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時候人們會感到焦慮,感到很累?似乎沒做什麼,也沒經曆什麼,但就是無法感到真正的輕松呢?這種焦慮無關财富多少,無關樣貌如何,無關品味怎樣,無關價值幾何。真正的焦慮來自于我們無法确定我們應該是怎樣的,又該怎樣去做。這種困惑根本上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的認知或多或少的存在偏差。也就是不夠客觀。而之是以會有這樣的自我認知偏差,是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在生活中人為地用主觀想象代替了現實的客觀真相。很多時候生活中自我感覺特别好的人反而比其他人更容易産生這種主觀替客觀的認知偏差。當然也不完全是這樣。這主要取決于其本身在現實生活中有能多大的勇氣和擔當。越是能客觀看問題的人,越是比較理性對待自己的人,越少有這種認知偏差。當我們清楚的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時,人通常就會感到很輕松。因為這樣就不必浪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各種所謂的不确定中糾結,人自然輕松很多。
是以正确客觀地認識自己,理性客觀地看待生活,勇于真實地做出擔當,這樣我們才能夠輕松地度過真正屬于我們自己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