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後的匈奴裔君主?殺死隋炀帝,滅亡隋朝的許國是怎麼回事?

作者:桃花石雜談

關于隋朝的滅亡,可能許多朋友會脫口而出是唐朝滅亡了隋朝。應該說這種說法并沒有錯。公元617年,在農民起義遍地開花的情況下,隋朝太原郡留守李淵起兵反隋,當年12月18日攻克隋朝首都長安。之後,李淵立了隋炀帝楊廣的孫子楊侑(yòu)為傀儡皇帝。但其實此時隋炀帝楊廣卻還活着,因為他之前早就去了江都,也就是今天江蘇揚州。是以李淵在立了楊侑為傀儡皇帝之後,其實表面上還尊奉了隋炀帝為太上皇。

最後的匈奴裔君主?殺死隋炀帝,滅亡隋朝的許國是怎麼回事?

李淵取隋朝而代之,卻并非隋朝直接滅亡者

不過在公元618年4月11日,跟随隋炀帝在江都的隋朝軍隊發動叛亂,隋炀帝楊廣被殺。而在之前對天下形勢還有些影響的楊廣死後,李淵除掉傀儡也就沒有了顧忌,是以他在當年6月廢掉了自己所立的楊侑,自行稱帝,建立了唐朝。是以說從這個角度,說唐朝滅亡了隋朝确實沒錯。但相信大家看到這裡也都發現了,其實隋朝的滅亡,隋炀帝楊廣的死才是最為重要的節點。但楊廣卻并不是被李淵或是唐軍殺死的,是被叛變的隋軍殺死的。而當時上司這次叛亂的人叫宇文化及,是以嚴格地說,其實他才是直接滅亡了隋朝的人。那麼他究竟是個什麼人?為什麼說他跟匈奴有關?他建立的許國最終命運又如何了呢?

其實說起宇文化及,其實很多朋友估計并不陌生。因為無論是早年曾經流傳很廣的傳統小說以及評書《隋唐演義》,還是前幾年曾經熱播一時的電視劇《隋唐演義》,其中都有個比較核心的反對派角色,也就是宇文成都。而在小說或者電視劇裡,宇文成都就是宇文化及的兒子,宇文化及本人在這些作品裡也都是比較顯眼的角色之一。

但小說、評書和電視劇肯定是不能等同于曆史的,是以其實在真正的曆史上并沒有宇文成都這個人,但宇文化及卻是一個真實的曆史人物。而真實曆史上的宇文化及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人物。而他的這種複雜,首先展現在了他的身世上。

最後的匈奴裔君主?殺死隋炀帝,滅亡隋朝的許國是怎麼回事?

宇文化及家族崛起于北周時期

首先,宇文化及當然是姓宇文了。那麼許多朋友也知道,其實之前隋朝的建立,就是隋文帝楊堅滅亡了宇文氏所建立的北周。而宇文化及家族在北周時期就曾經長期是北周的重臣,他的爺爺宇文盛曾經是北周的上柱國,也就是最為重要的将領之一,他的父親也曾是北周宰相宇文護的親信。不過雖然他家一直是北周重臣,而且姓宇文,但在隋文帝楊堅滅亡北周之時,宇文述卻已經“華麗轉身”,變成了楊堅的親信,不但沒有受到北周宇文王朝滅亡的牽連,而且成為了隋朝名将,曾為隋朝多次征戰,立下了大量軍功。那這是為什麼?

最後的匈奴裔君主?殺死隋炀帝,滅亡隋朝的許國是怎麼回事?

宇文化及先祖歸順宇文部前後宇文部大緻方位

其實這個原因也挺簡單,因為宇文化及所出身的這個宇文家族雖然也姓宇文,卻和北周的宇文皇族并不是一回事。一些史料記載,宇文化及出身的這個家族,其實本來是匈奴人,姓破野頭。而他們的先祖在公元4世紀時歸順了宇文鮮卑部的首領宇文逸豆歸,成為了他的仆人,是以之後也随主子改姓了宇文。是以雖然宇文化及這個家族也姓宇文,名義上也是漢化鮮卑人,而且有些說法認為宇文鮮卑部本身也是源于匈奴,但宇文化及這個家族和建立了北魏的宇文家族卻并不是完全捆綁在一起的,而很有可能是個有匈奴背景的家族。

但宇文化及最終反叛殺死隋文帝卻跟匈奴這個身份沒有半點關系,而是因為:他當時是隋朝勢力很大的一個武人集團,也就是骁果軍集團所推出的代表。這個骁果軍集團其實最早是隋朝的禦林軍。公元583年,隋文帝楊堅招募了大量壯士,組建了兩支分别名為骁衛軍和果毅軍的禦林軍。當時,被招募進這兩支軍隊的士兵都要在左臂刺上血鷹作為标記,很快就被合稱成了骁果軍。

最後的匈奴裔君主?殺死隋炀帝,滅亡隋朝的許國是怎麼回事?

楊堅設立的骁果軍最後卻成了隋朝的掘墓人

而宇文化及的父親宇文述在北周東征北齊的戰争中,成為了楊堅的手下,并很快成為了楊堅的心腹。是以在隋朝建立和骁果軍組建的過程中,宇文述也很快成為了骁果軍這支禦林軍的重要人物。而在楊廣殺死哥哥楊勇并進而奪取隋朝皇位的過程中,宇文述曾經攜帶大量财寶進京為楊廣廣泛聯絡朝中重臣,為他争取到了重要支援,是以在楊廣奪位之後更受信任。

公元613年,隋炀帝因為征戰進行了擴軍,在此期間他招募了大量新軍編入了骁果軍之中,使骁果軍的規模得到迅速擴大,人數最多時差不多達到了10萬人左右,也使其成為了隋末實力極強的一股勢力,而宇文家族也在此期間成為了隋炀帝非常倚重的重要家族。

最後的匈奴裔君主?殺死隋炀帝,滅亡隋朝的許國是怎麼回事?

隋炀帝過度依賴宇文家族也給自己最終被殺埋下了伏筆

是以宇文化及也很快就在隋朝朝廷之中擁有了重要地位。早在楊廣還沒當上皇帝之前,宇文化及就已經成為太子仆,是楊廣最為信任的親信之一。而且楊廣還把自己的女兒南陽公主嫁給了他的弟弟宇文士及。而這些信任的舉動似乎都助長了宇文化及跋扈的性格,是以他留在史書裡的形象卻從一開始就很不好。史書裡說他年輕時就品行不端,經常騎着高頭大馬帶着弓箭在長安招搖過市,被長安市民稱為輕薄公子。中間還多次因為受賄被罷官,都是楊廣出面說情才保住了官位。

而在楊廣獲得帝位之後,宇文化及很快被任命為太仆少卿,也就是掌管皇帝車馬和馬政的副職官員。而手中有了些權力的宇文化及很快就對其進行了濫用,他和另外一個弟弟宇文智及私下開始進行走私活動,擷取暴利。結果這事被楊廣發覺後惹得他大怒,不但罷了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的官,還一度準備将他們處斬。最後還是宇文述親自出面求情,楊廣才将他們釋放,但官職卻一撸到底。

最後的匈奴裔君主?殺死隋炀帝,滅亡隋朝的許國是怎麼回事?

隋末農民起義形勢

到公元616年,宇文述死了。而這時華北地區已經爆發民變,楊廣念及與其家族的舊情,又考慮到當時需要宇文家為自己鎮壓民變,是以才重新起用了宇文化及,将他任命為右屯衛将軍。而在民變愈演愈烈,楊廣來到江都之後,宇文家族勢力很大的骁果軍就成了保護他的主要力量。當時楊廣看到隋軍無力在北方平定民變,是以動了遷都的念頭,想遷都附近的丹陽。

但骁果軍是禦林軍,是以其軍士大部分是從隋朝首都周邊,也就是關中地區招募到的。是以知道了楊廣準備遷都,不準備回長安了之後,許多軍士因為思鄉心切,就想要逃亡。而察覺到軍心不穩的骁果軍将領很快聚焦在一起商量對策,當時骁果軍的最高統帥司馬德堪曾經提議大家幹脆一直率軍抛棄隋炀帝,離開江都。但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智及卻說:隻是離開的話,如果楊廣再調别的軍隊追擊,最終咱們無力控制軍隊的話肯定會被處死。既然事已至此,不如幹脆發動政變,殺了楊廣。

這些将領想想還真是這麼回事,是以後來都同意發動政變。但提議發動政變的宇文智及資曆尚淺,不足以服衆,是以他們就推舉宇文智及的哥哥宇文化及為首領,最終發動了政變。就這樣,骁果軍在4月11日殺死了楊廣,随後還很快殺死了楊廣的弟弟和兒子等大量隋朝皇族。但當時宇文化及認為自己直接稱帝時機還不成熟,是以也找了楊廣的一個侄子,名叫楊浩,把他立為了傀儡皇帝。但這楊浩就真的隻是傀儡了,他被立了之後就被重兵看守在别宮,每天除了給敕書簽字之外沒有任何權力。而宇文化及則自任大丞相,完全控制了朝政。

而在掌權之後,也許是宇文化及擔心自己以前的上司司馬德堪的威望,是以以升遷為理由剝奪了他的兵權。而這又招緻了司馬德堪的不滿,是以開始密謀襲擊宇文化及。但宇文化及搶先行動,殺死了司馬德堪。

最後的匈奴裔君主?殺死隋炀帝,滅亡隋朝的許國是怎麼回事?

李密是導緻宇文化及最終失敗的關鍵人物

但即使這樣,宇文化及在骁果軍裡也沒有建立起足夠威望,而他似乎也始終沒有太高的軍事才能。是以在隋末群雄并起的亂世中,他所統領的骁果軍很快就被李密率領的瓦崗軍多次擊敗。而在此期間他的心腹大量逃亡,宇文化及也預感到了自己的末日将至,是以整天飲酒作樂。而在一次喝醉之後,他一邊抱着自己的兩個兒子痛哭,一邊指責弟弟宇文智及當初提議謀反,導緻現在全家都要完蛋。而宇文智及則也針鋒相對,反唇相譏。

最後的匈奴裔君主?殺死隋炀帝,滅亡隋朝的許國是怎麼回事?

宇文化及與李密和窦建德等對峙形勢

在這種知道時日無多的情況下,宇文化及覺得自己就這樣一天皇帝也不當就死了太虧,是以在當年9月把之前立的傀儡楊浩毒死,自己公開稱帝,建立了許國。但他這樣做進一步加速了衆叛親離的過程,導緻其實力進一步衰落,先後被李密、李神通和窦建德擊敗。最終他被窦建德俘虜,很快和弟弟宇文智及以及自己的兩個兒子宇文承基和宇文承趾一同被殺,他所建立的許國也宣告滅亡。不過,他們被殺卻還不意味着他們這個宇文家族的滅絕。因為宇文化及的三弟宇文士及沒有被窦建德抓住,而他及時投靠李淵并得到了諒解,最後長期在唐朝為官,還曾做到宰相,直到公元642年才去世。而這個宇文家族的經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算是匈奴餘脈在中國中原地區最後的印記之一了。(圖檔來自網絡,侵權告知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