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扎根心底的爱恋——在海伦

作者:凭栏幽思

在海伦通往海伦的火车上旅客并不多,有很多空座可以随便选择。我和小六找了一个僻静的区域并排座了下来,相互依偎在一起。

我轻轻搂着小六,她的头靠在我的肩上,我们悠闲地看着窗外的风景:车窗外是一望无际的庄稼,绿葱葱的一片连着一片,偶尔会路过村庄,有的村庄看上去真的不大,三三两两的农舍零星的散布在庄稼地里,缕缕炊烟从烟囱中升起,几只燕子在空中掠过,大黄狗趴在树荫下睡着懒觉,院子里鸡鸭在悠闲散步觅食,呈现出一幅恬静的乡村生活画卷。

我小时候一直都是在农村生活,乡间的小路,路边的小河,河边是嬉笑着洗衣服的妇女,孩子们在松松软软的草地上追逐嬉戏,这一切都是童年里朦胧的记忆。我五岁那年,爸爸知青返城,我们才搬到县城居住,但是每年我都会跟随家长回乡探亲,所以我对农村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情。许多年以后,我和小六在城市定居以后,我还幻想过和她在市郊有一间自己的房舍和庭院,种上自己喜欢的蔬菜,养一点鸡鸭鹅狗,有时间就拿上一本书,坐在葡萄架下的藤椅上读一读,远离城市的快节奏,让自己慢下来享受生活。每当我和小六说起这事,她总能给我拉回现实,她说:“给你闲的,你去生活几天就会够的,在农村有干不完的活,除草施肥,喂鸭喂狗,收拾庭院,抱柴火烧炕,累的要死,哪还有心情享受”、“还要看书,你想想几年都没翻过书了,天天捧着手机玩,去农村断网一天你都受不了”、“你这懒蛋的样子,在农村生活你连媳妇都娶不上”。

现在想想,只要能和你爱的人在一起,无论在住在哪里,条件怎么样都是幸福的。

火车还在不急不忙的穿梭在田野和乡村之间。小六指着一间不大的土房对我说:“你看,我家的房子就是这样的,你不会嫌弃吧”。我说:“我那能嫌弃,我只要你,别的都不在乎”。我认为小六是故意这么说的,像是和我开玩笑,也像是在考验我。在双城县城,那样的土房并不多见,即便在农村,也是我小时候印象里才有的,后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是红砖青瓦房了。其实小六说的是实情,我的回答也是真实想法,我在乎她的人,其他的无所谓。

火车在海伦火车站慢慢停稳,我们拿着行李下了车,小六的一个邻居姐姐和姐夫开着松花江微型汽车接的我们,她家离火车站不远,十几分种后我们到家了,房子和小六描述的一样,不过前后园子都很大,差不多都有一个篮球场大小。园子里除了种的一些蔬菜和玉米外,还有几颗高大的果树和李子树,树枝上挂满熟透了的红红的果子,院子里散养着几只老母鸡,猪圈里还有一口猪。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向往的,我喜欢的田园生活。

多年以后,岳父岳母她们也搬到了牡丹江,这座房子和这个大院就被闲置起来,没多久,就以几千元的低价卖给了别人。当时我是持不同意见的,我建议先不要出售,那个地点离城市比较近,应该先留下来看看以后是否还有其他发展。再后来小妹回去看过老房子,说已经被拆了重建,现在被建成了一家农家乐,我和小六再没有回去看过,很怀念那所老房子,很怀念那几颗果树……

家里只有岳母在家,岳父出门贩烟第二天才回来的,小妹在外县上高中周末回来的。他们一家热情的招待着我,做了很多菜肴,餐桌上我陪岳父喝了很多酒。我们还一起去海伦县城洗了澡,照了相,逛了商场。岳母给我买了一条裤子,那条裤子我很喜欢,一直穿了很长时间,直到洗得发白,磨出破洞才不得不丢掉。小六还用自己赚的钱为家里换了一台大点的电视机。

闲暇之余,我和小六会围着村庄四处走走,她带我去她曾经读过书的村小学,她小时候常去玩耍的果树园,还有她进城上学需要走的一条小路和一座小桥。她跟我说她曾经最恐惧的是那条小路,夏天的时候路两边都是长的一人多高的玉米,风一吹过沙沙作响,好像里面会随时蹿出来坏人或者可怕的动物,每天放学她都要和几个邻居家的孩子一起才敢走,就怕老师留堂或有其他的事情耽搁了,别的孩子已经都走了,小六也只能硬着头皮自己往家走,如果赶上阴雨天那就更惨了。

小六是在五年级的时候离开的村小学。岳母为了让她接受更好的教育,把她转到县城的学校,离家远了,小六不得不寄宿在城里姑姑家。后来上了初中,小六长大了一些,就经常和同村的同学一同回家住,每天都要往返十几公里,其中很长一段还是乡间小路,虽然辛苦,但是小六还是喜欢往家跑,毕竟孩子都会觉得父母在的地方才是家。有一次,小六放学晚了,她自己往家走,那天雨还下的特别大,浑身湿透了的小六,独自走在泥泞的小路上,每走一步,脚都会陷进泥里,需要吃力地拔出来,然后下一步再陷进去。她跌跌撞撞的走到小桥边时,天已经黑了下来, 平时干涸的小河,水已经涨到没过了小桥。分不清哪是河水,哪是桥面,小六只能凭着感觉淌水过桥。听着哗哗的流水声,她一点一点摸索着往前走,快淌过桥的时候,还跌了一跤,摔的满身泥水。小六说最后她是连滚带爬才回到家中的,到了家吓的哇哇大哭,岳母看了她的样子,又是心疼又是气愤,大骂了她一通,责骂他为什么在这样的天气还回家,应该住在县城中的姑姑家。小六和我叙述这件事的时候是很平静的,但是我听了却很心酸,我了解到她不同寻常的成长经历,我知道她童年生活的不像其他孩子那样的快乐,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对她好,竭尽全力保护她,尽我所能给她最好的,我要她幸福,永远幸福。可是后来我做的并不好,也没能完全实现我的誓言。

小六和我说过在姑姑家住的那段经历,姑姑对她很好,表哥表姐待她也不错,但是小孩子慢慢长大,总在别人家住就会觉得不太自在,哪怕是自己的亲姑姑家也是一样,哪怕大家对她再好,她也总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在小六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小妹也转到了县城的学校,这样,两个孩子就自己搬出来住了。她们俩一起租的房子,置办了锅碗瓢盆,还有一个煤气罐。岳父岳母由于工作原因,不能来到县城陪她们,但是也会经常来看她俩的,给她们带些换洗衣物和蔬菜米面之类的生活物品。剩下的时间,就是她们俩相依为命了,小六除了自己学习外,还要照顾上小学的小妹饮食起居,负责买菜做饭,给小妹梳头发,有时候小姐俩还会有些小矛盾和小争吵。许多年以后,小妹回忆起那段经历,觉得小六那时候就像家长一样照顾她,以至于长大后,小妹很多事情也都是依赖这个姐姐,凡事都会觉得姐姐在,姐姐会替她想办法。那段时间,小六和小妹经常的搬家换房子,每次都是她俩托拽着煤气罐,扛着行李卷自己搬的。小六和我说过她们经历的形形色色的房东:有丈夫找小三的,有夫妻经常打架的,有家里开幼儿园的——幼儿园的小朋友还和家长说过两个姐姐很可怜。有慷慨的阿姨招呼她们一起吃早饭,也有卑鄙的房东为了一把钥匙硬要扣她们的钱。

在姑姑家寄宿和自己租房子的经历,使小六在很小的时候已经学会了察言观色,待人接物。这也是我很欣赏她的一点,她与人相处很有方法,实心实意与人交,迎来送往不落过,无论是亲属,还是同学、朋友与同事,大家对她都十分的认可。小六处理事情总是能够认真分析,正确判断,沉着应对的,我和她在一起,凡是拿不定主意,我都会征求她的意见,她也总能够给我很好的建议,是一个称职的贤内助。

在小六家,她翻出了以前的照片给我看。有一张照片大概是十二三岁的样子,那时的她干瘦干瘦的,侧着身子站在房子前,表情羞涩,样子腼腆。她的右眼有一点斜视,小六说她在七、八岁时发现的,开始不明显,慢慢的影响到容貌美观和视力了。小六说当年可以通过手术矫正,但是姥爷思想守旧,怕医生把眼睛弄瞎,没有同意手术。高三的时候,在小六的一再坚持下,岳父带她到哈尔滨做的矫正手术,其实这只是个小手术,手术很成功,恢复的也很好。小六说那次在哈尔滨,她第一次吃到锅包肉,在医院的病床上,蒙着眼,岳父喂给她吃的,锅包肉嚼在嘴里,酥酥甜甜的真好吃。

假如在小时候就做这个手术的话,小六的童年就不会受到那么多的嘲讽与欺负。小六和我说过在班级的事情,她是农村去城里读书的,家里条件一般,学习成绩也不好,眼睛又有斜视,老师看不上她,同学很多也排挤她,班级里淘气的男同学给她起外号,每天故意找她茬欺负她,甚至公然当着班级所有人的面把她书包抢去,把书本扔的满地都是,气得她一个人蹲在地上放声大哭,耳边是班级里其他同学的一片笑声。小六问我,假如我那时候认识她,还会喜欢她吗?那时候好像每个班级都一样,都有淘气的男生,受欺负的女生。我想了想,其实我在班级里属于淘气的男生,但是我不会欺负别人,假如那时候遇到小六,我会很同情她,也会帮助她,但是会不会喜欢她?我不知道。我喜欢现在的小六,假如现在小六身上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会打得欺负她的人跪在地上磕头认错,我不会再让我心爱的人受到一点伤害,我会用我的生命保护她。

在小六家待的几天,我最喜欢吃她家的饭菜。我们吃的蔬菜很多都是自己家园子里种的,现吃现摘现做,原料好,岳母厨艺也棒。特别是园子里的豆角,可以炖到冒泡,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以后再也没吃过那么好的豆角。 姑姑也特意从城里来看我们。姑姑来的时候特意带了点烟叶,她很珍惜地拿出来,对岳母说:这个可是好东西,是托人专门种的没有施化肥和打过农药的,抽这个烟健康。小六笑着说:抽烟本身就是不健康的,烟叶里尼古丁成分本身就有毒,还用区分是否有化肥农药吗!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姑姑后来检查出肿瘤,在我和小六结婚几年后过世了,小六没能和她见最后一面,也没来得及赶回去送她最后一程,这成为小六的一个遗憾,她总是感到很内疚。

在农村,一到瓜果蔬菜成熟的季节,自己家里根本就吃不完。小六家的沙果和李子成熟后,左邻右局亲朋好友都可劲摘,岳父岳母带人热情大方,谁来摘果采菜她们都很欢迎,即便这样,前后园子的瓜果蔬菜还是吃不过来。小六琢磨这是无公害农产品,城里人一定会喜欢的。于是我俩摘了满满两大袋子,骑着两辆自行车就去城里赶集去了。这个时节,蔬菜都是集中大量的上市,价格极低,我们在市场蹲了一个下午也没卖出去多少,最后眼看天色渐晚,都折价处理了。两大袋菜卖了不足十元钱,我们又贴了点钱买了两个大西瓜带回了家。回家的路上我的自行车刹车失灵,在一个下坡路上,直直的就冲了下去,幸亏我急中生智选择了一个菜地拐了进去,虽然摔得不轻,西瓜却保住了。这次经历和许多年以后我们一起赶集的经历差不多,那一次我们是买年画,数九寒天的我们开车去的集上,一上午只卖了五元钱,收管理费的人看看我们都没舍得收我的费,只是向我们摇摇头,叹口气说下次别来了,钱不是好赚的,回去的路上,把倒车镜挂碎了。这么多年,我和小六一直努力的拼搏着,希望靠辛勤的劳动可以使我们的经济状况更好一点,物质上更加的富足一些。小六做过导游,我卖过画,我们购入设备生产膨化食品,我们进过床单被罩在市场兜售,我们还兑过面馆开过烧烤店,销售过大米和白酒,但是财富的天平始终没有向我们倾斜,我们所有的尝试都没有取的成功,我们的生活依旧平平淡淡,但是幸运女神还是很眷顾我们的,我们除了财富上没有增长外,其他的该有的我们都有,房子、孩子、车子如期而至,就像许多平凡的家庭一样,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的小日子也算是红红火火。

在小六家待了几天后,我该回双城了,不知道我的第一次上门,是否得到她家的认可,我认为她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我就算成功的。岳父岳母给我准备的500元见面礼我偷偷留在了她家。回到双城,推开家门,我的心情跌入了谷底。

到家的当天,爸妈在外面卖酸茶还没回来,我一进屋发现大屋内,走之前吃的火锅饭桌还没有收拾,桌子上残羹剩菜都已经生虫子了,招来无数苍蝇嗡嗡的乱飞,我费了好长时间才收拾干净。我知道爸妈肯定这几天都是忙着做买卖,他们没有来过大屋,这几天可能也没有正经的吃过饭,他们太辛苦了。我开始反思自己,父母辛苦供我上大学,我大学期间吃吃喝喝,在还没毕业没有参加工作的时候就谈起恋爱,我长这么大一直对家里都是索取,还没有一点点的回报。我一直觉得自己还在上学,家庭生活的艰辛不需要我来承担。爸妈都已经六十多岁了,还在风吹日晒的奔波着,我没有尽到一点孝心,连最起码的陪伴都没有做到。我在外边对人对事,都可以说问心无愧,但对父母,我亏欠的太多。这一刻,我更加坚定了我信念:毕业后不能再用父母的血汗钱,不再给家里增添一点负担。

扎根心底的爱恋——在海伦
扎根心底的爱恋——在海伦
扎根心底的爱恋——在海伦
扎根心底的爱恋——在海伦
扎根心底的爱恋——在海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