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非洲“香腸樹”,花開時散發老鼠味,我國遊客不敢吃

非洲“香腸樹”,花開時散發老鼠味,我國遊客不敢吃

中國人有多愛出去玩,今年的十一黃金周,在人人都在戴口罩出行常常受限的情況下,我國的出遊人數依然高達6.5億,恢複到了2019年的八成以上。而19年的資料更加恐怖,當時的“七天小長假”我國的出遊人數一度接近8億,這麼恐怖的資料就導緻當時的很多景區都人滿為患,出門看的都不是景而是人。

也有一些遊客将旅遊目的地定在了國外,比方說我們周邊的泰國、南韓、日本等。但也有一些喜歡追求刺激、冒險的遊客,毅然決然地來到非洲大陸。雖然在印象中,非洲是“貧困”的代名詞,但不得不說是一處神奇的大地。

非洲“香腸樹”,花開時散發老鼠味,我國遊客不敢吃

來到這處人類的起源地之一,不僅能看到沙漠、峽谷、瀑布、草原等壯麗景觀,還能接觸許多保持着原始生活方式的部落,以及近距離觀賞“物競天擇适者生存”的《動物世界》,在這個過程中還能見到許多隻有在非洲才能看到的珍惜植物。比如說,供非洲人吃飯喝水,還能當住房的猴面包樹。

非洲“香腸樹”,花開時散發老鼠味,我國遊客不敢吃

而在非洲烏幹達的茫茫草原上也有一種十分奇特的植物,樹上所結出的果實就像是過年期間一些地區晾曬的香腸,他們一根根的懸挂在樹木的枝頭,如果不是位于非洲真的會誤以為這是誰的惡作劇,或者說哪家人拿出來晾曬的相香腸忘記收。由于這種樹所結出的果實和“香腸”過于相似,是以我們也就親切地稱之為“香腸樹”。

非洲“香腸樹”,花開時散發老鼠味,我國遊客不敢吃

這種香腸樹在非洲東部的烏幹達比較常見,可能是當地的氣候比較适合這種樹木生長的原因。雖然名氣取得很神奇,但香腸樹就是一種紫葳科植物,能長到5到12米那麼高,樹幹呈灰白色枝繁葉茂。一般這種植物的葉子能長到30厘米左右,然後聚集在枝幹的末梢處。

非洲“香腸樹”,花開時散發老鼠味,我國遊客不敢吃

既然有果實那麼就說明這棵樹是會開花的,大約是到了夏天,樹上會大概有10厘米長的花徑,花朵的形狀也不是很規則的懸挂在枝頭,是以它在開花時期也被稱之為是吊燈樹。我們知道植物想要開花結果,會在開花時期散發出香味,吸引動物來幫忙進行花粉傳播的,而一般這些動物都是勤勞的小蜜蜂或者是揮舞着翅膀的蝴蝶,但幫助香腸樹進行花粉傳播的卻是蝙蝠。

非洲“香腸樹”,花開時散發老鼠味,我國遊客不敢吃

而且這種樹似乎就是為蝙蝠而生的,為了讓蝙蝠更好地幫助自己,香腸樹的花朵大多都以懸挂的方式吊在枝頭,友善蝙蝠采蜜。而且花朵隻在夜晚才會開放,當太陽升起後的第一抹暖陽照在樹上,花朵便會迅速凋零。更絕的是,為了能吸引蝙蝠幫助其授粉,花朵綻放時會散發出老鼠的味道将蝙蝠吸引過來。等到花季過後,樹上便會漸漸長出60厘米長,形似香腸的果實。

非洲“香腸樹”,花開時散發老鼠味,我國遊客不敢吃

因為是蝙蝠在其中起到了授粉作用,而且花朵還會散發出老鼠的味道,是以很多中國遊客在聽到這一點後就從心理上拒絕這種果實。不過雖然香腸樹果實的樣子很奇怪,授粉過程也很獨特,但果實并不難吃,當然味道和“香腸”也是天差地别。它就和水果一樣,味道甜甜的,口感也很複雜,但裡面有非常豐富的澱粉而且很多汁。

非洲“香腸樹”,花開時散發老鼠味,我國遊客不敢吃

我們都知道非洲的土地肥沃,但凡種植點農作物産量都非常可觀,但架不住當地人太佛系了,或者說他們隻會貪圖享樂太懶了,大多數非洲人都不願去種地。那麼他們吃什麼呢?當然是大自然的饋贈了。

比方說香腸樹,烏幹達地區的人會将其果實當做主食來吃,而且無論是成熟還是沒成熟,香腸樹的果實都可能拿來直接食用。這棵樹的全身上下也都是寶,果實除了能吃還能制作成黃色的顔料,果實的外殼可以被制成鍋碗瓢盆,樹皮曬幹後還能入藥。

非洲“香腸樹”,花開時散發老鼠味,我國遊客不敢吃

而且香腸樹的果實成熟後在樹上挂一段時間後,内部會長出很多種子,隻要将種子埋在地下就能自然發芽生長,後續完全不需要照顧。開始提到的猴面包樹也是如此,它的果實可以食用,種子可以榨油,樹葉可能制成調味料,幾乎全身上下都是寶。

非洲“香腸樹”,花開時散發老鼠味,我國遊客不敢吃

不過這些全身都是寶的“饋贈”,反而害了非洲人。他們總是能在不付出任何代價的情況下輕易獲得食物,導緻越來越多的人安于現狀,心想反正也餓不着想吃什麼去樹上摘就好了,為什麼還要辛苦自己去翻地、播種、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不香嗎?但一個地方的發展和當地的人民息息相關,我國在近幾十年裡能有如此飛速的發展就是因為我們有這個世界上最勤勞的人。

非洲“香腸樹”,花開時散發老鼠味,我國遊客不敢吃

非洲人的“香腸樹”,花開時散發老鼠味,我國遊客不敢吃

全身都是寶的“香腸樹”,美味可口,我國遊客卻不敢吃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旅行中的兔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