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之十):明清内府寫本等13種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之十):明清内府寫本等13種

這一期南京圖書館曬的是它們珍貴的稿抄本,本次曬的是13種珍貴的稿抄本。其中有明隆慶元年居節抄本《吳中舊事》,有居節跋文。字迹清雅秀逸,令人賞心悅目。(圖文來自微信公号“南京圖書館)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之十):明清内府寫本等13種

周禮政要二卷

(清)孫诒讓撰 稿本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之十):明清内府寫本等13種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之十):明清内府寫本等13種

孫诒讓(1848-1908),字仲容,别号籀庼,瑞安(今屬浙江)人。于經學、諸子學、文字學、考據學、校勘學及地方文獻整理方面均頗有成就,有“晚清經學後殿”、“樸學大師”之譽。

是書封面題“孫籀庼先生周禮政要稿本”及冊次,每冊首為《周禮政要目錄》。正文無卷端題名。上冊二十篇:朝儀、冗官、重祿、達情、宮政、奄寺、吏胥、鄉吏、教胄、廣學、通藝、選舉、博議、廣報、通譯、觀新、治兵、巡察、圖表、會計。下冊二十篇:戶版、口稅、廛布、券稅、金布、券币、漁征、度量、礦政、冶金、水利、教農、樹藝、保商、同貨、考工、考醫、獄訟、谕刑、收教。

框高16.9厘米,寬11.8厘米。半葉十二行,行二十四字。藍格,白口,左右雙邊。國家名錄号01338。

白雨齋詞話十卷

(清)陳廷焯撰 稿本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之十):明清内府寫本等13種

陳廷焯(1853-1892)字亦峰,又字伯與,原名世琨,丹徒(今屬鎮江)人,光緒十四年舉人。晚清常州詞派詞家。

正文共十卷,未題卷名、篇名。文前有“自序”。文中時有墨筆或朱筆改動,間或粘有浮簽。此書曾五易其稿,後由其父審定删成八卷,于光緒二十年由其門人刊行。

開本高18厘米,寬13厘米。半葉十行,行二十二字。無格。原為陳氏後人收藏,由陳昌、陳光遠申報國家珍貴古籍名錄,2014年贈予南京圖書館。國家名錄号06588。

永樂大典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七卷

(明)解缙等輯 明内府抄本

存一葉(卷一千一百九十一第五葉)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之十):明清内府寫本等13種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之十):明清内府寫本等13種

解缙(1369-1415),字大紳,一字缙紳,吉水(今屬江西)人。官至内閣首輔、右春坊大學士。

此為永樂大典殘葉,邊框(後人所描畫)及版心之字均殘缺,内容為《周易·

系辭下》“子曰徳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言不勝其任也”的諸家(李鼎祚、張載、司馬光、張浚、郭雍等)集解。可知所存為卷一千一百九十一第五葉。

開本高36.2厘米,寬23.4厘米。半葉八行,行字不等,小字雙行,行二十八字,四周雙邊,朱口,三朱魚尾。國家名錄号08612。

吳中舊事一卷 (元)陸友仁撰

明隆慶元年(1567)居節抄本 居節跋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之十):明清内府寫本等13種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之十):明清内府寫本等13種

陸友仁,生卒年不詳,名友,字友仁,一字宅之,号研北生,平江(今江蘇蘇州)人。工書法,精鑒賞。著有《墨史》《研北雜志》等。

正文一卷,記吳地舊聞逸事一百餘件,多街談之流,可補方志之缺。此本末有明代書畫家居節題跋,稱于隆慶元年四月三日午飯後錄,至次日畢。跋文字型與正文一緻,字迹清雅秀逸,故知此抄本為居節手筆。

框高20.5厘米,寬13.7厘米。半葉九行,行十八字,小字雙行同,四周雙邊,白口,單白魚尾。钤“汲古閣”、“毛晉私印”、“三十五峰園主人”、“汪印士鐘”、“長洲汪駿昌藏”、“吳雲私印”、“吳平齋讀書記”、“顧鶴逸”等印。國家名錄号11677。

三朝北盟會編二百五十卷

(宋)徐夢莘撰 明抄本 丁丙跋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之十):明清内府寫本等13種

徐夢莘(1126-1207),字商老,臨江軍清江(今江西樟樹)人,紹興年間進士。嗜學博聞。

三朝指宋徽宗、欽宗、高宗三朝。作者彙輯三朝有關宋金和戰的200多種文獻史料加以編排,諸多史料原文已佚,籍此書方得以儲存。故該書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是編年體當代史名著。

半葉十行,行二十字,小字雙行,字無定數。無格。钤“竹泉珍秘圖籍”、“敦複珍藏顧氏”、“錢唐丁氏藏書”、“八千卷樓珍藏善本”、“綸音嘉惠藝林”等印。國家名錄号10209。

尚書譜不分卷

(明)梅鷟撰 明抄本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之十):明清内府寫本等13種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之十):明清内府寫本等13種

梅鷟(約1483-1553),字緻齋,旌德(今屬安徽)人。正德八年(1513)舉人,曾任南京國子監助教、鹽課司提舉。

是書随文講解、考辨《尚書》之僞。文中多處有顧廣圻嘉慶十七年、十九年朱、墨筆跋。

框高20.9厘米,寬14.1厘米。半葉九行,行二十二至二十四字不等。四周單邊,白口,單魚尾。藍格。钤“白堤錢聽默經眼”、“錢唐丁氏正修堂藏書”、“八千卷樓所藏”、“四庫坿存”等印。國家名錄号07285。

國初禮賢錄二卷

明抄本 丁丙跋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之十):明清内府寫本等13種

是書所錄為明太祖朱元璋聘用劉基、葉琛、章溢及宋濂四人入禮賢館,參預機密之事。書中記載了劉基、章溢卒時事迹,則非劉基所撰,當為後人雜采衆書而成。《明史藝文志》《千頃堂書目》皆作明劉基撰,誤。

開本高26.6厘米,寛17.8厘米。半葉十行,行十七字。無格。钤“錢唐丁氏正修堂藏書”、 “辛卯劫後所得” 、“四庫坿存”印。國家名錄号03847。

銀海精微二卷 題(唐)孫思邈撰

清乾隆内府寫南三閣四庫全書本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之十):明清内府寫本等13種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之十):明清内府寫本等13種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之十):明清内府寫本等13種

孫思邈(581-682),京兆華原(今陝西銅川)人。隋唐時期醫藥學家,後人尊稱“藥王”。

道家稱“目”為“銀海”,是書為眼科專著,論眼科諸症甚為明晰,假托名醫孫思邈撰。各冊護葉浮簽上有墨筆所書詳校官姓名。正文前有《四庫》之《銀海精微》提要,末有《銀海精微序》。正文分二卷,卷上首為“五輪八廓總論”;其後至卷下上半,配圖列各種眼病及診治之法約八十種;卷下後半,記錄各種治眼藥方約百種;末為“五髒要論”、“審症應驗口訣”、“審症秘論”、“辯眼經脈交傳病症論”、“用夾法”、“開金針法”、“觀音咒”、“眼科用藥次第法”、“金針眼科經驗方藥詩括”、“丹藥和論”、“藥性論”。

框高21.8厘米,寬14厘米。半葉八行,行字不等,小字雙行,行字不等。紅格,白口,四周雙邊,單魚尾。钤“古稀天子之寶”、 “乾隆禦覽之寶”等印。國家名錄号04620。

西漢年紀三十卷 (宋)王益之撰

清乾隆翰林院抄本[四庫底本] 邵晉涵校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之十):明清内府寫本等13種

王益之,生卒年不詳,字行甫,南宋婺州金華(今屬浙江)人。官至大理司直。

是書為編年體斷代史書。正文三十卷,以西漢皇帝年号為序,記述西漢曆史。史料詳實,條理清楚,于史實多有補正。

框高23.7厘米,寬15.3厘米。半葉八行,行二十一字,小字雙行同。紅格,白口,四周雙邊,單魚尾。钤“臣印晉涵”等印。國家名錄号03771。

中興館閣錄十卷(宋)陳骙等撰

清乾隆盧文弨抄本 盧文弨校并跋

存三卷(七至八、十)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之十):明清内府寫本等13種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之十):明清内府寫本等13種

陳骙(1128-1203),字叔進,台州臨海 (今浙江臨海) 人。紹興二十四年進士。

中興館為南宋建立以來的皇家圖書館,是書記錄了圖書館官員的姓名、廪祿、職位及日常活動,并介紹了圖書館的基本功能,包括采編、典藏、編輯、編撰和刊刻等。

名錄題有丁丙跋,實無。又題乾隆二十九年抄本,誤,實為乾隆盧文弨抄本。是書歸錢塘丁氏八千卷樓後,丁氏将之配入光緒十二年(1886)丁氏刻武林掌故叢編之《南宋館閣錄》全本中,合四冊,以使盧抄與丁刻三卷有所比對。

框高20.6厘米,寬15.5厘米。半葉十行,行十八字,小字雙行同,左右雙邊,白口,單魚尾。钤 “武林盧文弨手校”印。國家名錄号10330。

學易慎餘錄四卷 (清)葉佩荪撰

清抄本

錢大昕批,王鳴盛批并跋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之十):明清内府寫本等13種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之十):明清内府寫本等13種

葉佩荪(1731-1784),字丹穎,号辛麓,歸安(今浙江湖州)人。乾隆十九年進士,曾任兵部主事、湖南布政使。有《傳經堂詩文集》、《易守》等。

正文凡四卷:卷一易原、易名說、周易加代名說、卦字義說、彖象字義說、爻字義說、重卦說、周公作爻辭說、十翼說;卷二卦體乾坤說、卦德說、卦象說、卦時說、卦位說、應爻說、近爻說、反複二卦說、六虛說、中四爻成卦說、辭例考;卷三古本周易說、傳辭不當稱彖象說、十二月卦說;卷四河圖洛書、先天圖、卦變、立象盡意論。

框高20.5厘米,寬14.2厘米。半頁十行,行二十一字,小字雙行同,白口,四周雙邊,單魚尾。钤“王鳴盛印”、“甲戌榜眼”印。國家名錄号10044。

夢粱錄二十卷 (宋)吳自牧撰

清抄本 吳骞校補 劉履芬校并跋 曹元忠跋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之十):明清内府寫本等13種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之十):明清内府寫本等13種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之十):明清内府寫本等13種

吳自牧,南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不詳。

此為記載南宋時期都城臨安市井風貌之書,于山川地理、四時景物、城市風貌、郊廟殿閣、風俗節序、物産人物、文化娛樂等均有詳細記錄。此本目錄題“夢粱錄”,正文卷端及版心題“夢梁錄”,“粱”誤作“梁”。系乾嘉年間拜經樓抄本,經吳骞校補,後又經劉履芬以善本再校,并過錄其他版本之名家明都穆、清錢曾、清張鳳池題跋,備記版刻源流。丹鉛雜陳,雖蠅頭小楷,一絲不苟,展現古人藏書也為讀書的理念。顧麟士曾請曹元忠共賞此本,曹氏題記卷端,不勝感慨。劉履芬舊藏。

開本高28.3厘米,寬18.5厘米。半葉十行,行二十二字,小字雙行同。钤 “拜經樓吳氏藏書”、“江山劉履芬彥清手收得”、“曹印元忠”、“鶴逸”等印。國家名錄号11678。

浙江海塘事宜冊一卷

清彩繪本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之十):明清内府寫本等13種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之十):明清内府寫本等13種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之十):明清内府寫本等13種

此冊所繪乃浙江境内從獅子口至烏龍廟的江塘,從烏龍廟至江南金山縣交界處的海塘全圖,約清嘉慶年間繪制。前有《浙省江海塘說》,介紹浙江江塘、海塘曆代修建情況,中為彩色圖繪《江海塘全圖》,書末有嘉慶年間《海塘丈尺銀數總目》,記載所費工錢。

開本高31.1厘米,寬18.2厘米。半葉八行,行十八字。文字部分無邊框。國家名錄号0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