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北任澤區:小蘑菇開出“緻富花”

作者:光明網

中新網邢台11月26日電(張鵬翔 武娜)“今年的白靈菇市場行情太好了。今天上午,剛往上海發走100多箱,現在每天向全國各地發貨,供不應求。”26日,河北省邢台市任澤區白靈菇種植基地負責人劉順波高興地說。

26日,走進河北省邢台市任澤區天口鎮馬家莊村的白靈菇種植基地,隻見一層層菌棒整齊排列,一朵朵白靈菇升柄展傘,一陣陣菌香沁人心脾。

說起劉順波種植食用菌的經曆,還要追溯到22年前。1999年,21歲的劉順波首次接觸食用菌種植項目,先是種了八年的平菇。2007年,劉順波發現新興品種白靈菇的市場需求旺盛,于是便改種白靈菇,一種就是14年。

“白靈菇對技術要求很高。”劉順波說,最初無論怎樣努力也達不到預期效果,不是出菇率不高,就是出菇品質不好。不服輸的劉順波便開始向農業專家請教,前往北京、天津等地四處考察取經。

“出菇期間一定要控制好棚内溫度,先降後升才能提高出菇率。”劉順波說,十幾年的種植經驗,讓他從“門外漢”變成了“土專家”。

掌握了“技術”,劉順波又帶着樣品跑市場。“先是讓客戶免費試用,品質好了客戶自然會動心。”劉順波說,工夫不負有心人,如今不僅有了穩定的客源,還有新客戶主動找上門。

“創新管理出效益。”劉順波說,2014年他擴建至5個棚,又建立了一座40多平方米的冷庫,近兩年還安裝了6台制冷機,白靈菇可提前兩個月進入采摘期。“白靈菇年采摘量達6萬多斤,總收入約100多萬元。”劉順波說,自打種了白靈菇,日子越過越紅火,房子車子都配齊了。

白靈菇種植不僅為劉順波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也為本村和周邊村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共吸納50餘人就業。“在基地打工,掙錢顧家兩不誤,還能減輕孩子們的負擔。”70歲的村民王雪彩說。

“再過半個月這幾個棚會相繼出菇,直到春節前後,這段時間肯定閑不住了。”站在大棚内,望着滿棚的白靈菇,劉順波臉上綻放出幸福的笑容。

邢台市任澤區農業農村局王計增表示,近年來,任澤區大力開展以“千斤糧、萬元錢”為标志的農業結構調整,全區發展食用菌項目種植面積500多畝,帶動當地2000多名農民增收緻富。(完)

來源: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