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高祖李淵:兒子多了不見得是什麼好事,我支援計劃生育

公元566年,南北朝陳朝的第二個皇帝

陳蒨駕崩,享年44歲。

回到北周,這一年是北周天和元年,也就是這一年,李淵出生了。

唐高祖李淵:兒子多了不見得是什麼好事,我支援計劃生育

李淵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官N代”,西涼開國君主

李暠是他的祖先;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國之一,後追封為唐國公;父親李昞是北周的禦史大夫、柱國大将軍。

不僅如此,隋文帝楊堅是他的姨夫,隋炀帝楊廣是他的表弟,是以李淵又和隋朝有着密切的聯系。

隋朝末年,群雄并起,作為隋朝的重臣的李淵也有着自己的打算,雖然兩人是表兄弟,但是兩人的關系似乎并不好。

唐高祖李淵:兒子多了不見得是什麼好事,我支援計劃生育

早在楊廣遠征高句麗時,楊玄感趁機造反。隋炀帝派李淵前去鎮守弘化郡,李淵在那裡廣交天下豪傑,引起了楊廣的猜忌,李淵靠每天酗酒自污逃過一劫,是以也讓他更加小心謹慎。

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淵成為太原留守。

這時候的隋王朝已經千瘡百孔,瓦崗起義軍、河北起義軍還有江淮地區的起義軍已經讓隋王朝手忙腳亂,此時的李淵在準備,他在等一個時機。

李淵一邊防範着突厥,一邊接收着流民匪寇,頗有一種來者不拒的架勢。

唐高祖李淵:兒子多了不見得是什麼好事,我支援計劃生育

有人把李淵造反描寫得太佛系,認為李淵就是被李世民逼着造反的,這顯然有點低估了李淵。李淵是一個心思缜密、老謀深算的政治家,對于造反他需要有十足的把握,他需要一擊緻命并能夠獲得豐厚的“報酬”。

李淵需要一個推手,需要一個“不得不反”的理由。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提李淵的二兒子,正是他的計策讓李淵下定了決心。

李世民給李淵設下美人計

李世民這個人飽讀詩書,又有豐富的實戰經驗,是一個難得的帥才,但是他的目标卻不滿足于此。因為在他看來,隋朝滅亡隻是時間問題,如果現在不下手,那麼隋朝滅亡的紅利可就跟自己沒啥關系了。

唐高祖李淵:兒子多了不見得是什麼好事,我支援計劃生育

但是造反這個事可不是他一個人可以完成了,他沒有他爹的威望,也沒有他爹的權勢,換句話說,現在的李世民,什麼都不是,他隻是李淵的兒子,還是個二兒子。

是以,在過去的數個日夜裡,李世民都在勸說自己的父親,但是得到了答案隻有一個,拒絕。

李世民和裴寂想了一個辦法,他要把李淵和自己緊緊“捆”在一起。

這天,裴寂邀請李淵喝酒。酒過三巡,李淵也喝得不行了,裴寂就叫來了幾個美女,侍奉李淵休息。李淵早晨起來一看,自己躺在一個大床上,身邊還躺着幾個美女,頓時酒醒了一半。

唐高祖李淵:兒子多了不見得是什麼好事,我支援計劃生育

李淵一臉懵逼,但是也知道裴寂給他下了一個套,接着裴寂就跟他說這幾個人都是皇上的女人,如果傳出去可是要殺頭的。李世民也趁機向李淵說了造反的事,但是現在的李淵還是滿嘴仁義道德,嚷嚷着要送李世民去見官。

過了一會兒,李淵答應了起兵,并對李世民說:“我這麼愛護你,怎麼忍心去告發你呢!”

大業十三年七月,“無路可退”的李淵正式造反,帶甲三萬,就從晉陽出發,口号就是“志在尊隋”。

兵貴神速,李淵在幾個月就攻入了長安,但是很不巧,隋炀帝此時并不在長安。

于是李淵就遙尊楊廣為太上皇,擁立

代王楊侑為皇帝,即隋恭帝,李淵封唐王。

唐高祖李淵:兒子多了不見得是什麼好事,我支援計劃生育

第二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之變中駕崩,李淵也決定不裝了,逼迫隋恭帝禅位給李淵,李淵在長安繼位,建國“唐”。為了進一步強調政權的合法性,李淵優待隋恭帝,大封北周後代。

兒子之間的明争暗鬥

皇帝當上了,但是造反還并沒有成功,因為唐實際的統治面積也就在關中和河東一帶,距離全國統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除了接連不斷的反叛還有外來勢力的挑戰,李淵最擔心的還是自己的幾個兒子。

李淵兒子不少,但是真正等入李淵的眼的還是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還有齊王李元吉,李淵也一直試圖平衡幾個人的關系。

唐高祖李淵:兒子多了不見得是什麼好事,我支援計劃生育

我們知道,從李淵晉陽起兵到建立唐朝再到統一全國,李世民出力最多,除了自身想要建功立業以外,還因為李淵的一次口頭承諾。

上之起兵晉陽也,皆秦王世民之謀,上謂世民曰:“若事成,則天下皆汝所緻,當以汝為太子。

這是《資治通鑒》記載的一段話,裡面明确記載李淵在起事之前曾承諾事成之後要立李世民為太子,但是真等到事成了,李建成還是太子,李世民隻是秦王。

李世民心裡苦,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似乎要給别人做了嫁衣。

唐高祖李淵:兒子多了不見得是什麼好事,我支援計劃生育

不管怎麼說,

李淵的優柔寡斷,也使朝中政令互相沖突,加速了諸子的兵戎相見

作為太子,李建成拉攏齊王李元吉,作為太子集團,而李世民在武德四年被冊封為天策上将,地位僅次于李淵和太子李建成,而且可以在洛陽開府。

再加上李世民經過南征北戰,一大批的能臣武将追随,李建成決定要先下手為強。

對于兩個兒子的明争暗鬥,作為老爹的李淵是非常頭疼,一邊是太子,一邊是李唐江山的首功之臣,他隻能兩邊和稀泥。

武德七年,爆發了一場駭人聽聞的“楊文幹事件”,将兄弟倆的沖突推向了高潮,李淵派李世民平叛又許諾李世民太子之位,但是平叛之後的李淵并沒有兌現諾言,反倒用了兄弟不和的借口流放了太子和秦王的幕僚,這讓李世民徹底看清了李淵的真面目。

唐高祖李淵:兒子多了不見得是什麼好事,我支援計劃生育

此後,李建成借着李淵的“寵愛”,開始拆解李世民的手下,李世民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終于爆發了玄武門之變。

當尉遲恭提着刀走到李淵的面前,向他訴說着太子和齊王謀反被誅的時候,李淵才突然明白,自己所秉承的“中庸之道”,從一開始就是錯的。

他自認為李世民是自己的一把利刃,這把利刃可以幫助他鏟平一切奸佞,而他就是這把手拿利刃的人。現在他才明白,當這把利刃揮向自己的時候,自己顯得是那樣的脆弱。

罷了,累了,倦了。

李淵知道,那個屬于他的時代落幕了。

唐高祖李淵:兒子多了不見得是什麼好事,我支援計劃生育

真正屬于唐朝的時代來臨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