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書畫一般知識-印章

第二節 印章

收藏印對書畫鑒定是有很多的幫助的。一則可以被用于證明書畫作品的流傳經過情況。将收藏家的時代排列一下,便可弄清楚它的傳世經過,即前人所謂的“流傳有緒”。其次,有幾位鑒賞家如梁清标、安岐的眼力相當高,凡經過這兩人蓋過鑒賞印的書畫,絕大多數是精品。另外,收藏印至少可以為推斷作品的下限年代提供可靠的依據。如一幅畫有宋徽宗的收藏印,就可以确定此作品最晚也是北宋的;如有張醜的收藏印,就可以說最遲也是晚明的;如有梁清标的收藏印那麼便可推知:這最遲也是清朝初年的作品。

  收藏印在皇室宮廷中也有一條比較明顯的線索。北宋宋徽宗有一套收藏印,分别钤于書畫的固定的位置,此七玺為:“禦書“葫蘆印,雙龍方印或圓印,“宣和”方印,“宣龢”方印,“政和”或 “政龢”方印,“大觀”方印,“内府圖書之印”大方印。以上七玺均為朱文。世稱“宣和七玺”。凡有此七玺全者,即為宣和原裝裱格式。因時代久遠,宣和内府所藏的書畫作品,大都經過後代的多次重新裝裱,很難儲存原樣。

  趙佶(宋徽宗)的收藏印钤蓋的部位大緻上如圖所示:

中國書畫一般知識-印章

   ◇1:“禦書”葫蘆印。       

   ◇2:雙龍圓印或雙龍方印。

   ◇3—6:年号印,這幾方印钤蓋時,有時稍有互易。

   ◇7:“内府圖書之印”大方印。

   ◆“宣和裝”中對于書法的作品的裝裱形式,大體上和繪畫一樣,隻是将前黃絹隔水

    上的“雙龍”方印,改為“雙龍”圓印,,钤押的位置,不在标簽上,而在标簽下

    方與本幅的接縫處。宣和的另一裝裱形式是冊裝。宋徽宗曾命人将“上至曹弗

    興,下至黃居寀,集為一百秩,列十四門,總一千五百件,名之曰《宣和睿覽

    集》。”

  但是,收藏印與書畫家的印章一樣,也并不一定可靠。既然後人能夠拿着書畫家的遺印作僞,自然也會拿收藏家的印章作假。越是著名的收藏家的印,越是有人仿制,象項元汴的“天籁閣”等圖章不知被人翻刻過多少次。何況,古代的收藏家的鑒賞力、判斷力總是有局限的,即使果真是他收藏過,所钤的印也是真的,那麼也不見的全是真迹。今天的書畫鑒定仍然需要我們去全面的加以分析、考察,不能隻憑藏印去定真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