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婆婆,既然你欺我年少無依,那我就不管你老無所依

作者:飛花飄雪

#情感點評大賞#

婆婆,既然你欺我年少無依,那我就不管你老無所依

不是每個姑娘都好命有一雙疼愛她的爹媽。

有些爹媽年輕時不明白為什麼結婚,稀裡糊塗結婚有了孩子。

後來活明白了,各自離婚重組家庭,認認真真過日子。

隻是那個無辜的孩子就成了爹不疼,娘不愛的人。

程玲就是這樣可憐的姑娘,好不容易長大了,以為找到了一個疼她的人,就這樣什麼都不要,跟着男朋友劉鵬領了證,到了他的老家。

有個家就行,程玲抱着這樣的想法在劉鵬的家住下了。

劉鵬是家裡最小的孩子,上面家裡兩個姐姐,一個哥哥,哥哥姐姐都已經成家立業。

眼見小兒子婚事已經落了地,這對象還是自己送上門的。

在劉母打聽了程玲的家庭情況後,更加無所謂,酒席也不打算補辦了。

程玲從小就這樣沒心沒肺,從來沒人管教她,爹媽給錢就花,沒錢就要,要不到就算了。

對于人生就是一片汪洋大海,沒有方向,也沒有邊界,對于未來也沒有規劃。

在劉家住下後,劉家有吃的她就吃,劉家沒有吃的她就找劉鵬要錢。

自從劉鵬在老家安定下來上了班,工資卡就被他媽收走了。

程玲這才意識到沒錢花的苦。

沒錢過不了日子,程玲開始向婆婆伸手要錢。

剛開始,哪怕劉母不願意也隻能給兩個。

日子久了,劉母就嫌程玲在家裡白吃白喝還白花錢,給錢的同時順帶罵罵咧咧兩句。

程玲看出了婆婆的嫌棄,試着去找工作,可她找的工作,不是她沒看上那份工資就是工作沒看上她。

錢總是不經花,這次程玲痛經,痛得受不了想去藥店買點藥吃。

她找婆婆找了一圈沒找到,痛得實在受不了就跑到婆婆的房間去拿錢。

婆婆,既然你欺我年少無依,那我就不管你老無所依

錢包拉鍊剛拉開,婆婆就沖了上來。

“好啊,真是日防夜防,家賊難防,我給你吃給你喝,你還伸手偷上了,到底是個有娘生沒爹教的東西。”

劉母搶回錢包的同時,還伸手狠狠将程玲推到在地。

程玲忍着痛從地上爬起來:“我老公的錢就是我的錢,你憑什麼扣着錢不給我花。”

她也是軟弱,想着婆媳關系和睦,才讓婆婆管着錢。

誰能想得到,婆婆竟然拿她當賊看。

劉母瞪着程玲,将所有的怒氣都發了出來:“你在這裡吃喝難道都是白給你的,成天就知道花男人的錢,你是沒手還是沒腳,自己不知道去賺嗎?”

這個兒媳婦她說什麼都不滿意,娘家娘家靠不住,人也不勤快也沒能耐,養不活自己還學着偷錢。

“你也有老的一天,你老了,可别指望我給你養老。”

程玲也是第一次做兒媳,這時才體會到做兒媳的艱難。

這樣的婆婆,她需要給她養老送終嗎?

劉母當場就啐了她一口:“指望你養老,我女兒兒子一堆還需要你一個外人來給我養老,你别在這裡白吃白喝我就燒高香了。”

被這樣輕賤羞辱,程玲終于明白,這是婆婆的家,不是她的家。

人家都說結婚不能草率,她對自己的婚姻實在太過草率,她不需要這樣寄人籬下。

和婆婆吵完架後,程玲立馬收拾東西,離開了婆婆的家。

婆婆,既然你欺我年少無依,那我就不管你老無所依

媳婦跑了,劉鵬自然着急,通了電話後程玲說:“你媽那個家我呆不下去,除非買房子,否則,咱們離婚,早離早幹淨。”

到底不是石頭縫裡蹦跶出來的,程玲雖然從小沒有爹媽的疼愛,可爹媽終歸還是要管女兒的人生大事。

尤其當母親張秀聽說了女兒在劉家的遭遇,氣憤的同時,張秀打電話給劉鵬,說什麼也要讓劉鵬和女兒把婚離了。

媳婦跑了,這下婚姻也就快沒了。

劉鵬和母親大吵了一架,之後直接奔去找媳婦。

這回劉鵬給媳婦下跪都沒用,張秀就是不同意女兒和劉鵬的婚事。

房子房子沒有,聘禮聘禮沒有,上班的工資卡都交給婆婆,結什麼婚?過什麼日子?

劉鵬硬是跪了整整一天,腿都快廢了,程玲畢竟和他有感情,說分開,又狠不下心。

生活還是要過的,張秀坐下和劉鵬談條件。

“我看你聘禮也給不出來,你那個媽也肯定不願意給,玲玲不争氣,要跟着你,我這個媽也當得不稱職,但你們的日子總還要繼續。”

眼見丈母娘松了口,劉鵬趕緊保證:“我保證往後絕不讓我媽再欺負玲玲,媽,您放心,往後我的工資卡絕對交給媳婦。”

活了半輩子,張秀哪裡還能不明白男人。

她壓根不把劉鵬的保證看在眼裡:“你的保證又不值錢,你看這樣吧,你們先把婚離了,房子的首付我和玲玲的父親想辦法,房子隻寫玲玲的名字,房貸你們兩個人一起還,那房貸就算你給的聘禮,你們小夫妻好好過日子,至于你媽,肯定不能到這裡來住,你媽将來養老的問題,那是你的事兒,畢竟我們沒要求你給我們養老。”

條件就是女兒不和婆婆住。

程玲聽了母親的建議之後才看明白了人世間生存的直白,她半點都不反駁。

她可以為了家庭去努力去包容,可不能去包容一些不相幹的人和事。

既然婆婆明白地說了不需要她養老,那她也不需要婆婆的錢,也不需要婆婆帶孩子。

就這樣,能過就過,不能過,趕緊離,誰沒了誰還不能過日子。

婆婆,既然你欺我年少無依,那我就不管你老無所依

劉鵬明白,離婚後買的房子是婚前房,丈母娘這是怕他觊觎房子,他一口應下了。

沒有儀式的小兩口這樣領了離婚證。

離婚後,程玲在母親的幫助下考證找工作。

劉鵬人比較勤快,工作收入也還不錯,人其實也不錯,就是婆婆的問題。

程玲的父親将程玲爺爺奶奶的老房子賣掉,自己和前妻湊了湊,挑中的房子能付個五層。

這時候劉鵬的母親打電話說願意拿十萬出來買房子,但房子要加劉鵬的名字。

程玲的爹媽沒什麼錢,可也壓根沒把劉鵬的母親當回事,程父直接定了房子,做了擔保,房子隻寫程玲一人的名字。

眼見着兒子一月月地幫着人家還房貸,這婚肯定要結,不結就虧了,劉母這回主動掏錢給兩人辦了婚禮。

婚禮過後,劉母住在婚房裡完全沒有走的意思。

程玲一看見婆婆就想起當初她忍着痛被婆婆推到在地,被婆婆謾罵羞辱的場景。

“媽你難得來,就多住幾天,你要回去了,提前跟我說一聲。”

程玲看着婆婆的眼神,似笑非笑。

婆婆笑着說:“我想你們總是要生孩子的,等你懷孕我不得來照顧你嗎?那孩子也得要人帶呀,這來來去去也麻煩。”

“您不說不指望我養老嗎?我哪兒敢讓您來照顧孩子呀,孩子的問題不勞您費心,您養老的問題,我也關照不上,您不是兒子女兒一大堆嗎?”

說這話的時候,程玲想得很明白。

婆媳相處關鍵是人品,任何一方人品靠不牢,婆媳沖突不斷。

她要存錢,存足夠的錢再生孩子。

如果到時候生了孩子真的顧不上那就兼職,再不行,她媽說了,可以幫忙搭把手。

她甯願自己苦兩三年也不願意後半生和這樣的婆婆攪合在一起。

婆婆當初既然欺她年少無依,她也可以不管婆婆老無所依。

劉母也是個心氣高的,沒住幾天就回家去了。

畢竟劉母自己也說過,不需要一個外人來替她養老。

婆婆,既然你欺我年少無依,那我就不管你老無所依

作者結語:

婆媳關系其實就是一個供需關系。

兒媳婦需要婆婆帶孩子,出錢出力幫扶小家庭,婆婆在年老後需要兒媳婦搭把手,替她養老送終。

有的兒媳婦得到了婆婆的幫助也不管老人。

有的老人怕給了兒媳婦幫助,兒媳婦也不會給她養老,是以不管不問。

畢竟有需求的是兒媳婦在先,婆婆的需求在後,這種互相的付出,關鍵還是看人品。

如果婆婆養老不需要兒媳婦的幫助,那兒媳婦就不要怨恨婆婆。

如果兒媳婦不需要婆婆的幫扶,那婆婆養老還是找自己兒子吧。

畢竟,這樣的需求關系,是互相心甘情願的,不是理所當然的。

沒結婚的姑娘不妨學學文中的姑娘,站穩了腳跟再結婚,賺夠了錢再要孩子。

婚姻生活裡需不需婆婆的參與,婆婆怎麼養老,孩子怎麼養大,不妨攤開了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