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跳島”的更新版?美日共同演練“海上遊擊戰”,背後陰謀是什麼

作者:北方農民

美國近期以來不斷在軍事上發力,以圖形成強大的威懾,給有關國家造成心理效應,企圖達到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為了達到這種威懾效應,美國不斷制定與釋出各種有關的戰略,如提出要搞“一體化威懾”戰略,也有加大用兵力度的行動,如出現了美軍偵察機穿航台灣海峽這種動作,還有以美國與盟國不斷搞新花樣的軍事演習等形式表現出來的威懾。

“跳島”的更新版?美日共同演練“海上遊擊戰”,背後陰謀是什麼

比如,在美國與日本于12月進行的一場聯合演習中,美軍将首次在日本境内演練長距離空運“海馬斯”多管火箭炮,目的是模拟在日本的沖繩等地發生突發狀況時,美日雙方可以快速協同部署、協同作戰。對此,日本媒體指出,美日這次演習是基于現代版的“太平洋跳島”戰術,是日本第一次參加“跳島”聯合演習雲雲。那麼,對這個“第一”如何看?為什麼要搞這種跳島演練?美國搞這樣的演習目的何在呢?對西太平洋地區安全形勢又有何影響?諸多問題是值得思考的。

首先,我們應該認識到,這種演習是美國近期大搞“一體化威懾”的表現。由于美國自身實力不足,一方面導緻美國實力相對衰落,使美國感到稱霸的危機,另一方面,為了維護美國的霸權地位,美國不斷加大軍事投入的同時,不斷調整兵力部署,重點用兵,同時,還非常重視利用盟國和夥伴的力量為美國所用,這就出現了美國要建構總體力量體系,實施“一體化威懾”。其實,美國與日本搞的這種現代版的跳島戰術演練,就是美國搞的一體化威懾的重要形式和表現,是對美軍與日本自衛隊如何聯合運用的演練。

“跳島”的更新版?美日共同演練“海上遊擊戰”,背後陰謀是什麼

所謂跳島戰術,是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在西南太平洋地區搞的一種新戰術,在對日本侵略軍進行反攻時,對西南太平洋地區日本軍隊占據的島嶼不是一個一個地呈現波浪式地進行反攻,而是有選擇地發動島嶼戰,以便使奪占的島嶼提供給盟軍作基地,利用島上的機場對日本本土實施轟炸,加速日本的投降。事實證明,這種戰術動作是非常有效的,取得了預期目的。

“跳島”的更新版?美日共同演練“海上遊擊戰”,背後陰謀是什麼

美國與日本這次搞通過空中機動向沖繩調動武器裝備,現實目的有幾個:一是彰顯美日軍力一體,美國搞總體力量體系是可行的,有效的;二是美國有能力在西太平洋地區進行快速軍力機動,不管是人員還是武器裝備,都能快速機動;三是彰顯美日有能力應對這一地區可能出現的危機,維護美日的安全利益;四是彰顯美國完全可以讓日本充當代理人為美國利益服務,美國給代理人提供後勤保障支援。

“跳島”的更新版?美日共同演練“海上遊擊戰”,背後陰謀是什麼

美日這次演練機動的“海馬斯”多管火箭炮,具有機動性能高、火力性能強、通用性能好等特點。這一系統能為一線部隊提供24小時全天候的支援火力。它可以發射GMLRS制導型火箭彈。這是一種低成本的精确制導武器,能增強打擊效率和提高火箭炮射程範圍,使“海馬斯”為作戰部隊提供火力支援的範圍從32公裡擴充至70公裡,如果使用“陸軍戰術飛彈系統”,将具有打擊300公裡以外目标的能力。人們都知道,日本的沖繩島離我國的釣魚島大約有400公裡左右。這就意味着:一方面表明,美日通過這種武器的快速機動,完全有能力在日本的沖強對我國釣魚島地區實施火力封鎖威脅;同時,這一演練也傳遞出這樣的資訊,如果美日先發制人對我國釣魚島占領,這種火箭炮可以提供對島防禦的強大火力支撐。不管哪一種情況,美日的這種動作,都是對我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的嚴重威脅。

“跳島”的更新版?美日共同演練“海上遊擊戰”,背後陰謀是什麼

美日兩國以天方夜譚式的手法來演練應對日本沖繩出現軍事危機的案例,是别有用心的,是有不可告人圖謀的。這一點必須清醒。美日這樣搞,或将攪動西太平洋地區安全形勢動蕩,完全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是逆曆史潮流而動的,必将受到曆史的懲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