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倫通往海倫的火車上旅客并不多,有很多空座可以随便選擇。我和小六找了一個僻靜的區域并排座了下來,互相依偎在一起。
我輕輕摟着小六,她的頭靠在我的肩上,我們悠閑地看着窗外的風景:車窗外是一望無際的莊稼,綠蔥蔥的一片連着一片,偶爾會路過村莊,有的村莊看上去真的不大,三三兩兩的農舍零星的散布在莊稼地裡,縷縷炊煙從煙囪中升起,幾隻燕子在空中掠過,大黃狗趴在樹蔭下睡着懶覺,院子裡雞鴨在悠閑散步覓食,呈現出一幅恬靜的鄉村生活畫卷。
我小時候一直都是在農村生活,鄉間的小路,路邊的小河,河邊是嬉笑着洗衣服的婦女,孩子們在松松軟軟的草地上追逐嬉戲,這一切都是童年裡朦胧的記憶。我五歲那年,爸爸知青返城,我們才搬到縣城居住,但是每年我都會跟随家長回鄉探親,是以我對農村有一種特殊的親切感情。許多年以後,我和小六在城市定居以後,我還幻想過和她在市郊有一間自己的房舍和庭院,種上自己喜歡的蔬菜,養一點雞鴨鵝狗,有時間就拿上一本書,坐在葡萄架下的藤椅上讀一讀,遠離城市的快節奏,讓自己慢下來享受生活。每當我和小六說起這事,她總能給我拉回現實,她說:“給你閑的,你去生活幾天就會夠的,在農村有幹不完的活,除草施肥,喂鴨喂狗,收拾庭院,抱柴火燒炕,累的要死,哪還有心情享受”、“還要看書,你想想幾年都沒翻過書了,天天捧着手機玩,去農村斷網一天你都受不了”、“你這懶蛋的樣子,在農村生活你連媳婦都娶不上”。
現在想想,隻要能和你愛的人在一起,無論在住在哪裡,條件怎麼樣都是幸福的。
火車還在不急不忙的穿梭在田野和鄉村之間。小六指着一間不大的土房對我說:“你看,我家的房子就是這樣的,你不會嫌棄吧”。我說:“我那能嫌棄,我隻要你,别的都不在乎”。我認為小六是故意這麼說的,像是和我開玩笑,也像是在考驗我。在雙城縣城,那樣的土房并不多見,即便在農村,也是我小時候印象裡才有的,後來随着社會經濟發展,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是紅磚青瓦房了。其實小六說的是實情,我的回答也是真實想法,我在乎她的人,其他的無所謂。
火車在海倫火車站慢慢停穩,我們拿着行李下了車,小六的一個鄰居姐姐和姐夫開着松花江微型汽車接的我們,她家離火車站不遠,十幾分種後我們到家了,房子和小六描述的一樣,不過前後園子都很大,差不多都有一個籃球場大小。園子裡除了種的一些蔬菜和玉米外,還有幾顆高大的果樹和李子樹,樹枝上挂滿熟透了的紅紅的果子,院子裡散養着幾隻老母雞,豬圈裡還有一口豬。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向往的,我喜歡的田園生活。
多年以後,嶽父嶽母她們也搬到了牡丹江,這座房子和這個大院就被閑置起來,沒多久,就以幾千元的低價賣給了别人。當時我是持不同意見的,我建議先不要出售,那個地點離城市比較近,應該先留下來看看以後是否還有其他發展。再後來小妹回去看過老房子,說已經被拆了重建,現在被建成了一家農家樂,我和小六再沒有回去看過,很懷念那所老房子,很懷念那幾顆果樹……
家裡隻有嶽母在家,嶽父出門販煙第二天才回來的,小妹在外縣上高中周末回來的。他們一家熱情的招待着我,做了很多菜肴,餐桌上我陪嶽父喝了很多酒。我們還一起去海倫縣城洗了澡,照了相,逛了商場。嶽母給我買了一條褲子,那條褲子我很喜歡,一直穿了很長時間,直到洗得發白,磨出破洞才不得不丢掉。小六還用自己賺的錢為家裡換了一台大點的電視機。
閑暇之餘,我和小六會圍着村莊四處走走,她帶我去她曾經讀過書的村國小,她小時候常去玩耍的果樹園,還有她進城上學需要走的一條小路和一座小橋。她跟我說她曾經最恐懼的是那條小路,夏天的時候路兩邊都是長的一人多高的玉米,風一吹過沙沙作響,好像裡面會随時蹿出來壞人或者可怕的動物,每天放學她都要和幾個鄰居家的孩子一起才敢走,就怕老師留堂或有其他的事情耽擱了,别的孩子已經都走了,小六也隻能硬着頭皮自己往家走,如果趕上陰雨天那就更慘了。
小六是在五年級的時候離開的村國小。嶽母為了讓她接受更好的教育,把她轉到縣城的學校,離家遠了,小六不得不寄宿在城裡姑姑家。後來上了國中,小六長大了一些,就經常和同村的同學一同回家住,每天都要往返十幾公裡,其中很長一段還是鄉間小路,雖然辛苦,但是小六還是喜歡往家跑,畢竟孩子都會覺得父母在的地方才是家。有一次,小六放學晚了,她自己往家走,那天雨還下的特别大,渾身濕透了的小六,獨自走在泥濘的小路上,每走一步,腳都會陷進泥裡,需要吃力地拔出來,然後下一步再陷進去。她跌跌撞撞的走到小橋邊時,天已經黑了下來, 平時幹涸的小河,水已經漲到沒過了小橋。分不清哪是河水,哪是橋面,小六隻能憑着感覺淌水過橋。聽着嘩嘩的流水聲,她一點一點摸索着往前走,快淌過橋的時候,還跌了一跤,摔的滿身泥水。小六說最後她是連滾帶爬才回到家中的,到了家吓的哇哇大哭,嶽母看了她的樣子,又是心疼又是氣憤,大罵了她一通,責罵他為什麼在這樣的天氣還回家,應該住在縣城中的姑姑家。小六和我叙述這件事的時候是很平靜的,但是我聽了卻很心酸,我了解到她不同尋常的成長經曆,我知道她童年生活的不像其他孩子那樣的快樂,我暗暗發誓一定要對她好,竭盡全力保護她,盡我所能給她最好的,我要她幸福,永遠幸福。可是後來我做的并不好,也沒能完全實作我的誓言。
小六和我說過在姑姑家住的那段經曆,姑姑對她很好,表哥表姐待她也不錯,但是小孩子慢慢長大,總在别人家住就會覺得不太自在,哪怕是自己的親姑姑家也是一樣,哪怕大家對她再好,她也總有種寄人籬下的感覺。
在小六國中二年級的時候,小妹也轉到了縣城的學校,這樣,兩個孩子就自己搬出來住了。她們倆一起租的房子,置辦了鍋碗瓢盆,還有一個瓦斯罐。嶽父嶽母由于工作原因,不能來到縣城陪她們,但是也會經常來看她倆的,給她們帶些換洗衣物和蔬菜米面之類的生活物品。剩下的時間,就是她們倆相依為命了,小六除了自己學習外,還要照顧上國小的小妹飲食起居,負責買菜做飯,給小妹梳頭發,有時候小姐倆還會有些小沖突和小争吵。許多年以後,小妹回憶起那段經曆,覺得小六那時候就像家長一樣照顧她,以至于長大後,小妹很多事情也都是依賴這個姐姐,凡事都會覺得姐姐在,姐姐會替她想辦法。那段時間,小六和小妹經常的搬家換房子,每次都是她倆托拽着瓦斯罐,扛着行李卷自己搬的。小六和我說過她們經曆的形形色色的房東:有丈夫找小三的,有夫妻經常打架的,有家裡開幼稚園的——幼稚園的小朋友還和家長說過兩個姐姐很可憐。有慷慨的阿姨招呼她們一起吃早飯,也有卑鄙的房東為了一把鑰匙硬要扣她們的錢。
在姑姑家寄宿和自己租房子的經曆,使小六在很小的時候已經學會了察言觀色,待人接物。這也是我很欣賞她的一點,她與人相處很有方法,實心實意與人交,迎來送往不落過,無論是親屬,還是同學、朋友與同僚,大家對她都十分的認可。小六處理事情總是能夠認真分析,正确判斷,沉着應對的,我和她在一起,凡是拿不定主意,我都會征求她的意見,她也總能夠給我很好的建議,是一個稱職的賢内助。
在小六家,她翻出了以前的照片給我看。有一張照片大概是十二三歲的樣子,那時的她幹瘦幹瘦的,側着身子站在房子前,表情羞澀,樣子腼腆。她的右眼有一點斜視,小六說她在七、八歲時發現的,開始不明顯,慢慢的影響到容貌美觀和視力了。小六說當年可以通過手術矯正,但是外公思想守舊,怕醫生把眼睛弄瞎,沒有同意手術。高三的時候,在小六的一再堅持下,嶽父帶她到哈爾濱做的矯正手術,其實這隻是個小手術,手術很成功,恢複的也很好。小六說那次在哈爾濱,她第一次吃到鍋包肉,在醫院的病床上,蒙着眼,嶽父喂給她吃的,鍋包肉嚼在嘴裡,酥酥甜甜的真好吃。
假如在小時候就做這個手術的話,小六的童年就不會受到那麼多的嘲諷與欺負。小六和我說過在班級的事情,她是農村去城裡讀書的,家裡條件一般,學習成績也不好,眼睛又有斜視,老師看不上她,同學很多也排擠她,班級裡淘氣的男同學給她起外号,每天故意找她茬欺負她,甚至公然當着班級所有人的面把她書包搶去,把書本扔的滿地都是,氣得她一個人蹲在地上放聲大哭,耳邊是班級裡其他同學的一片笑聲。小六問我,假如我那時候認識她,還會喜歡她嗎?那時候好像每個班級都一樣,都有淘氣的男生,受欺負的女生。我想了想,其實我在班級裡屬于淘氣的男生,但是我不會欺負别人,假如那時候遇到小六,我會很同情她,也會幫助她,但是會不會喜歡她?我不知道。我喜歡現在的小六,假如現在小六身上發生這樣的事情,我會打得欺負她的人跪在地上磕頭認錯,我不會再讓我心愛的人受到一點傷害,我會用我的生命保護她。
在小六家待的幾天,我最喜歡吃她家的飯菜。我們吃的蔬菜很多都是自己家園子裡種的,現吃現摘現做,原料好,嶽母廚藝也棒。特别是園子裡的豆角,可以炖到冒泡,是我吃過最好吃的,以後再也沒吃過那麼好的豆角。 姑姑也特意從城裡來看我們。姑姑來的時候特意帶了點煙葉,她很珍惜地拿出來,對嶽母說:這個可是好東西,是托人專門種的沒有施化肥和打過農藥的,抽這個煙健康。小六笑着說:抽煙本身就是不健康的,煙葉裡尼古丁成分本身就有毒,還用區分是否有化肥農藥嗎!逗得我們哈哈大笑。姑姑後來檢查出惡性良性腫瘤,在我和小六結婚幾年後過世了,小六沒能和她見最後一面,也沒來得及趕回去送她最後一程,這成為小六的一個遺憾,她總是感到很内疚。
在農村,一到瓜果蔬菜成熟的季節,自己家裡根本就吃不完。小六家的沙果和李子成熟後,左鄰右局親朋好友都可勁摘,嶽父嶽母帶人熱情大方,誰來摘果采菜她們都很歡迎,即便這樣,前後園子的瓜果蔬菜還是吃不過來。小六琢磨這是無公害農産品,城裡人一定會喜歡的。于是我倆摘了滿滿兩大袋子,騎着兩輛自行車就去城裡趕集去了。這個時節,蔬菜都是集中大量的上市,價格極低,我們在市場蹲了一個下午也沒賣出去多少,最後眼看天色漸晚,都折價處理了。兩大袋菜賣了不足十元錢,我們又貼了點錢買了兩個大西瓜帶回了家。回家的路上我的自行車刹車失靈,在一個下坡路上,直直的就沖了下去,幸虧我急中生智選擇了一個菜地拐了進去,雖然摔得不輕,西瓜卻保住了。這次經曆和許多年以後我們一起趕集的經曆差不多,那一次我們是買年畫,數九寒天的我們開車去的集上,一上午隻賣了五元錢,收管理費的人看看我們都沒舍得收我的費,隻是向我們搖搖頭,歎口氣說下次别來了,錢不是好賺的,回去的路上,把倒車鏡挂碎了。這麼多年,我和小六一直努力的拼搏着,希望靠辛勤的勞動可以使我們的經濟狀況更好一點,物質上更加的富足一些。小六做過導遊,我賣過畫,我們購入裝置生産膨化食品,我們進過床單被罩在市場兜售,我們還兌過面館開過燒烤店,銷售過大米和白酒,但是财富的天平始終沒有向我們傾斜,我們所有的嘗試都沒有取的成功,我們的生活依舊平平淡淡,但是幸運女神還是很眷顧我們的,我們除了财富上沒有增長外,其他的該有的我們都有,房子、孩子、車子如期而至,就像許多平凡的家庭一樣,伴随着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我們的小日子也算是紅紅火火。
在小六家待了幾天後,我該回雙城了,不知道我的第一次上門,是否得到她家的認可,我認為她家沒有提出反對意見,我就算成功的。嶽父嶽母給我準備的500元見面禮我偷偷留在了她家。回到雙城,推開家門,我的心情跌入了谷底。
到家的當天,爸媽在外面賣酸茶還沒回來,我一進屋發現大屋内,走之前吃的火鍋飯桌還沒有收拾,桌子上殘羹剩菜都已經生蟲子了,招來無數蒼蠅嗡嗡的亂飛,我費了好長時間才收拾幹淨。我知道爸媽肯定這幾天都是忙着做買賣,他們沒有來過大屋,這幾天可能也沒有正經的吃過飯,他們太辛苦了。我開始反思自己,父母辛苦供我上大學,我大學期間吃吃喝喝,在還沒畢業沒有參加工作的時候就談起戀愛,我長這麼大一直對家裡都是索取,還沒有一點點的回報。我一直覺得自己還在上學,家庭生活的艱辛不需要我來承擔。爸媽都已經六十多歲了,還在風吹日曬的奔波着,我沒有盡到一點孝心,連最起碼的陪伴都沒有做到。我在外邊對人對事,都可以說問心無愧,但對父母,我虧欠的太多。這一刻,我更加堅定了我信念:畢業後不能再用父母的血汗錢,不再給家裡增添一點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