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右上角【關注】,掌握更多種植技術,實作豐産豐收!
大家好,我是先正達翼選的皮皮蝦。最近和一位種植番茄的朋友聊天,他談到最近一茬番茄的個頭體型都不錯,就是分量不夠,出售時賣不上價;切開果實後發現果瓤稀少,嚴重的甚至幾乎空心了。其實,這也算是番茄種植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生理性病害,主要是由于管理不當而引起的,今天就借此機會來給大家講一講。

我們可以把番茄的生長看做是一個層層推進的過程,隻有第一步順利完成了,才能推進到第二步中去。果實的發育是由授粉受精開始的,也就是說,隻有當花粉管分化、胚珠受精順利進行後,後期果瓤的才能正常合成,而花期的過低溫(12℃以下)、過高溫(35℃以上)或弱光都會對上述過程造成影響,進而造成空心果果瓤。
其次,果瓤的合成期主要在番茄苗期和盛果期,此時番茄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來保證果實中所有部分的正常生長。無論是養分的供應、運輸和吸收中任何一步出現了問題,都容易出現空心果。若苗期和盛果期夜間溫度過高,會導緻植株枝葉徒長現象,進而争奪原本應配置設定給果實生長的養料,導緻果實營養不足,造成空心果。
是以,我們一定要注意以上時期的溫度管理,花期以白天20-25℃,夜間15-20℃為最适溫度。番茄果實發育期間則最好将溫度控制能在28℃以下,夜間溫度控制在12-17℃之間。
不同的肥料有不同的傾向性,比如氮肥或腐植酸、黃腐酸等激素含量較高的肥料往往是促進番茄枝葉生長的,而磷鉀肥則主要供應給果實的生長發育。并且,枝葉生長與果實生長其實存在着一種此消彼長的競争關系,過強的一方會搶奪大量的營養物質,造成另一方的減弱。是以,我們施肥需要根據不同的時期具有不同的傾向性。
在開花前增加天然有機黃腐酸或礦源腐殖酸系列加鈣肥,促進根系生長;自結果盛期開始,減少氮肥施入,逐漸适當增加鉀肥的用量。當蕃茄果實像核桃大小時,要及時追加鉀肥,避免因為肥料缺失,造成營養不良。另外可以适當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全面補充所需肥料。
另外,植物激素使用不當時,也會引起空心果,主要是由于植物激素導緻果實發育速度加快提前成熟,而胎座仍未發育成引起的空心果。如點花藥濃度過高、濃度或時間使用不當等。是以我們要适當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掌握好濃度、時間。在使用肥料時,盡量選擇多功能性肥料,選用不含或少含激素的肥料。
除了以上兩點之外,番茄品種也對空心現象有一定的影響。一般早熟品種心室數目少,易發生空洞果,晚熟品種心室數目多,可防止發生空洞果。是以如果空心果現象較為嚴重,可考慮換種心室數目較多的番茄品種,如歐寶二号等。
另外,番茄種植過程中往往會通過摘葉的管理方式來加強植株通風透光等,但有些農友會存在操作不當的現象,如在果實還未轉色時就已經将三穗果以下的葉片早早地去除了這樣做常導緻葉片不足,有機營養少。生長後期因為營養供應不良或葉黴病等病害發生較多,光合能力下降,光合産物減少,供應果實生長的營養不足,空心果發生就較多。
結語:在番茄未正式采摘之前,其實并不容易發現空心果的存在。但隻有當我們能夠盡早發現問題,才能及時采取措施,減少損失。這裡再教大家一個小妙招,那就是空心番茄果實往往表面有棱起,并不圓潤,且形體較大,如上圖所示。如果我們觀察到果園中有這樣的番茄出現,就可以采摘下來切開進行檢查,并及時發展其它健康果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