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賀子珍執意去蘇聯,給毛主席留下四個字,主席:以後我們就是同志

作者:玥汐說曆史

抗戰時期的愛情好像都有些沉重,有的摻雜着政治利益,有的背負着家國情懷,不能像21世紀的我們一樣愛情至上,但這不代表他們沒有我們愛得深沉,反而,他們的愛情更加讓人敬佩。

因為賀家在當時家庭條件比較好,是以賀子珍和自己的兄妹都有機會早早地就接受了新式的教育。正值動亂的年代,思想已經被啟蒙的他們一心想為“救國”出一份力量,本着“革命是救國的真正舉措”,從小變對“革命”充滿了激情和向往。

賀子珍執意去蘇聯,給毛主席留下四個字,主席:以後我們就是同志

等到機會,賀子珍在1925年的時候就先自己的兄妹一步加入了當時的青年團,而且在第二年就轉成了共産黨員。第三年,江西省永新縣成立了共産黨的臨時縣委,于是三兄妹就一起加入了進去,成為了縣委委員。也正是因為這件事,人們佩服他們的勇氣和志氣,将他們稱為“永新三賀”。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賀子珍其實在年幼時已經展現出了自己的獨立和先進。她出生時,因為秋日裡桂花飄香,父母也對她十分喜愛,便從“桂花”與“圓月”中各取一字,名為賀桂圓。但在剛開始上學 的時候,她以善自珍重為願,變為自己改了名字為“賀自珍”,而“賀子珍”這個名字是她在蘇區工作的時候寫下的,自此,也便用起了這個名字,一生沒有再更改。

說賀子珍是巾帼女戰士,是有據可查的。當時她為了打擊惡勢力,上司發動了暴動,曆史上成為“永新暴動”,并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可誰知,剛被打了一頓,反動勢力猶如毒蛇,立馬聯合起來,企圖圍剿永新。

此時的賀子珍毫不退縮帶着部隊死守城門,愣是沒有将反動勢力放進城中一個。在此次抵禦中,賀子珍雙手持槍打死了兩個敵人,士氣大增,不僅打退了一個營的敵人,還繳獲了百餘支槍。賀子珍因為本次的英舉獲得了同伴們的稱贊,也在百姓的口口相傳中開始誇張成了“神槍手”,不過對此,賀子珍一直抱着謙虛的态度,直言:“槍法并沒有多好,隻是碰巧”,可謂“不驕不躁”的巾帼槍手。

賀子珍執意去蘇聯,給毛主席留下四個字,主席:以後我們就是同志

毛主席是在賀子珍帶領着部隊在永新縣一個村長進行“打土豪,分田地”的不久後到來的,緣分讓他們借住在了同一個人家,而且他們在第一次見面就給對方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在此期間,賀子珍在工作上表現出來的“大家閨秀”的氣質和“幹淨利落”的作風讓毛主席另眼相看,而她亦是對當時風華正茂、謙遜有禮的毛主席上了心思。

一步步的發展,兩人的感情逐漸升溫。終于,毛主席無法再壓抑自己的青睐之情,用家鄉的口音對賀子珍真誠的表白,雙向奔赴的暗戀總是難得而甜蜜的,他們便開始了一起生活。

賀子珍執意去蘇聯,給毛主席留下四個字,主席:以後我們就是同志

當時的毛主席是有妻子的,但是因為特殊原因,和自己的妻子楊開慧走散,然後失去了所有的聯系,盡管一直在找人尋找,最後卻得到了自己的妻子已經犧牲的消息。而這些事情毛主席并未對其隐瞞,不過深愛毛主席的賀子珍是沒在意這些的,并且一直用心地照顧毛主席的生活起居,在工作上也是堅定的支援他,這讓毛主席十分的感動。

賀子珍執意去蘇聯,給毛主席留下四個字,主席:以後我們就是同志

賀子珍和毛主席有過好幾個孩子,但是最後隻活下來一個。而且在第四次懷孕的時候,她不僅沒有好好休養,反而一路盡力地去照顧傷員,并繼續支援毛主席的工作,為革命做出了超乎常人的忍耐和偉大的貢獻。

可能是因為性格太相似,再加上在一些觀念上的分歧、六個孩子隻活下來一個的委屈,兩個人的沖突越來越多。

後來由于毛主席與史沫特萊(女記者)頻繁接觸,作為一個傳統的女人,賀子珍無法接受。而毛主席也在賀子珍的粗魯中爆發了自己的脾氣,至此兩人的關系開始鬧僵。

賀子珍執意去蘇聯,給毛主席留下四個字,主席:以後我們就是同志

被傷透心的賀子珍收拾行李離開了毛主席去了蘇聯,并在自己的随身手帕上寫上了“從此訣别”,托人捎了毛主席,哪怕後來毛主席有寫信挽留她,她也并未回頭。兩人的關系也在1939年毛主席的信件中徹底劃分開來。

“我一切都好,勿念,希望你好好學習,政治上進步.......以後我們就是同志了。”

愛情需要經營,在混亂不堪的年代遇到與自己靈魂契合的人已是不易,好在盡管他們沒能白頭到老,革命友誼卻永存在兩人心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