助實施10個醫療衛生項目,向非洲派遣1500名醫療隊員和公共衛生專家。”此前,中國宣布今年全年将努力向全球提供20億劑疫苗,在向“新冠疫苗實施計劃”捐贈1億美元基礎上,年内再向開發中國家無償捐贈1億劑疫苗。

湯蓓認為,全球疫苗配置設定仍然面臨疫苗産能不足、疫苗公平配置設定機制乏力等問題,全球多國對新冠疫苗的需求是客觀存在且十分迫切的。中國并未采取某些國家“疫苗民族主義”的政策,而是真正将新冠疫苗作為全球公共衛生産品,在中國疫苗産能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平衡國内疫苗需求和國際社會需求,向其他國家提供疫苗援助和供應,這對緩解目前全球疫苗配置設定不均的情況起到關鍵作用。

“随着中國疫苗在全球範圍内廣泛接種,越來越多歐洲國家認可中國疫苗,中國疫苗具備安全性、有效性的事實,将推動更多歐盟國家采取靈活政策,認可中國疫苗。”董一凡表示,歐盟如若能認可中國疫苗,一方面對後疫情時代,中歐間人員往來、經貿交流、科技、文化、旅遊等領域恢複交往有重要推動作用,有利于中歐更好地在抗疫、經貿、氣候變化等領域加強合作,推動中歐關系持續全面發展;另一方面,由于中國疫苗受到廣大開發中國家歡迎和接種,歐盟認可中國疫苗也有利于歐盟國家與衆多開發中國家恢複經濟社會交流,為全球走出疫情陰霾提供助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