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靠販賣文物發家,娶15歲嬌妻,與36歲嶽母暧昧,最終客死他鄉

作者:十四說曆史

戰亂期間,我國的世界文化史上湧現過很多風流人物。無論在中國還是在世界,談到近代世界文物,尤其是中國文物,必然會出現這樣一個名字,他就是飽受争議的文物販子--盧芹齋。

他的事業是在戰亂時期販賣文物,發國難财的古董商;他的婚姻,是娶了15歲年輕貌美的妻子卻和嶽母保持情人關系的異類。無論是他的事業還是婚姻,都讓世人驚歎不已,這樣一個人為什麼感覺讓人又愛又恨呢?

靠販賣文物發家,娶15歲嬌妻,與36歲嶽母暧昧,最終客死他鄉

盧芹齋,本名盧煥文,1880年出生于浙江湖州一個平民家庭。他從小家境并不好,小時候便父母雙亡,盧芹齋是被寄養在遠房的親戚家中長大的,在親戚家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15歲的他為了謀生就前往南浔的張家做仆人了。

張家是南浔當地的絲商巨賈,家族資産非常豐厚,在當時可是南浔四大家族之一。在張府的這些年盧芹齋因為辦事機敏,慢慢的他被提拔為二少爺的貼身仆人。這位二少爺名叫張靜江,說起他,這位可是民國初年顯赫一時的大人物,日後成為了民國時期四大元老之一。

靠販賣文物發家,娶15歲嬌妻,與36歲嶽母暧昧,最終客死他鄉

1902年張靜江開始擔任清朝外派到法國的駐外商務參贊,當時22歲的盧芹齋跟随東家遠赴巴黎,由于當時張靜江隻帶了盧芹齋一位家仆,是以也是對他信任有加。盧芹齋在巴黎從古董店學徒做起,一方面有東家栽培,一方面個人能力突出,很快他就成了公司炙手可熱的人物。

古董店工作的五年中,盧芹齋積累了自己的人脈資源,與當時上海有名的古董商吳啟周合作,自立門戶成立了“來遠”公司,自此這個出身貧寒的張家仆人搖身一變成為了巴黎古董圈的新貴。

靠販賣文物發家,娶15歲嬌妻,與36歲嶽母暧昧,最終客死他鄉

至此,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叫來遠的公司後來一躍成為中國近代史上規模最大的私人古董出口公司,這個叫盧芹齋的中國人後來也成為西方各界鼎鼎有名的中國文化大使。

更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取貨來自遠方之意的來遠公司,在往後的時間裡,經手了中國一大半之多的青銅、古玉、瓷器、字畫等珍貴曆史文物的倒賣,甚至為此不惜與盜墓團夥合作來買賣我國的珍貴文物。

靠販賣文物發家,娶15歲嬌妻,與36歲嶽母暧昧,最終客死他鄉

他偷運的所有中國近代文物中,以著名的昭陵六駿最出名,當年盧芹齋費盡心思想要把這六塊精美的古董石刻運送到國外,甚至一度狠下心準備将它們打碎,然後分批次運到國外售賣,幸好在過關的時候被檢查出來,這樣珍貴的文物才躲過流失海外的厄運。

就算這樣,“飒露紫”和“拳毛騧”兩駿最終還是被盧芹齋通過各種方法被轉運出國,偷賣給了當時的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通過各種方式多次向其讨要,最終也沒有結果。這樣沒有良知的人,罔顧國家利益,這也是他受世人唾棄的主要原因。

靠販賣文物發家,娶15歲嬌妻,與36歲嶽母暧昧,最終客死他鄉

借着張靜江之便,他不僅有了國内外的衆多的人脈關系,各種管道消息更是四通八達,加上他個人精明的頭腦,經常在巴黎和倫敦舉辦各種各樣的展覽。随着來遠公司的業務蓬勃發展,也讓外國人對中國的文物有了更深入全面的認識。

兩互相補,使得他成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叱咤歐美的古董大鳄。被成為“中國的盧浮宮”的地标性建築紅樓,就是由盧芹齋建造,這裡也成為外國人了解中國曆史文化一個重要視窗,也被成為“巴黎東方之眼”。

靠販賣文物發家,娶15歲嬌妻,與36歲嶽母暧昧,最終客死他鄉

事業風生水起,盧芹齋的婚姻也是備受矚目,在瑪麗的母親奧爾佳撮合下,30歲的盧芹齋與15歲的瑪麗結婚。令人震驚的是,奧爾佳在此之前一直與盧芹齋保持情人關系。但她之是以沒有與盧芹齋結婚,是因為她還與其他人保持情人關系,又離不開盧芹齋的經濟支援。

是以就有了這段荒唐離譜的婚姻,常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可在盧芹齋封建社會農村的出身上,更離譜的事情他都見怪不怪,是以也并不排斥,婚後瑪麗為他生了四個女兒,他卻仍然與奧爾佳保持情人關系不說,連家裡保險櫃的密碼也是在奧爾佳的手裡。

靠販賣文物發家,娶15歲嬌妻,與36歲嶽母暧昧,最終客死他鄉

國家戰亂時期,盜賣國家文物,大發國難财,他的發财之路嚴重損害了國家利益。文物流失的過程也讓西方世界對中國的文華底蘊有了更全面的認知,甚至在當時的巴黎的貴族中掀起了一股中國文華潮流。由此盧芹齋也成為歐美上流社會普遍認同的“中國文物藝術大使”。

後來老東家張靜江回國跟随孫文,而盧芹齋選擇繼續留在國外繼續經營他的古董公司,也将售賣中國的銅器、瓷器、字畫的收入悉數資助了孫文,支援辛亥革命。

靠販賣文物發家,娶15歲嬌妻,與36歲嶽母暧昧,最終客死他鄉

難以想象這樣一個人,對家鄉同胞卻不錯,給家鄉打了井、戰争時期還給家鄉辦學校。1937年日本人入侵中國的時候,他盡其所能拿出自己的積蓄來鼓勵當時的抗争。1938年1月,他還在倫敦贊助了一場關于中國的文物展覽,收入全部捐獻給了美國當時的援華醫療會。

1947年還給清華大學捐了戰國青銅器--令狐君嗣子壺,該壺早年輾轉流落巴黎和紐約,盧芹齋後來花重金購得,運回祖國捐給清華。建國後還給家鄉人寄錢,因為過程中賬戶被封了,一筆1954年打出的款子,一直到1985年村民才收到。

靠販賣文物發家,娶15歲嬌妻,與36歲嶽母暧昧,最終客死他鄉

一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有一大批重要文物在來遠公司上海分部被直接收繳,于此同時盧芹齋本人也再美國宣布總部公司停止營運。從開始到現在,盧芹齋到底經手倒賣了多少珍貴文物,到現在也無法詳細列舉,沒有人能說得清楚。

1957年,78歲的盧芹齋因患肺炎病死在了瑞士的診所裡面。晚年時他回顧自己的一生,是他讓國寶流失海外,可正因如此,這些文物才避免了戰亂,還能留存在世供人觀賞。他坦言自己熱愛祖國,期待有朝一日能夠回國,同時又将祖國文物洗劫了50年之久。

靠販賣文物發家,娶15歲嬌妻,與36歲嶽母暧昧,最終客死他鄉

綜合看盧芹齋這個人,他有讓人鄙夷的地方,也有值得尊敬的地方,不管是有心也好還是無心也罷,他主動捐款、參加愛國運動、自己花錢買文物回國等舉動,确實他身上也有好的地方,自己有錢之後,也不忘捐錢救國,就說明他心中有國,他心中愛國。

但他着實也有令人憎恨的地方,如果不是他自利,我們國家怎麼會有那麼多文物流落到别的國家呢?如果不是他的自私,又怎麼會有和奧爾佳、瑪麗這樣不被世人接受的婚戀關系呢?事業方面,盧芹齋是最讓人令人又愛又恨的,感情方面,也确實讓人歎為觀止,無法接受。

靠販賣文物發家,娶15歲嬌妻,與36歲嶽母暧昧,最終客死他鄉

《盧芹齋傳》中評他:貪婪中帶着忠心,犯罪中帶着救贖,風光中帶着忍辱,貢獻中帶着罪孽。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是非功過,也無法用非黑即白的方式來判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