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母在發脾氣時,孩子心裡是怎麼想的,孩子比大人更寬宏大量

作者:有為奶爸

導讀: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們願意把全部的愛都給予孩子,但是在日常相處中,習慣以成人思維來判斷衡量事物對錯的大人們,卻常常會忍不住沖孩子大發脾氣。與此同時,也有部分家長認為自己沖孩子發脾氣并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畢竟,作為家長的大人,他們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一點點長大的。

那麼,在父母發脾氣的時候,孩子心裡究竟是怎麼想的呢?相信知道真正答案的家長一定會在下一次對孩子忍住不發脾氣的。

父母在發脾氣時,孩子心裡是怎麼想的,孩子比大人更寬宏大量

此前在網絡上有這樣一段小視訊引發了網友的關注,在視訊中,一對國外的父子因為一點“小沖突”發生了分歧。當爸爸在廚房做晚飯的時候,小家夥偷偷的弄翻了垃圾桶,被發現後爸爸毫不猶豫地打了他的小屁股。

對于小家夥而言,爸爸這樣的行為讓他很氣憤,于是他在廚房裡走來走去,嘴裡還忍不住念叨着,“别以為你不理我,我就會原諒你!我肯定不會原諒你的!”“你是全世界最令人讨厭的爸爸!”

父母在發脾氣時,孩子心裡是怎麼想的,孩子比大人更寬宏大量

在小男孩念叨了好久以後,這位爸爸轉身淡定的對小家夥說道“可以給我一個擁抱嗎?”雖然小家夥嘴上說着拒絕,但是身體卻非常用力的給了爸爸一個擁抱。随後,這位寶爸又說道,“那你可以親親我嗎?”雖然一直強調不會原諒爸爸,但是小男孩最後還是選擇親親爸爸的臉。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忍不住發脾氣,甚至有些時候還會動起手來。事實上,隻有父母們保持情緒冷靜理智才真正能夠成為親子教育中的控場者,才能夠避免親子沖突進一步深入。

家長們願意給孩子自己全部的愛但是在教育方法上卻常常不得其法,實際上,教育的過程本就是需要不斷的進行探索和發現的,教育孩子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家長們提升自我的過程。如果家長們不願意主動投入時間和精力去探索教育方法時,他們很有可能就會因為“教育無能”而容易産生情緒波動。

父母在發脾氣時,孩子心裡是怎麼想的,孩子比大人更寬宏大量

在與孩子相處的日常中,很多家長會在教育中存在耐心不足的情況,大人們習慣以成人的标準來衡量孩子的行為時,他們就會發現孩子做的不那麼完美,甚至于說,孩子所完成的程度與父母想象中的程度相差甚遠。缺乏耐心同時,又抱有過高期待,這就使得家長們容易出現情緒失控的情況。

在親子關系中,父母們仗着孩子對于自己的依賴,常常處于一種強勢的位置,在親子相處中擁有更強的主動權和掌控力。這種不對等的親子關系,很有可能會使得家長們缺乏對于情緒的掌控時期,更容易忽視在孩子面前的情緒控制。

父母在發脾氣時,孩子心裡是怎麼想的,孩子比大人更寬宏大量

第一:當成與自己平等的個體

當家長們把自己置身于一個居高臨下的狀态之中時,他們則無法與孩子保持平等相處的關系。是以,在親子教育中,父母們有必要搭建一個平等的平台,讓孩子們有機會傾訴自己的想法以及适當的做出選擇。與平等的個體溝通時,父母們大多會保持情緒冷靜,這自然也就使得他們更能夠保留理智控制情緒。

父母在發脾氣時,孩子心裡是怎麼想的,孩子比大人更寬宏大量

第二:在“情緒上頭”時先閉口不言

當父母被負面而消極的情緒所裹脅時,如果貿然談教育的話,很有可能會出口傷人,沖孩子大發脾氣。是以家長們在情緒上頭時,最好先不要談教育,閉口不言的冷靜自處更有助于穩定自身情緒,同時,也更能夠為自身找到解決教育問題的突破口。

父母在發脾氣時,孩子心裡是怎麼想的,孩子比大人更寬宏大量

第三:對孩子的教育抱有合理期待值

不管是在教會孩子生活技能,還是對其賦予成長預期,家長們都應該抱有合理的期待值。如果對孩子期望過高,或者是要求過高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就會導緻孩子為此而承受不必要的成長壓力,同時也有可能會導緻父母們因為過分焦慮而出現頻繁失控的情況。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們不能夠控制情緒的話,那麼,任何教育理念的輸出,都有可能會成為一場無意義的情緒發洩。孩子給予父母愛的回報遠比父母所給予他們的更多,是以家長們在教育輸出時更應該保持理智。

碎碎念:

不管父母從事什麼樣的職業,或者擁有什麼樣的成就,在孩子眼中,他們都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人。家長們有必要學會如何恰當的表達愛,給予愛,不要讓情緒問題成為親子關系中的妨礙。

(本文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