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文帝陳蒨:挽救南朝的一代守成兼開創之君

作者:小站歲月

南梁末年,由于梁武帝的老年昏聩,使曾經的東魏将領侯景對南梁降而複叛,以緻國家首都建康淪陷,史稱“侯景之亂”。這次戰亂使南朝國力内耗嚴重,東魏的勢力趁亂向淮南蔓延,西魏也借機拿下了四川全境和長江中遊的江陵(今荊州);兩方為了更好的管制這片地區,各自擁立了不同的南梁宗室為傀儡皇帝,引發了諸王稱帝奪位的混戰。

陳文帝陳蒨:挽救南朝的一代守成兼開創之君

侯景之亂造成南朝戰火塗炭

亂局之中,南梁大将陳霸先挺身而出,他打敗侯景,削平了大部分宗室紛争勢力并一舉擊退北齊軍隊的南侵,接管了建康朝廷。公元557年,陳霸先逼迫自己扶持的梁帝蕭方智禅位,登基稱帝,改國号為陳,即為陳武帝,他在位時非常信任和重用自己的侄子陳蒨。

陳蒨年輕時就受到陳霸先的賞識,曾擔任吳興太守,他處事沉穩果決,臨危不亂。在面對陳霸先的死敵—名将杜龛手下5000兵力圍攻時,他從容指揮手下數百人修建防禦工事,并擊退了對方。北齊軍隊進犯建康時,陳霸先擁有戰機卻部隊缺糧,軍無敢戰之心。危急情況下,陳蒨緊急送來了三千斛米和一千隻肥鴨到陳霸先帳下,陳霸先趕緊下令宰鴨煮飯犒勞将士,得到安頓的将士們順利将齊軍趕出了長江以南。由于陳蒨為南陳立國留下有豐厚的功勳,陳霸先即位後封他為臨川王。

陳文帝陳蒨:挽救南朝的一代守成兼開創之君

陳武帝陳霸先像(清人繪)

陳霸先接手這個政權時,由于國土大面積壓縮,陳朝長江中遊防線已經徹底崩潰,自保已然再難無虞,何況此時各地反陳勢力依舊活躍。陳霸先在世時并未解決這些内部問題,他去世後,陳蒨在大将侯安都的扶持下登基,是為陳文帝。陳文帝上台後,馬上着手解決這些問題。

陳武帝定亂創國,按理來說,陳文帝應該會作為一個同宋文帝、齊武帝一樣的守成之君名載于史,但陳文帝一上台就面臨了原為南梁舊将的王琳的威脅:王琳自诩自己的部隊是讨逆複梁的義師,他曾在長沙搜集勢力對抗陳朝,斬殺了大将周鐵虎,基本掌控了江州(今九江)以西的大片長江區域,并在郢昌迎立了原梁宗室的蕭莊為帝,與陳對峙。

面對直接威脅統治的危機,陳文帝臨危不懼,他命太尉侯瑱為都督,前去讨伐王琳。之前王琳通過東征擊敗陳軍後進駐了長江一帶的栅口(今安徽無為東南),侯瑱便下令在江對面的蕪湖駐紮對峙。第二年,王琳通過暴漲的江水向陳軍發起水戰,侯瑱馬上派出水師攔截,王琳首戰受挫。此時突傳北周攻打自己老巢郢州的消息,王琳在震驚之餘決定注一擲,順西南風而下直取建康,侯瑱便下令水師從蕪湖西面出發順風緊跟其後。王琳情急之下動用火攻卻燒到自己的艦船,被打的大敗,自己帶着小皇帝蕭莊逃往北齊了!

陳文帝陳蒨:挽救南朝的一代守成兼開創之君

王琳對陳軍采取火攻導緻己方大敗

陳文帝一舉粉碎了王琳的勢力,之後他命侯瑱繼續西進收複了郢州,這一戰不僅徹底滅亡了原梁勢力在長江以南的割據,也打消了北周企圖染指此地的意圖。之後陳文帝命侯瑱繼續西進,攻打北周扶持的傀儡政權西梁。這一仗陳周對峙曠日持久,陳軍進行的并不順利,陳文帝便派名将侯安都支援侯瑱,最終陳軍成功收複了湘州,周梁聯軍的勢力自此退回江陵。

陳文帝通過一己之力,先後擊敗了北齊、北周的侵擾,平定了王琳之亂,接下來幾年,他先後消滅了熊昙朗、周迪、留異、陳寶應的割據勢力,徹底完成了陳朝對南方的統一。如果不是他的努力,陳朝很可能重蹈之前侯景在建康的覆轍,而陳霸先的威名也會因為王朝的氣數被滾滾曆史浪潮所浸沒。是以,在鞏固南朝統治,維系先主聲威這方面,陳文帝功不可沒,甚至可以說他是一代開創之君!

陳文帝陳蒨:挽救南朝的一代守成兼開創之君

陳文帝陳蒨像(唐代閻立本繪)

陳文帝的另一個身份是一位合格的守成之主,他在位七年,重視吏治,不拘一格選用人才​,并厲行節儉,與民休息,恢複農業生産,實行了南朝曆史上最後一次土斷,增加了國家财政收入,使飽經戰亂的江南大地恢複了生機。陳文帝生前沒有像宋文帝那樣對北朝大興兵戈,但正是由于他打下的政治基礎,為後來他弟弟陳宣帝太建北伐奪回淮南失地的成功奠定了基調。皇帝在位前期年号是“天嘉”,人們便把他在位這一時期的治世稱為“天嘉之治”。

天康元年(566)四月,45歲的陳文帝病重,他在遺诏中寫道:“隻是王業艱難,連年戰争,百姓多難,不忘謹慎。現在國家安定,教化未行,我便要長辭人世,真是遺憾九泉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