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無所依——資本主義國家老勞工晚景凄涼

作者:Riario

新華社莫斯科16日電 

在蘇維埃制度下,勞動人民生活福利不斷增進的表現之一是對老年人生活的不斷的關懷。蘇聯老年人完全有保障地過着快樂幸福的生活,這和資本主義國家的勞動人民的凄涼晚景恰是一個鮮明的對照。

蘇聯每年有成千上萬的老年勞工,在長年勞動之後離開勞動崗位。工廠一般都要歡送他們,為他們舉行特别的宴會。從去年10月實行新的優撫金制度以來,老年人的養老津貼平均比過去增加了一倍多。例如,莫斯科皮薩列夫斯基夫婦過去每月領四百二十盧布的養老津貼,現在領一千零十六盧布。在街道售書亭工作的彼得羅娃從去年秋天退休後,每月領五百盧布的養老津貼。已經七十七歲的一位老中學教員每月領六百四十七盧布的養老津貼。蘇聯老年人的養老津貼不僅比一般低工資的勞工高,有的更和許多工廠的平均工資相差不多,甚至超過。

國家每年要支付大量的養老津貼。例如,俄羅斯聯邦今年的養老及撫恤津貼将支出一百三十億盧布。僅在莫斯科十月區一個區,每月國家為養老撫恤津貼共支出五千多萬盧布。烏茲别克全年支付的養老及其他撫恤津貼達八億盧布。

不僅是勞工職員、就連老年的集體農民也按時退休,領取養老津貼。去年許多農莊都發放了養老津貼。

蘇聯的養老金制度不僅沒有資格限制,反而有許多優待條件。例如,凡是做礦山等地下工作或者在熱工廠中的房間工作的婦女,隻要到四十五歲有十五年工齡就可以享受養老津貼。生過五個以上子女并把他們撫養到十八歲的婦女,隻要到五十歲有十五年工齡就可以獲得養老津貼。喪失視力的老年人,男的隻要到五十歲有十五年工齡,女的隻要到四十歲有十年工齡就不僅可以享受殘廢津貼,并且有權享受養老津貼。

國家給養老金獲得者們修建了許多住宅,并且在許多風景優美的地方修築了養老機關。例如俄羅斯聯邦各地就有六百五十所這樣的機關,住着九萬名老年人和殘廢者,這類機構的數目每年都有增加。

蘇聯養老津貼按月發放,一般由郵局或儲蓄所根據老年人自己決定的日期寄去。許多社會團體、工會組織更主動在醫療和文化生活方面給老年人以許多幫助。

老年人離開勞動之後,并不就和工廠斷了聯系。例如莫斯科伊裡奇工廠的工會專門設有一個委員會來照顧老年退休的勞工,委員會給老人安排一定的社會工作,組織青年人常常去看望他們,使老年人在集體幫助下過着平安快樂的晚年生活。

和蘇聯的情況完全相反,老年人景況凄涼、老年生活缺少起碼的保障,是資本主義國家一個怵目驚心的現象。據莫斯科出版的“宣傳鼓動員手冊”所搜集的材料,在所謂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美、英、法等國,老年是勞動人民的一個可怕的威脅。今年2月底倫敦議會大廈門前有幾百名老年人要求提高養老金,向議會申遞了有二十五萬人簽名的請願書。英國報紙“每日先驅報”報道這次請願的标題是:“1957年饑餓者的進軍”。在美國,有一位老年勞工給勞動部的信上寫道:“政府能不能把像我這樣年齡的人都槍斃了呢?這樣做比強使我們挨餓還要人道一些”。公布這封信時,美國勞工研究協會寫道:對老年人缺少關懷是原子能時代、自動化時代美國生活中最消極的現象之一。

美國大概有六百萬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每月每人隻能領養老金六十四美元,如果是夫妻兩人,隻能領一百零五元養老金。但是一個人起碼的生活費每月得一百一十美元。美國在業勞工平均每月工資是三百美元。這樣,美國的養老金隻有平均勞工工資的20%到30%。法國的養老津貼隻有一百九十法郎一天,這個數目不能維持老年人的半饑餓的生活。

美國的勞工不分男女要工作到六十五歲才能領到養老金,英國男工也要六十五歲女工要六十歲才能領到養老津貼。在資本主義國家,養老金還有一些資格限制,例如要在同一地方連續住上許多年的規定等,這常使得許多人失去了領養老津貼的權利。在美國,勞工能夠在企業裡工作到六十五歲的人是為數不多的。過重的勞動使勞工們很快衰老,很快就被工廠主抛棄了。美國汽車業中心底特律的“時報”曾經發表了好幾篇文章,論述四十五歲以上的失業勞工的問題。作者寫道:“他們找工作又太老,去死又太年青。”

資本主義國家裝點門面的養老津貼是由勞工的工資中扣除的。例如,法國每個勞工要付出工資6%的社會救濟基金。不久前,英國議會宣布增加勞工必需支付社會保險金的數額。

老年人沒有房子住、無家可歸是資本主義國家一個屢見不鮮的現象。美國有一些老年人住的房子歸私人資本家所有,是他們進行剝削的工具。

美國一家雜志寫道:美國一些養老機關有許多老年人實際上是被關在鎖着的房間裡面的。由于不能忍受孤苦困難的生活,資本主義國家老年人自殺的事件時有所聞。《人民日報》1957年11月17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