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明醫聖”李時珍:養生8句話,幸福在當下

作者:夢醉江南三月天
“大明醫聖”李時珍:養生8句話,幸福在當下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1

李時珍:“身如逆流船,心如鐵石堅,望父成兒志,至死不怕難。”

李時珍的《銘志詩》,讓我想起另外一首超級“勵志詩”: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死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我們做一件事情,瞻前顧後,畏畏縮縮,必将坐失良機,一事無成。

閱讀經典,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大英雄,屢敗屢戰,意志如鋼。堅持到最後,大功告成。

很多時候,我們之是以不成功,缺少的隻是一個勇氣,一種魄力,想得太多,往往是自設枷鎖。當你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或許就能别開天地,另立乾坤。

大家起點都是娘胎,終點都是棺材,你怕什麼呢?

“大明醫聖”李時珍:養生8句話,幸福在當下

樂活當下,就是幸福。

2

李時珍:“緩則治其本,急則治其标。”

這句話是說,所有的慢性病,要治療病根,所有的急症要治療外表。

這句話,同樣也是為人處世之道。

事分輕重緩急,合理安排,才能井然有序。

急事要急辦,不拘一格。不着急的事情,要在合适的時候,慢慢把它做好,做徹底。因為做到滿意,是以一勞永逸。

那些突然發生的,具有很強時效性的事情,必須及時處理。你如果還要慢條斯理,等你有了感覺,恐怕黃花菜都要涼了。

 

“大明醫聖”李時珍:養生8句話,幸福在當下

生活有目标,成功在聚焦。

3

李時珍:“安谷則昌,絕谷則亡。水去則營散,谷消則衛亡,神無所居。故血不可不養,衛不可不溫.血溫氣和,營衛乃行,常有天命。”

人吃五谷雜糧,才有身體安康。五谷的生發之氣在體内安定下來,就會生機勃勃,活色生香;它一旦斷絕,人就會衰亡。

不論是營氣還衛氣,隻有在氣血通暢,溫和平衡的狀态下,才會自如運作,貼合自然之道。

人,作為大自然的一分子,隻有順應自然規律,才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好好吃飯,好好睡覺,樂觀豁達,不拘小節,就是對生命最好的保養。

“大明醫聖”李時珍:養生8句話,幸福在當下

尋常生活,都是修行。

4

李時珍:“夫衆病積聚,皆起于虛也,虛生百病。”

人體的許多症狀,都是小毛病疊加出來的,它們的源頭在于虛弱,身體虛弱,就會産生各種各樣的疾病。

這就像兩棵樹,一棵根深蒂固,一棵羸弱不堪,一場風暴過來,前者傲然挺立,後者骨斷筋折。為什麼呢?

後者虛弱,沒有“抗擊打能力”。

健康長壽也是如此,表壯不如裡壯。把自己保養的強壯一點,就不會輕易被疾病撂倒。

“大明醫聖”李時珍:養生8句話,幸福在當下

開心快樂每一天,就是高人。

5

李時珍:“怒則氣逆,喜則氣散,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靈則氣洩,寒則氣收。”

有人曾經說過一句話,不生氣就不生病。

生氣對于一個人的健康影響巨大。它會導緻氣血“倒行逆施”,在體内興風作浪。

不論是喜怒悲思憂恐驚諸多情緒,一旦過度,都會對健康産生影響,這就是“過猶不及”。

我們常說“平平淡淡才是真”,很有深意。平靜淡泊地面對一切發生,順其自然地過好當下每一天,就是健康長壽的精髓所在。

“大明醫聖”李時珍:養生8句話,幸福在當下

走過千山萬水,隻留一顆素心。

6

李時珍:“跋涉無數窮山深谷,足迹遍及大江南北。”

人這一輩子,讀萬卷書還要行萬裡路。每一次經曆都是此生的唯一。

是以,帶着一顆平常心去體驗就可以了。這個過程本身,也是一門大學問。

走過千山萬水,踏遍煙火人間,才發現什麼是一生一世的美好,什麼是無關緊要的東西。

因為看得遠,是以想得開;

因為經得多,是以見識廣。

那些原本以為難舍難分的東西,也許是過眼雲煙;看似固若金湯的防範,也許往往不堪一擊。

拿得起,放得下,潇潇灑灑;

不着急,不焦慮,安安然然。

“大明醫聖”李時珍:養生8句話,幸福在當下

身邊小事,都是進步階梯。

7

李時珍:“何敢自矜醫國手,藥方隻販古時丹。”

任何一個大德之人,絕不會貪天之功,鼓吹自己如何如之何。他們總是謙虛謹慎,戒驕戒躁;他們總是心态平和,滿面春風。

他們待人和氣,平易近人,讓你感覺不出他的任何奇崛之處。

真正高明的醫者,不會自吹自擂,說自己能妙手回春,起死回生。這叫做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他們喜歡說,都是古代先賢傳承下來的。

驕傲使人落後,虛心使人進步。曆來如此。

“大明醫聖”李時珍:養生8句話,幸福在當下

讓自己一直開心,你就是神醫。

8

李時珍:“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适往,着手成春。”

人有千種百樣,各有不同。病也是五花八門,林林總總。那麼,醫術呢,也不可能循規蹈矩,千篇一律。

真正高明的醫生,總是信手拈來,就地取材,而不是跟其他同行照本宣科,死搬教條。隻要用對了恰當的方法,符合了自然規律,就會有神奇的效果。

養生之道,概莫能外。

就是安住當下,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裡辛勤耕耘,春種秋收,踏踏實實,自然會得到一個圓滿的結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