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北大畢業拒絕從政,後來成為鄧小平貼身攝影師,父親是楊尚昆

作者:曆史天才小小程

圖檔是一種凝固的語言,讀一段文字,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不同的見解。那麼看一張圖檔,每個人的關注點也會不同。技術精湛的攝影師,會用鏡頭來講故事。同樣的一個人,同樣的一個景點,攝影師不同,展現出來的意蘊自然也不一樣。楊紹明便是一位出色的攝影師,他善于用鏡頭去捕捉人身上的神韻。後來由于出色的鏡頭表達,楊紹明被鄧小平選中,成為了他的貼身攝影師。

他北大畢業拒絕從政,後來成為鄧小平貼身攝影師,父親是楊尚昆

楊紹明是楊尚昆的大兒子,楊尚昆從早年參加革命的那一刻起,就把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了國家。他躲過槍林彈雨,痛殺敵軍,終于和其他我黨人士一起建立了新中國。楊尚昆這位優秀的革命家,對自己子女的教育也十分重視。身為長子的楊紹明,更是被父親寄予厚望。小時候的楊紹明就聽了許多父輩們艱苦奮鬥的故事,從那時起,他就把父親叔叔們當成了前進的動力。每每翻看他們的照片,楊紹明都會受到莫大的鼓舞。

有了父親作為榜樣,楊紹明的學習從來不讓人操心。每逢寫完作業時,他會抽出很多時間來翻看家裡的相冊。在楊紹明的心中,每一張照片都是一個意蘊綿長的故事。父親楊尚昆見兒子對相片非常感興趣,便親自給他挑選了一台相機作為禮物。12歲的楊紹明收到相機後,激動得無以言表,他對父親楊尚昆說,這是他收到的最好的禮物。楊尚昆很支援兒子的興趣愛好,于是又親自教他怎麼拍照片。那時的相機還是老式的膠卷相機,操作起來比較繁雜。但楊紹明卻從來不覺,他越玩越覺得有意思。

他北大畢業拒絕從政,後來成為鄧小平貼身攝影師,父親是楊尚昆

楊紹明一邊好好學習,一邊認真研究攝影。平日裡,他都會對身邊的人按下快門。由于父親工作的關系,楊紹明經常能見到各位上司人。生活中的周總理和朱德等人,都成為了楊紹明鏡頭下的主角。他本人很喜歡文史,不怎麼擅長于數理運算,是以總體成績較為一般。但後來在毛主席的鼓勵下,他揚長避短,後來成功考入了北大曆史系。曆史是中國文化的基石,在北大的校園中,楊紹明感受到了濃重的文化氣息,這股文化氣息也滋養了他的藝術境界。文字可記錄曆史文化,那麼鏡頭亦能。

但就在楊紹明打算在攝影界闖出些名頭時,動蕩時期開始了。楊紹明沒能逃過這一劫,他每天都被紅衛兵們打得頭破血流。但即使如此,他也沒有承認那些莫須有的罪名。後來,楊紹明被下放到農村勞動。白天下地幹活,稍有空閑的時候,楊紹明就去看書。勞累沒有消磨他的意志,反而讓人變得更加堅韌。1978年,楊紹明被平反,他終于又可以拿起心愛的相機了。

他北大畢業拒絕從政,後來成為鄧小平貼身攝影師,父親是楊尚昆

重新回到城市後,楊紹明沒有猶豫,他直接選擇了自己熱愛的事業,去新華社當了一名攝影記者,他要用自己的鏡頭向世人講述國家上司人的日常。國家上司人也是一個平凡的人,生活中的他們也是一個丈夫,也是一個父親。攝影不是随便的一拍,楊紹明給每一張照片都注入了情感。是以,他的鏡頭很有共鳴感。《退下來的鄧小平》這張照片不僅讓世人看到了鄧小平的親切,也讓楊紹明在國際大賽中獲得了重要的獎項。

楊紹明在攝影界有了些許名頭後,中南海的上司們經常邀請他給自己拍照。鄧小平就特别喜歡楊紹明,于是便聘請他當了自己的攝影師。為了能拍出自然狀态下的鄧小平,楊紹明經常陪在他身邊。從細微的生活入手,捕捉人最自然放松的狀态,這是楊紹明攝影的準則。是以,他拍出來的鄧小平,極具生活氣息。和家人摸紙牌,逗小孫子玩耍,這些都是楊紹明鏡頭下的鄧小平。溫情又可愛,這是普通群眾所見不到的鄧小平,但楊紹明通過了他的鏡頭,向世人展示了中國上司人的和藹可親。偉人亦是有血有肉之人,這便是楊紹明所要傳達的。

他北大畢業拒絕從政,後來成為鄧小平貼身攝影師,父親是楊尚昆

楊紹明沒有跟随父親的腳步去從政,而是孤勇地踏入了藝術的世界。他用自己的錄影機,向世人描繪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人物,給予人們心靈的慰藉。楊紹明是經曆過苦難的人,這樣的人鏡頭下卻處處充滿溫情,這是難能可貴的。見識過人之險惡,但仍能捕捉人性的美好,楊紹明的藝術境界,值得人欽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