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成為女王
貝祖、高秀志夫婦
貝祖(1912-1981)是湖北省天門市人,創辦了國立大學(1964年晉升為少将)。
1931年加入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曾任湘鄂曦紅軍第9師第27師第3營官、紅二軍第6師食品官、補給部部長、八路軍第120師第716旅第3營特工。 團補給部部長、金章區第9區貿易局副局長、銀行經理、西北野戰軍第7縱隊補給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第7軍後勤部長。
新中國成立後,曆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進階步兵學校校務部部長、後勤學院物資保障部長、鐵路物流部副部長(1958年)、部長(1961-1975年)、鐵路兵副司令員(1969-1979年)和後勤部長。
張成初,石豔珍夫婦
張成初(1911-1996),湖南省平江縣人,是建國少将。
1930年加入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曾任平江縣遊擊隊隊長、湘歐園第十六軍第7師通信排隊長、湘歐院軍區武裝動員部第1科隊長、韶生縣軍事部部長、縣獨立營隊長。 湘歐園省軍區獨立營長、新四軍教團第2旅政治委員會(饒守昆上尉)、軍部特派團政治委員會(劉北生)、新四軍第7師第19旅第56團政治委員會委員(丁林璋), 新四軍特派員團長(政治委員會邱湘田)、政治委員會團長朱國華、張義友)、蘇中央軍區獨立旅副政治委員會(政治委員會委員李幹輝司令員)、中央野戰軍第6師參謀長(師長兼政治委員會譚振林), 華東野戰軍第6縱隊第18師政治委員會委員(饒守坤師長鐘國初),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4軍第72師第一政治委員會(康林師長),第28軍副政治委員會委員長朱少慶,政治委員會。
新中國成立後,曆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8軍(1950-1961)、福建軍區政治委員會委員(1961-1964)、福州軍區政治部顧問、江西軍區政治委員會委員(1979-1982)。
張仁初和妻子劉昊
張仁初夫婦和他們的孩子
張仁初(1909-1969),湖北省弘安縣人,建國中将。
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後,他被編入工業、農業、農業革命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曾任以裕裕紅軍第10師第28團排長、第12師警衛連副司令員、紅四軍政治保障局第2營營長、紅1軍第2師第4團副團長(黃凱祥總長, 政治委員會楊成武),戰突擊隊陝西甘支部指揮官,紅1團第2師第4團副司令(黃守發,政委羅華生),第5團團長(政委陳雄,王衛水),八路軍第115師第343旅第686團第1營營長(戴潤生老師), 團長(政委劉錫元)、第115師教第2旅副旅長(遊兵曾國華、政委傅竹庭)、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部(政委張雄)、第115師、山東軍區特派團團長(政委張雄, 濱海軍區陳總參謀長(政治委員會委員陳世軒司令員 唐亮),軍區警察第10旅旅長(政委劉偉),焖中軍區參謀長(明朝政治委員會王建安司令員),華東野戰軍第8縱隊參謀長(王建安司令, 明政委),副司令員、司令員(王一平),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六軍第一任司令員(王一平、李耀文)。
新中國成立後,他擔任志願軍第9軍第26任軍長。
1952年夏天回國後,1954年(11次)從舊傷中恢複過來,1962年至1969年擔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
張玲斌、李玉蘭
張令斌(1902-1987),湖南省平江縣人,建國中将。
1926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27年參加秋收起義。曾任工農革命軍第1師師長、山西第十二軍醫療部部長、紅軍衛生部第一部隊醫院院長、紅九軍衛生部長(政委張樹才), 紅四軍直供部主任、陝北紅軍步兵學校補給部部長(周坤校長,政委袁國平),總參謀部第四局第二科科長(宋玉和主任),紅軍青陽步兵學校校務部副部長(謝漢文部長), 軍委參謀部副主任(徐偉文主任),八路軍站副主任(部長兼政治委楊立),軍委總後勤部供應部長,軍站部長,經濟建設部長,陝西甘甯金津聯合防衛部隊後勤部長(政委張啟龍), 東北民主聯盟軍後勤部長、軍區第二副參謀長(第一副參謀長朱軍)、後勤司令部司令員。軍委總後勤部軍事物資部長、華北軍區軍事需要部長(政委檢查國家)。
新中國成立以來,曆任總後勤部副部長(1950-1982),紀委書記,黨委第二副書記(1956),黨委第一副書記(1957),黨委副書記(1958),中共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中共第一屆中央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