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影《八佰》送電話線過去為什麼不能舉着鋼闆過去而是要跑過去?

作者:一切唯心而已

當然是擺拍呗。

其實真實的四行倉庫,隻不過是國民政府做出來的一個樣闆戲。

電影《八佰》送電話線過去為什麼不能舉着鋼闆過去而是要跑過去?

給全國人民看一看,國軍還在英勇奮戰。

真實情況是當時電話線早就架好了,電話機都有好幾部,根本不存在通訊問題。

電影裡面這些個送電話線的段子,純屬電影的段子,為的還不就是設計動作場面和催淚?

我覺得有人說得特别好,電影是虛假的感動,曆史是真實的感動。但我們看到虛假,應該緬懷那些真實。

按真實的四行倉庫來演,觀衆估計都得給尿憋死。

電影《八佰》送電話線過去為什麼不能舉着鋼闆過去而是要跑過去?

實際上,如果真有電話線問題,四行倉庫的守軍一開始就不會用電話了。

當時無線電台又不是什麼稀罕裝備,有特殊任務,戰前勻一部過去就行了。

實在沒有,還能通過戰前約定的方案,用信号彈進行指令。

再說了,架個電話線而已,别以為戰争年代有多惜命,這有沖鋒危險?有炸碉堡犧牲大?爆破坦克呢?拼刺刀呢?

我家長輩還就是通訊兵出身的,那時候八路軍一開始沒電話,沒電台,靠通訊連做聯絡。

打起來了,就得靠通訊兵來回往陣地跑,不停的用人傳令。

《兄弟連》裡那個德軍面前跑來跑去的美軍斯皮爾斯中尉,在長輩們的經曆面前不值一哂,這事兒幹太多回了。

有時候敵人在這邊攻,通訊兵就在他們身邊十幾米的地方溜過去,那真是子彈追在屁股後面咬。

頭蓋骨都給打出槽來,子彈但凡再下去幾毫米,人頭就飛了。

激烈的時候,通訊員來回跑20次都不稀奇,那美軍跑一個來回好像就英雄得不得了。

遇到長距離傳令,看過英國電影《1917》沒?跟那一模一樣,幾乎九死一生。

被敵軍追,遇到潛伏哨,黑夜掉沼澤泡了一晚上才掙出來,遇到狼,迷路,貝爺的荒野求生都沒這刺激,放今天說出來就跟假的一樣。

解放戰争時陣仗更大,穿陣地的時候還有炮炸。前面的部隊打穿插,沖得飛快,通訊兵就得作死的追,而敵人的炮全都打在後面了,就炸你。

而且指令是不會寫在紙上的,都是口頭記憶,首長說指令,複述兩遍無誤敬個禮就走,槍都不帶的。

半路要是忘了,錯了,那可就是犯大紀律的事兒。

接電話線算什麼?一般這種事是有個電話班去接,同樣沒槍,有時還得帶個電話機去試。

有經驗的,把那電線輥子先扯出來一堆,然後看準個距離扯着跳腳就跑。

背線的标配是三大盤子線,背着根本跑不動,差不多到地方了,藏一捆,背一捆,拖一捆。

敵人一般不用機槍打,特别喜歡用迫擊炮炸通訊兵,炸準了,連人帶線就碎了。炸不準,沒準也能把線炸斷,反正你被發現了,就說明線在那一塊兒。

電影《八佰》送電話線過去為什麼不能舉着鋼闆過去而是要跑過去?

線要是炸斷了,通訊連的戰士就得順着線找,有的人找來找去找不到,或者這邊結了那邊斷,要不就是明明接好了就是不通,人急得一邊哭一邊回去再要幾次命。

最可怕的是線不夠長的時候,要麼跑回去拿線,要麼用人咬着線接通。這種事在電話兵裡不少見,抗美援朝出了好幾個。有的人活着,有的人犧牲了。

就這,還是部隊裡給的優待,能進通訊連的,基本都是重點培養的人才,多少有點小文化底子,人機靈,勇敢。舍不得讓你對着碉堡堵槍眼,才優待你的。

電影《八佰》送電話線過去為什麼不能舉着鋼闆過去而是要跑過去?

戰争就是這麼殘酷,所有人都在拼命,都是戰士都在各司其職,都在保證完成任務。

抗日的國軍也是一樣,我們應當盡可能的去了解戰争的殘酷,而不是陷入電影的段子裡。

人命,有時候真的就那麼不值錢,沒有什麼鋼闆、防彈衣給你矯情,隻有血勇,命在戰場上就是拿來拼的。榮譽,信念,鑄就所有人的勝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