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齊襄公不守承諾連稱管至父密謀弑君

作者:曆史趣談c

齊公姜諸兒糾合四國兵力,欲行公道于天下,幫失了位的衛國君主重新奪回了權力的寶座。他在打敗了周天子的軍隊之後,心中不免有些害怕起來。

退兵的時候,姜諸兒就叫連稱、管至父這兩位大夫駐守在“葵丘”這個地方,監視朝廷的動向。

葵丘,地處今天河南、山東交界一帶,在宋國的都城商丘附近,守在這裡,正好可以聯合宋國,有效地阻擋朝廷洛陽的兵馬,是守住齊、魯兩國的咽喉之地。

那時候,在外成邊是非常辛苦的。守邊的軍隊既不駐在國都,也不在郊區,而是駐紮在國境上,郊區以外的土地都是原始森林,每一座城池都孤零零地淹沒在茫茫林峰之中。

住的條件差,吃的更差,都要挖野菜吃。

按《詩經》上的描述,守邊的士兵極其辛苦,且常年不能調回城中,回城的渴望,從野菜發芽時盼到野菜長大,再盼到野菜又老又硬,一年就這樣盼過去了。

連稱、管至父這兩個大夫,都是姜諸兒不喜歡的人,也是他爹的舊臣。安排他們兩個在外成邊,正好可以把他們倆支得遠遠的,免得在國内礙手礙腳。

再者,姜諸兒擔心天子來讨伐他,用别人,也還都不如這兩個老同志有經驗。

是以,姜諸兒班師回朝的時候,連稱、管至父兩位大夫,就被扔在這荒山野嶺之中了。

齊襄公不守承諾連稱管至父密謀弑君

臨行之日,連稱、管至父二将來到姜諸兒帳中問道:“主公,戍守之事,十分辛苦,臣不敢推辭,但究竟要守多久?以何日為期?”

當時,姜諸兒正吃着瓜,說道:“好的,及瓜而代。如今正是瓜熟之際,等到明年瓜又熟了的時候,寡人就派人來替換你們。”

這就是成語“瓜代有期”的來曆,出自《左傳》。瓜一年一熟,即一年後可以回來。等到明年再吃瓜的時候,就讓你們倆回城。

連稱、管至父二将駐紮在葵丘,天子并沒有出兵讨伐齊國,倒也無事。時間過得很快,一年光景在不知不覺中混到了。

兩個人在國外一直盼啊盼,整整盼了一年,終于又盼到瓜熟的時候了,但是,卻遲遲沒有盼到姜諸兒的回城調令。

連稱不免狐疑,就特地派了一個心腹,往國中去打探消息。

那個心腹來到臨淄城,去了幾次,硬是見不到姜諸兒的人影,再三打聽,原來齊公姜諸兒已經有一兩個月沒有上朝了,在外與文姜妹妹作樂。

心腹回來,如實都對連稱說了。

連稱聽聞大怒,叫道:“王姬已經死了,我的堂妹應當為繼室,無道昏君,不顧倫理,在外日事淫媒,卻叫我等在這裡活受罪!我若回去,必宰殺了這昏君!”

管至父勸道:“連大夫息怒,息怒。”

齊襄公不守承諾連稱管至父密謀弑君

連稱怒道:“無道昏君,欺人太甚!他自己說瓜熟之日,必派人來接替我等,為君者如何言而無信?”

管至父說:“或許主公真的已經忘記了。不如,我們再叫人去提醒提醒。如果昏君依然不許,則軍心必然怨恨,恨則生變,到那時,就可以為我們所用了。”

連稱想了想,道:“管大夫說得有理。”

于是,二人商議一番之後,就派人挑選了兩個大瓜,專程送到臨淄城來,拜見姜諸兒。

卻說姜諸兒整日與文姜妹妹在外遊玩,這日二人同乘一輛車回到了臨淄,并不避人耳目。

齊襄公不守承諾連稱管至父密謀弑君

恰好此時,邊防小兵送瓜來了,獻上兩個大甜瓜,請姜諸兒嘗鮮。

姜諸兒一邊吃着瓜,一邊贊道“好瓜”,就是佯作不知,隻字不提回城的事。

那個送瓜的小兵站在一旁,等了許久,不見動靜,忍不住問道:“連大夫和管大夫,派小的前來獻瓜……”

姜諸兒小臂一甩,瓜子兒蹦出去一大片,他嘴裡一邊吐着瓜子,一邊鼓着腮幫子說:“知道了,知道了。”

小兵又問道:“此時正是瓜熟季節,應該換人交接替代了,主公為何不派人前去?兩位大夫都叫小的來問……”

姜諸兒不耐煩地擺擺手道:“知道了,知道了。”

小兵又站了多時,再問道:“小的回去禀報,以何日為期?”

姜諸兒的瓜已經吃完了,洗洗手,緩緩說道:“好的,及瓜而代。如今正是瓜熟之際,那就等到明年瓜熟的時候,寡人再派人去替換他們倆吧。”小兵又問:“應該是今年……”

姜諸兒大怒,站起來吼道:“你回去告訴他們!寡人說什麼時候就是什麼時候,何必來催!再等到瓜熟的時候!聽見了沒?”

小兵無奈,隻得回來,都如實禀報了。

連稱聽了,恨恨不已,對管至父說:“昏君如此無理,吾必殺之!管大夫,我今天就班師回朝,親手宰了這昏君!你願不願同往?助我一臂之力!”

管至父道:“願随連大夫左右。凡欲行大事,必先要謀劃周密,然後成之。”

連稱問他:“要做這件大事,你有什麼妙計?快快說來!”

管至父與連稱密謀道:“依連大夫之見,若抗命回朝,去殺那昏君,是否能有十成把握?”

連稱低頭暗歎不已,問曰:“管大夫有何妙計?”

管至父道:“如果回去真的能夠僥幸殺了昏君,則你我二人都有弑君之罪,不僅族人性命難保,且也身負萬世罵名。”

連稱歎曰:“奈何!奈何!”

管至父趨身近前,悄悄耳語道:“若要此大事成功,缺少了一個人,萬萬不能。”

連稱問道:“何人?”

管至父道:“公孫無知。”

公孫無知,就是姜無知,他是現任齊公姜諸兒的堂兄弟,是上任齊僖公的弟弟夷仲連的兒子,是更上一任老齊公的孫子,是以史書上一般都把這種身份的人稱之為“公孫”。

齊僖公活着的時候,對子女溺愛無度,全不顧禮法,既立了姜諸兒為太子,又使姜無知也享受和太子完全相同的待遇。這樣一來,在許多人眼裡,姜無知其實也可以算作是齊國的太子了。

以前的時候,姜諸兒與姜無知常常在宮中演武角力,姜無知用腳一勾,姜諸兒撲地倒了,是以姜諸兒不高興,懷怨在心。後來姜諸兒貴為諸侯,把姜無知驅逐出宮,品秩減半,姜無知恨心久矣!

要殺姜諸兒,就一定要聯合姜無知,姜無知也一定會鼎力相助!如果殺了姜諸兒,改立姜無知為齊公,則許多事看起來也會那麼名正言順。

再則,姜諸兒殘暴,不尊王命,隻會為齊國帶來災禍,而公孫無知比較賢明,頗知禮儀,立他為君,方可太平。

此事要想成功,非裡應外合不可。

齊襄公不守承諾連稱管至父密謀弑君

連稱聽了,不覺眼前一亮,問道:“管大夫言之有理,聯絡公孫,并非難事,我們什麼時候行動?”

管至父說道:“此事必須耐心等待。那昏君性喜用兵,又好遊獵。隻要他敢出城門,則如猛虎離穴,輕易可制也!隻有一件事較難,我們在這荒郊野外,消息閉塞,又如何知道他究竟哪一天會出門?”

連稱叫道:“好!好!這個不難,我堂妹在宮中,失寵于昏君,怨憤已久,不如叫她暗暗監視,一有消息,密報公孫無知,無知快馬傳來,星夜便可相聞,昏君盡在吾掌控之中矣!”

于是,連稱寫了密信一封,派遣心腹,将之送去拜見公孫無知。

再說公孫無知被姜諸兒削去了以前的待遇,趕回到自己的封地。如果不能在宮裡做官,那就隻能在野為民,也就隻相當于民間一個大農場主,他的子孫将很難再進入國家高層,除非特别賢能或有特殊際遇。

是以,公孫無知對姜諸兒恨之入骨!

齊國到姜諸兒已是第十四代,此前有許多都是早期君主分出去的支系旁裔,他們雖不在宮廷為官,但在地方上依然很有勢力。比如高氏、國氏等,都是早期齊君的後裔,成為齊國的大家望族。

因為相同的遭遇,公孫無知與高傒、國子費等人走得很近。這些人對姜諸兒已經忍無可忍。因為姜諸兒的暴虐如果帶來利益,他們也分不到半點好處,如果造成災難,他們則都将跟着成為替罪羊。

這一天,公孫無知接到了在外戍邊的連稱大夫的密信,信上說:

賢明的公孫,您一向都受到先君的寵愛,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實,卻無緣無故地被削奪了,行路之人,也為您不平。

況且昏君淫亂,政令無常,葵丘久戍,及瓜不代,出爾反爾,何以為君?三軍之士,憤憤思亂!如有間隙可圖,臣連稱、管至父等,願效犬馬之勞,竭力推

戴公孫為新君!吾之堂妹,在宮中失寵含怨!此乃天助公孫,以為内應之資,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齊襄公不守承諾連稱管至父密謀弑君

公孫無知看了密信,大喜,遂與高傒、國子費等人密謀之後,立即回信說道:“上天讨厭淫人,特以将軍除暴安良,敬佩之至,若有準信,立馬疾來奉報。”

公孫無知又叫心腹使女潛入宮中,聯絡連稱的堂妹、姜諸兒的偏室——連妃。

連妃與他們一拍即合,暗中來見無知,無知将連稱的密信拿給她看了,并許諾說:“事成之日,殺了你老公,我娶你,立你為齊國正夫人,從此以後,你也貴為諸侯夫人了!我姜無知說話算話,絕不食言!”連妃滿口答應了下來。

就這樣,齊國的下一任上司人,在陰謀中達成如下協定:

連妃負責監視姜諸兒的動向,隻要他出城,便傳消息給公孫無知;公孫無知以最快的速度告知連稱、管至父;連、管二人即時率軍回宮,發動政變,廢除暴君姜諸兒。事成之後,擁立無知為齊國新君,立連妃為齊國夫人,立連稱為齊國正卿(上大夫),立管至父為齊國亞卿(上大夫)。高傒、國子費等人也皆出任齊國大夫。

大家都在耐心地等待……

終于,幾個月後,到了初冬的十月天氣。齊公姜諸兒又要出城狩獵去了。在齊國的深山密林中,有一個叫“姑棼”的地方,姑棼之野,有一座山,

山名“貝邱”。貝邱山是禽獸所聚之處,可以遊獵。

這一次,姜諸兒隻帶了很少的人,就出發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