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崗上的棉花,為何躊躇不前

作者:期貨小師妹

大家好我是小師妹,今天請到了舍得老師為我們分享他對棉花的看法。

棉花是涉及農業和紡織工業兩大産業的重要商品,也是期貨市場上市時間最早、交易時間最長的農産品之一。期貨市場傳奇人物,林廣袤、付海棠,都在2010年棉花期貨上留下了經典的戰役。

現如今,棉花期貨上雖然沒有2010年那般波瀾壯闊,但是自去年4月以來,棉花主力合約一路走強,尤其是在今年9月下旬一波劇烈的拉漲,将棉花盤面價格拉到了21000-22000的高位區間,但是在這個高崗上,棉花也站了1個多月的崗了。

我們今天就對棉花的産業格局和現狀進行一個簡單的分析,看看是什麼原因讓棉花來到了近10年的高位後躊躇不前?

首先我們從世界範圍來看,全球棉花的主要種植國家有美國、印度、中國和巴基斯坦。

1961年以來,世界棉花種植面積在4.5-5億畝之間,波動幅度不大,但是伴随着科技水準的提高,棉花畝産不斷增加,世界棉花總産量也從1000萬噸增長到了2700萬噸左右。根據美國農業部資料,2020年全球棉花産量為2485.2萬噸,較2019年下降173.6萬噸;全球棉花消費量為2551.9萬噸,較2019年增加了317.9萬噸。不足部分通過上年庫存量進行調節。

高崗上的棉花,為何躊躇不前

美國是全球第三大産棉國,但是由于美國人力成本高企,紡織企業大量外遷,是以近年來美國國内棉花消費量一直持續萎縮,使得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國,其棉花出口量占到了全球棉花出口的36%,遠超棉花第二出口國巴西。

印度是全球棉花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近年來種植面積均超過1.2億畝,占到全球棉花種植面積35%以上,近年來的産量也躍居全球第一。

紡織工業是印度非常古老的的行業,印度人口數量龐大,其棉花消費量也位居全球第二,出口量則排全球第三。

巴西棉花種植面積不大,但是得天獨厚的氣候和農業資源,使得巴西棉花産量位居全球第四,且出口量位列全球第二。

此外,巴基斯塔也是種棉大國,每年棉花種植面積在250-300萬公頃,占全球棉花種植面積的7%,同時也是也是全球第三大棉花消費國和第二大棉紗出口國。

回過頭看中國的棉花産銷情況,棉花在我國也有着悠久的種植曆史,國家相關政策對于國内棉花的供求格局有着非常大的影響。

2011年-2014年國家實施的是棉花臨時收儲政策,大量的棉花進入國儲庫存,2014/2015年度國儲棉庫存超過1000萬噸,當年全國棉花産量加進口796萬噸,而消費僅為725萬噸。之後臨儲政策改為直補政策,棉花價格才逐漸與市場接軌。

由于直補政策在不同種植省份上的差異化,引導中國棉花種植以新疆為主,最近兩年,新疆棉花産量占據全國産量的90%以上。

近年來,我國棉花消費量穩居世界第一,産量上略低于印度,但是基本上無出口。據美國農業部USDA資料,2020年我國棉花産量631.4萬噸,消費量高達860萬噸,其中缺口由儲備棉和進口量來彌補。

而在進口政策上,現行的是進口配額政策,配額内棉花進口關稅率1%,配額外實施滑準稅制度,稅率滑動範圍5-40%。今年棉花配額内進口量保持在中國加入WTO所承諾的89.4萬噸不變,而配額外的進口量通過滑準稅的制度,保證了國内棉花市場價格盡可能少的受到國際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

高崗上的棉花,為何躊躇不前

梳理了棉花國際國内的産業供需格局之後,我們能有一個大緻的輪廓,在分析國内棉花價格走勢的時候,焦點還是應該放到國内的棉花供求關系上。

根據中國棉花協會最新的平衡表,近兩年來,國内棉花産需缺口都比較大,都達到了250萬噸左右。

由于我國棉花90%以上産量來自于新疆,而受新疆總體耕地面積、水資源等限制,近幾年,由于環保問題,國有原來開荒地,黑地等陸續被要求在幾年内,按一定比例退耕還林,新疆的總體耕地面積将呈現出下降的趨勢,新疆棉的種植面積也趨于飽和,是以新疆棉花産量的提升更多的依賴于單産的提升。

尤其是今年棉花播種期,新疆遭遇了相對惡劣的自然天氣,導緻部分地區不得不進行二次播種甚至多次播種,總産量較上一年度繼續下降。

高崗上的棉花,為何躊躇不前

而需求端,由于近兩年疫情的原因,海外大量訂單湧入國内,使得需求一直處于高位,帶來的産需缺口,使得棉花銷售火爆,價格高漲。今年新疆棉花地頭甚至出現采棉機器剛下地,棉花收購商還有紗廠的人就跑到地裡搶棉的場景了。

而進口棉這塊,配額内的進口棉花雖然有價格優勢,但是進口量有限,對總體棉價産生不了大的影響。

配額外的進口量近兩年來比較大,按照中國棉花協會的平衡表預計今年進口量也接近200萬噸,但是由于今年外棉價格同樣高企,在滑準稅的調節下,進口棉價格優勢并不明顯。

另外從供給端看2021年中央儲備棉輪出、投放連續進行, 7月5日至9月29日輪出累計成交63.08萬噸,成交率100%,10月8日至11月9日第一批投放累計成交39.56萬噸,成交率61.19%,11月10日開始第二批投放,計劃上市總量60萬噸,其中包含2019年度新疆棉、2018-2020年度進口棉。紡織企業積極參與儲備棉競拍,部分紗廠競拍成交的儲備棉數量可供工廠正常使用2-3個月,有效降低了用棉成本。

但目前來看進口棉和新疆棉占比還不高,實際成交價格基本貼着新疆新棉,這就導緻當下抛儲導緻的現貨價格下跌幅度還比較有限。

回到盤面上看,棉花01合約在進入到21000-22000的價格區間後,陷入到了一種膠着的狀态。一方面由于新疆新棉進入到了集中上市期,籽棉收購價格有所回落,加上國儲棉的補充,前期供給短缺的情況得到改善,盤面上行動力不足。

另一方面,盤面在仍較大幅度貼水(1300左右)的背景下暫時也跌不動,短期在期現回歸影響下盤面以震蕩偏強思路對待。

免責聲明:期貨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上内容不作為投資依據,僅供參考。本文章内容均基于已公開資訊撰寫,但不保證該等資訊的準确性和完整性。作者或将不時補充、修訂或更新有關資訊,但不保證及時釋出該等更新。文章中的内容和意見基于對曆史資料的分析結果,不保證所包含的内容和意見在未來不發生變化。本文章僅供參考,在任何情況下不作為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