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浴血虎門!名将關天培的做法,讓英軍肅然起敬

自1840年以來,資本主義用大煙撬開清朝國門,從此開啟了黑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統治。這段民族的恥辱史中,既有讓大家印象深刻的虎門銷煙,也有遭遇帝國主義入侵後,國民慘淡的亂象。但在禁大煙戰争中,林則徐掀起了反抗英軍的旗幟,無數愛國将領中,最讓英軍尊敬的,卻是這一位——清朝愛國名将,關天培。

浴血虎門!名将關天培的做法,讓英軍肅然起敬

一、一路高升的武行天才

關天培出生在一個卑微的武行家庭,那時候東西方大量貿易,就和電影《霍元甲》裡看到的一樣,民族主義精神興起,武行變成了很火的行當。生在武行,意味着樣樣精通:武行不僅要教人習武,偶爾還負責押镖、跑船等事務。

關天培從小就鍛煉出極強的組織能力,輕易便能動員數千人,被當地衙門重用。在經濟貿易區中,關天培積累起資本,不忘記寒窗苦讀,考上秀才(雖然是武秀才,但在腐朽的清末,文秀才基本都被家族門閥把控,考上武秀才也需要文化)。

浴血虎門!名将關天培的做法,讓英軍肅然起敬

關天培一路高升,把總、千總、守備、遊擊、參将……等到1826年的時候,清政府已經親自将一些重要漕運交給他。這是什麼概念?用現在的話來說,他的升遷速度比坐火箭還快,而且沒有背景,不務虛職!等到1834年,再被提升為水師提督的時候,他已經是整個國防力量的根基所在了。從一個小小的把總,到廣東水師提督,僅用了12年!

二、調任水師提督後,仍然勤于防務

清朝雖然實施閉關鎖國政策,但民間的商業熱情,是政策攔不住的。調任廣東水師提督的關天培,很清楚清朝希望他做什麼。升了大官後,關天培不僅沒有吃喝玩樂,反而殚精竭慮,非常小心和英國相關的貿易港口。

浴血虎門!名将關天培的做法,讓英軍肅然起敬

并且,從那時候,關天培就有作戰意識。他曾多次修改廣東港口的防務地圖,制定戰略縱深,為的就是一旦開戰,能夠延緩英軍的上岸速度。

那時候的清朝貿易,主要集中在廣東,關天培武行出身,精通跑船,對貿易事宜的安排也很實在。由于清朝實際上是貿易逆差,英國對貿易樂此不疲,關天培深感清政府無力阻攔英軍,并利用職權,為港口增加了多個火炮,甚至連英軍都有些害怕,認為關天培定然布下了天羅地網,一但發生沖突,英軍商船要血本無歸。然而計劃沒有變化快,關天培再怎麼努力,還是低估了英軍的無恥。

浴血虎門!名将關天培的做法,讓英軍肅然起敬

三、慘烈的戰争背後,是民族英雄在海防的無私奉獻

1839年,無恥的英軍繞過廣東港口,不惜一切代價地将大煙帶入中國。即使造成大量虧損,也養成了多個地區吸食大煙的習慣。林則徐虎門銷煙後,關天培兼顧防務,一邊清理内陸大煙,一邊在港口上限制英軍。但英軍早已知道,清政府後繼無力,隻要解決了清政府的邊防大臣,在清政府内做生意,就如入無人之境。

經過長達三年的賄賂,林則徐消耗完所有手段,被酷吏查辦。守在廣東的關天培接到指令,随時準備将職權上交清政府。關天培知道大勢已去,但多年來,他所設定的防線,在廣東可為鐵闆一塊,若衆人能團結一心,英軍必不敢強攻。果然,英軍再次啟動賄賂戰術,苦熬到1840年九月,才對關天培下手。

浴血虎門!名将關天培的做法,讓英軍肅然起敬

1841年年初,經過多次擦槍坐火後,關天培對英軍下達最後通牒。英軍有恃無恐,關天培嘗試燒毀英軍船隻,向兩廣總督琦善求援,卻遲遲不見回複。關天培知道英軍做好了強攻的打算,一邊向琦善彙報情報,一邊駐守在虎門要塞,遭英軍攻破,守将陳連升戰死,關天培仍舊不退,按照原計劃死守虎門要塞。但可笑的是,琦善直到最後,就隻增援了兩百士兵,簡直就像是在嘲笑關天培。

失去了琦善的配合,關天培原本設計的縱深瞬間失效,英軍像是收到消息,知道琦善必定不會增援,展開了最後的強攻。關天培帶四百軍士,用火炮戰線死守,1841年二月初六,關天培以死報國,英軍有意活捉關天培,以破解廣東海防。關天培直到最後一刻,也在戰場上拼殺,身受10處重傷。本可以撤至兩廣防線,卻為了保護海防大印,在轉移中戰死。而這一死,在英軍接手廣東防務後,也未能破解關天培留下的海防縱深線,竟是給兩廣總督琦善留了口氣,讓人肅然起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