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图穷匕见的故事——荆轲刺秦王

作者:读历史的熊

公元前228年,秦国王翦击败了赵国,赵公子嘉和燕国合兵驻守上谷。秦将樊於期和长安君成峤夺权事败,樊於期逃亡燕国。

燕太子丹见赵国不能阻挡秦国大军,想秦国的军队转眼之间就会兵临城下,到时候恐怕燕国也就成了案板上的鱼肉任由秦人宰割,每日惴惴不安,辗转无眠又没有好的办法。

太子丹的师傅鞠武认为可以联合西面的三晋icon,南面的齐楚,北面的赵国和匈奴一起对付秦国。太子丹觉得这样做效率太低,秦国不会留给他那么多时间。

太子丹于是带了很多礼物,言辞谦卑又诚恳拜会荆轲icon,对荆轲说,眼下,如果有人能够劫持秦王,逼迫他返还侵占的六国土地,停止进攻,或许合六国之力还有战胜的希望。

荆轲认为没有像样的东西贸然去求见秦王,恐怕不能取得秦王的信任。荆轲说,要是我拿着督亢的地图和樊将军的人头,以秦国的贪婪和对樊将军的仇恨,必定有机会亲近秦王,大事可能成功!

太子丹觉得,樊於期在穷途末路时投奔自己,不忍心杀了他。

荆轲亲自登门,劝说樊於期。荆轲说,秦国对将军的家人已经赶尽杀绝,又悬赏将军的人头,燕国弱小,恐怕也难逃一劫,燕国如果被打败,恐怕世上难有将军立足之地!如果将军舍得,我愿借将军之头,得秦王信任,到时候,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宰了他!这样,将军能够报仇,燕国和太子得以保全!

樊於期自刎。

荆轲作别太子丹,拜见秦王。

秦王见了仇人的头颅,已经有了几分欣喜,又听荆轲有燕国献城献地,自然喜出望外,亲自展开卷轴。

“图穷匕见”的故事在秦国王庭上演!

“大王,负剑!负剑!”朝堂之上秦王的近臣们都不允许佩戴兵刃,情急之下,一时不知所措。

荆轲手里的匕首闪着寒光,秦王的半边衣袖早被荆轲扯断。

秦王围着柱子左躲右闪,荆轲刺秦王不中。

大臣们慢慢缓过神来,纷纷跑到秦王跟前保护秦王。

原来秦王剑长,情急之下无法拔出,背剑出鞘,砍断荆轲左腿。荆轲投掷匕首,不中秦王。

荆轲靠着柱子大笑,“之所以杀不死你,是因为我要生擒你得到契约以报太子!”

当然结果可想而知。

后人有诗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殁,

今日水犹寒。”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