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圖窮匕見的故事——荊轲刺秦王

作者:讀曆史的熊

公元前228年,秦國王翦擊敗了趙國,趙公子嘉和燕國合兵駐守上谷。秦将樊於期和長安君成峤奪權事敗,樊於期逃亡燕國。

燕太子丹見趙國不能阻擋秦國大軍,想秦國的軍隊轉眼之間就會兵臨城下,到時候恐怕燕國也就成了案闆上的魚肉任由秦人宰割,每日惴惴不安,輾轉無眠又沒有好的辦法。

太子丹的師傅鞠武認為可以聯合西面的三晉icon,南面的齊楚,北面的趙國和匈奴一起對付秦國。太子丹覺得這樣做效率太低,秦國不會留給他那麼多時間。

太子丹于是帶了很多禮物,言辭謙卑又誠懇拜會荊轲icon,對荊轲說,眼下,如果有人能夠劫持秦王,逼迫他返還侵占的六國土地,停止進攻,或許合六國之力還有戰勝的希望。

荊轲認為沒有像樣的東西貿然去求見秦王,恐怕不能取得秦王的信任。荊轲說,要是我拿着督亢的地圖和樊将軍的人頭,以秦國的貪婪和對樊将軍的仇恨,必定有機會親近秦王,大事可能成功!

太子丹覺得,樊於期在窮途末路時投奔自己,不忍心殺了他。

荊轲親自登門,勸說樊於期。荊轲說,秦國對将軍的家人已經趕盡殺絕,又懸賞将軍的人頭,燕國弱小,恐怕也難逃一劫,燕國如果被打敗,恐怕世上難有将軍立足之地!如果将軍舍得,我願借将軍之頭,得秦王信任,到時候,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宰了他!這樣,将軍能夠報仇,燕國和太子得以保全!

樊於期自刎。

荊轲作别太子丹,拜見秦王。

秦王見了仇人的頭顱,已經有了幾分欣喜,又聽荊轲有燕國獻城獻地,自然喜出望外,親自展開卷軸。

“圖窮匕見”的故事在秦國王庭上演!

“大王,負劍!負劍!”朝堂之上秦王的近臣們都不允許佩戴兵刃,情急之下,一時不知所措。

荊轲手裡的匕首閃着寒光,秦王的半邊衣袖早被荊轲扯斷。

秦王圍着柱子左躲右閃,荊轲刺秦王不中。

大臣們慢慢緩過神來,紛紛跑到秦王跟前保護秦王。

原來秦王劍長,情急之下無法拔出,背劍出鞘,砍斷荊轲左腿。荊轲投擲匕首,不中秦王。

荊轲靠着柱子大笑,“之是以殺不死你,是因為我要生擒你得到契約以報太子!”

當然結果可想而知。

後人有詩

“此地别燕丹,

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殁,

今日水猶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