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12月1日大放厥詞,妄稱“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也就是日美同盟有事”。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為此深夜緊急約見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提出嚴正交涉。外交部、國台辦發言人也分别發聲,表達中國政府嚴正立場。“日本政客若繼續執迷不悟,一意孤行,在台灣問題上說三道四,必将咎由自取、自吞苦果。”新華社當天發表的評論直言:想借台生事,安倍打錯了算盤。
自身民主岌岌可危的美國也沒閑着。近段時間,美國不遺餘力地向全球兜售所謂“民主峰會”。本周,外交部發言人連續5天回應相關提問,國務院新聞辦也于4日發表《中國的民主》白皮書。事實上,美國拼湊所謂“民主峰會”,兜售“民主對抗威權”叙事,其實質就是要複活冷戰思維,挑動分裂對立,服務自身霸權圖謀。對于美國這一複活冷戰思維的危險之舉,許多國家政要也先後提出批評。
想借台生事,安倍打錯了算盤
12月1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參加台灣智庫活動時妄稱,“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等同于“日美同盟有事”,還就釣魚島發表錯誤言論。
“公然在台灣問題上胡言亂語、指手畫腳,妄議中國内政,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已認證外交管道提出嚴正交涉。”在當天下午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痛批安倍晉三的涉華錯誤言論。

1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
當晚,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緊急約見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就安倍晉三涉華錯誤言論提出嚴正交涉。華春瑩表示,安倍晉三就台灣問題發表極端錯誤言論,粗暴幹涉中國内政,公然挑釁中國主權,悍然為“台獨”勢力撐腰,嚴重違反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和中日四個政治檔案原則。中方對此堅決反對。有媒體注意到,這是日本新任駐華大使垂秀夫,第一次被中方深夜緊急約見;也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上台後,日本大使第一次被中方深夜緊急約見。
針對安倍晉三的錯誤言論,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2日應詢表示,安倍晉三在台灣問題上鼓吹遏華、慫恿“台獨”的論調反映出他在曆史問題、涉台問題上固守錯誤立場、不思悔改、不斷滑向危險方向,國際社會必須高度警惕。
外交部與國台辦釋出的多篇新聞稿,都提到中日“四個政治檔案”。中日兩國自實作邦交正常化以來,已簽署或發表四個政治檔案,分别是1972年恢複邦交時發表的《中日兩國關于恢複邦交正常化的聯合聲明》、1978年兩國簽署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1998年雙方發表《中日聯合宣言》及2008年兩國發表的《關于推進戰略互惠關系的聯合聲明》。這四個政治檔案明确規定了中日雙方處理曆史、台灣、釣魚島等重大問題的原則,是中日兩國政府通過一系列磋商、談判達成的重要共識。
但是,包括安倍晉三在内的日本一些政客時至今日仍對中國台灣念念不忘,并不時做出違背中日四個政治檔案精神的舉動。從個人角度看,安倍跳出來在台灣問題上搞事,無非是想制造話題,博取眼球,盡管下台了還想繼續保有日本右翼“旗手”地位。
翻開安倍的執政履曆不難發現,他如今的所言所行與其政治理念一脈相承。執政之時,他大搞“曆史修正主義”,在右翼道路上一路狂奔。他挑戰“河野談話”“村山談話”,為複活軍國主義開路,先後到硫磺島和緬甸祭拜二戰陣亡的侵略日軍,甚至不避嫌坐進了編号為“731”的戰機……正是以,安倍晉三曾被美國媒體稱為亞洲“最危險的人物”。
安倍在台灣問題上指手畫腳的背後,更反映出日方總是有一小撮勢力沉迷在軍國主義舊夢中不思悔改、野心不死,時至今日仍妄圖染指台灣。“撈取政治資本,複活軍國舊夢,拉近日美同盟,合夥打壓中國。”新華社1日發表的評論直接點明安倍之流妄言台灣問題的目的所在,并直言“安倍之流想借台生事,是打錯了算盤”。
除了安倍晉三,本周,日本現任上司人的發言也被中方駁斥。在第十三屆亞歐首腦會議非正式會議發言中,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中國香港、新疆所謂人權問題表達關切,中方當即發言予以駁斥。“日方應該做的是深刻檢討自身曆史和人權劣迹,而不是橫加幹涉中國内政。”11月29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又進一步回應道。
“民主峰會”的實質是反民主
12月1日,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釋出的一項針對18至29歲群體民調顯示,52%的年輕人認為美國的民主已失敗或陷入困境,隻有7%認為美國是健康的民主國家;此前還有相關民調顯示,全球44%的人認為美國是全球民主的最大威脅,81%的美國群眾認為美國民主面臨來自國内的嚴重威脅。這說明,失去群眾支援的美式民主,早已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然而,自身民主岌岌可危的美國,卻計劃于12月9日至10日通過視訊方式舉辦所謂“民主峰會”,還根據自己對民主标準的臆想和利益關系的親疏遠近挑選“志同道合”的參會者。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本周連續5天回應相關提問。針對美國根據自己的好惡斷定哪些國家民主,哪些國家不民主,并用美國一國的尺度衡量各國民主好壞的反民主行徑,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美國以自身标準劃線,将世界上一半國家和地區劃入“民主陣營”,将另一半國家歸入“非民主國家”行列,暴露出美國将民主工具化、武器化,打着民主幌子推進地緣戰略、打壓異己的真實意圖。
12月3日晚,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同巴基斯坦外長庫雷希通電話時,還就美方拟舉辦所謂的“民主峰會”進一步闡述中方立場。王毅稱,美國的目的不在民主,而在霸權。王毅還建議國際社會不妨作兩個測試:一是測一測各國是否認為美國是世界上民主的榜樣;二是測一測各國人民對本國政府的滿意度。“我看結果會讓某些國家下不來台。”王毅說。
外交部網站截圖
“中國的民主是人民民主,人民當家作主是中國民主的本質和核心。”國務院新聞辦4日發表的《中國的民主》白皮書介紹。白皮書還強調,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需要解決的問題的。民主是各國人民的權利,而不是少數國家的專利。
4日,國新辦舉行《中國的民主》白皮書新聞釋出會 。新華社照片
今年是冷戰結束30周年。美國舉辦“民主峰會”這一複活冷戰思維的危險之舉,也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警惕。一段時間以來,許多國家政要和媒體對美國舉辦所謂“民主峰會”提出批評。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稱,美國召開所謂“民主峰會”,是推銷自身民主理念,拒絕真正民主的國際合作,無視聯合國憲章中國家主權平等原則。西方企圖在國際關系中以獨裁代替民主;泰國副總理兼外長敦表示,“民主峰會”純粹出于政治目的,是政治操弄,泰國沒有收到邀請反而應感到高興;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指出,“民主峰會”具有典型的美國國内政治特征,匈牙利民主無需任何人評判。
埃及、沙特阿拉伯、以色列等中東多國媒體評論認為,“民主峰會”是美國幹涉他國内政、維護霸權的工具,美式民主除了在中東和世界各地播下死亡和破壞的種子外,沒有留下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欄目主編:劉璐 文字編輯:曹飛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圖檔編輯:邵競
來源:作者:曹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