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雲南總隊成功遂行哀牢山“11·15”失聯人員救援行動,為切實總結經驗、反思不足、提高能力,12月2日,雲南省森林消防總隊邀請雲南省山地救援隊,在特種救援大隊組織召開哀牢山“11·15”失聯人員救援行動體會交流暨遂行綜合救援能力建設座談會,進一步對高山高寒救援的組織指揮、戰術行動、物資保障等内容進行探讨。總隊齊興彬總隊長、羅爽副總隊長和相關處室負責人,以及昆明支隊主官、特種救援大隊參與救援的幹部骨幹參加了座談交流。
座談會中大家普遍認為,高寒山嶽救援任務具有明顯的高風險、低頻率的特點,這次搜救任務總隊雖然圓滿實作了“任務完成好、安全無傷亡”的目标,但也暴露出總隊在應對突發、低發事件的處置經驗不足、通聯協同不暢、山嶽救援不精等問題。雲南屬山地高原地形,山地面積33.11萬平方千米,占全省總面積的84%,雖然總隊轉制後成功遂行43次綜合救援任務,但是在與各專業隊橫向比對上,鑽研轄區重點地區地形、植被、林相、水文情況不深不明,鑽研山嶽救援組織指揮、力量擺布、裝備配備、應急保障還不夠合理高效,需要廣泛走出去、請進來,汲取專業隊伍、專業團隊、專業教官的寶貴經驗,加強交流溝通,不斷夯實基礎,提高遂行綜合救援任務能力。
座談會中大家普遍指出,參與高山高寒山嶽救援任務,首先要充分做好物資、器材、通信、醫療等準備,科學研判形勢,分析預判困難和可能遇到複雜情況,不打無準備之仗;要堅持救人先自保的原則,掌握一定的自救知識和野外生存技能,確定救援人員自身安全;要加強裝備的研究,特别是單兵防護裝備,必須穿戴專業的防寒衣物,應對各種複雜的天氣和情況;要進一步理順救援指揮關系,做到各參戰力量資訊能互通、通信能互聯、互相能照應,做到一盤棋,真正形成大應急、大救援的局面。
齊興彬總隊長在最後提出了具體要求,一要更新思想觀念。要做好随時承擔複雜多樣的應急救援任務準備,必須牢固樹立24小時戰備理念,時刻研究問題,鑽研戰法,堅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做到有災必出、有情必救。二要認真總結經驗。針對這次座談會交流意見,總隊、支隊、大隊都要認真研究,拿出實招實策,完善應對機制,提升處置方法,加強救援能力。三要加強實戰化訓練。開展訓練不能局限于“外”,而要深挖其“内”,要把條件設定的更苛刻、環境設定的更複雜,每季度組織不少于1次的野外駐訓,把隊伍拉到陌生地域、複雜地形開展訓練,不僅提升救援技能,更要熟悉各種地形地貌。四要鑽研相關救援業務知識。尤其是院前急救、個人防護、地形學和野外生存技能等知識,做到人人都會、人人都掌握,確定能夠應對極端天氣、複雜地域等各種情況。五要加強救援裝備研究。要加強綜合救援攜裝配備、裝備使用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山嶽救援負重大、行程多、危險高,要進一步健全完善應急保障物資體系,全面提升綜合應急救援能力。
目前正值年終歲尾,汛期結束、防火期到來的關鍵節點,通過這次座談會,總隊感到,針對雲南省特殊的高原季風性氣候條件,要加強任務研判,對雲南特有的“一山分四季、十裡不同天”的特點,要深入重點景區、重點林區、重點保護區開展“大調研”“大分析”,對任務重點、任務難點、任務險點做到心中有數,切實提升山嶽救援能力,完善方案預案,做到有案可尋、有制可依、有力可保,忠實履行人民“守夜人”的神聖職責。
——中國森林消防——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平台釋出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
— 監制 —
楊文嶺 王 雪
— 編輯 —
張 傑 範 亮 楊國林 胡 翔
胡 宇 王劉金 莊申林 童鵬程
— 本期編輯 —
韓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