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劉備的視角看三國:向死而生何為英雄

有人問我、在白門樓為什麼要提醒曹操除掉呂布?我想說其實我從骨子裡還真看不起呂布這種人。

有人說我劉備命好、雖然出生貧窮、但也是沒落貴族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又有歇業萬人敵的兄弟幫襯、我劉備命好嗎?

我父親劉弘早亡,我還是少年時候就與母親以織席販履為業,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我十五歲那年、母親拿出家中所有的積蓄、想叫我外出求學、我知道這些依然不夠、幸得叔父劉元起出手資助 ,我這才能前往洛陽拜師盧植求學的機會。

以劉備的視角看三國:向死而生何為英雄

洛陽帝都風雲人物衆多、我聽聞袁家四世三公名門之家、袁家兩位公子、袁紹清正、袁術俠氣出名、我想前往拜訪、到府門外看門之人問我身居何職

我畢恭畢敬回道:“白身、并無官職”

那人道:“你父親、祖父是何官職”

我道:“父親早亡、祖父作過東郡範縣縣令”

那人笑道:“你也不看這是袁家是何門第、你祖父不過芝麻綠豆點的小官、你也安敢前來”叫人把我趕走。

洛陽城是皇親貴戚聚居之地,很難治理、我聽聞洛陽北部尉曹操申明禁令、嚴肅法紀,造五色大棒十餘根,懸于衙門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殺之”、皇帝寵幸的宦官蹇碩的叔父、違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碩的叔父用五色棒處死。于是,“京師斂迹,無敢犯者”。

以劉備的視角看三國:向死而生何為英雄

曹操不過長我六歲、我對他的做法欽佩、想前往拜訪、然我一個窮學生又沒什麼才華名聲、自然得見不了已是部尉的曹大人。

在洛陽城中能和我談得來的也就同在師傅盧植門下的公孫瓒一人,但我與他不同、他雖然母親出身低微、不受家裡待見、但他有個作太守的老丈人、我求學幾年家中負擔不起、他卻亦能求拜于名臣劉寬門下、與王邑 傅燮 、魏傑等 人為師兄弟繼續求學、說起來劉寬與我同為高祖後裔、回到涿郡後有人說我學起高祖劉邦、喜歡狗馬、音樂、美衣服、能善待下人,喜歡結交豪傑。

以劉備的視角看三國:向死而生何為英雄

我自是知道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那日我同歇業兩人拜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我知道兩人選擇我亦是被士族所不容、世道險惡我早已領教、颍川陳氏、谯郡夏侯氏、颍川荀氏、汝南袁氏、荥陽鄭氏、清河崔氏、範陽盧氏、吳郡陸氏、泰山羊氏、河内司馬氏、(我這)大漢皇親在他們眼中歇業飛、關羽是屠豬賣酒,看家護院的寒門泥腿子、三十萬劉氏宗親之一的我對他們說不過是織席販履之徒罷了。

以劉備的視角看三國:向死而生何為英雄

我兄弟三人讨黃巾、因白衣被董卓輕視、孫堅朝廷有人作了别郡司馬、我兄弟三人大小三十餘戰方得一安喜縣尉、督郵見我兄弟三人出身寒門、便索要好處三弟脾氣暴躁不忍怒鞭督郵、他這一鞭,也抽斷了我和朝廷之間的聯系、然我發誓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又豈能歸罪餘他、我兄弟亦如當年雲長、殺欺壓鄉裡百姓豪強一般逃亡江湖。

曹操發天子诏書讨伐董卓、我想同我那同窗好友公孫瓒同去、這時候我才發現、當初那個家中不受待見小妾之子、如今已是威震塞外的一方諸侯、早已看不上我這個老同學、我兄弟三人為他們斬華雄、敗呂布卻依然改變不了被他們輕松,羞辱。

我劉備不相信這天下皆士族把握、我就是要匡扶傾頹的天下,重塑人心、改變他們的看法、為天下寒門開一條路。

第一個對我改觀的是孔融、當時他被管亥的包圍,孤窮無援,危在旦夕、我引歇業奔赴千裡前往救援幫他解圍。

以劉備的視角看三國:向死而生何為英雄

曹操為奪徐州攻打陶謙、公孫瓒問我與曹操無仇,又無好處、為何要去救援、他勸我放棄、然孔融為義而助陶謙,我既已承諾,便不能失信與人。

陶謙讓徐州、孔融、陳登勸說接任、三弟張飛問我:“又不是我強要他的州郡,他好意相讓,何必苦苦推辭?”我知道不光他是這麼想、雲長、以及追随我那全餘人亦是如此、然我救徐州是為仁義而來、而非曹操為圖謀徐州而來、不久後陶謙憂勞而逝、未被徐州傳位其子、反而托付與我、我知道他明白、也知道他兒子不是曹操對手、是守不住徐州的。

呂布先投袁紹,後投袁術,都不歡而散、甚至兵戎相見,與那曹操更是生死搏戰,不共戴天,如今(他)四周都有宿怨已無容身之地、我與窮途之中救他一家老小、有恩于他、然他朝秦暮楚,乘我與袁術開戰、襲我徐州、俘虜了我家小羞辱。

以劉備的視角看三國:向死而生何為英雄

李傕、郭汜的火拼,漢獻帝從長安東歸,途徑河東,下诏書令呂布迎駕、然他已沒有糧食為由拒絕、轅門射戟說是救我一命、不過就是擔心袁術占據小沛、聯合北面泰山一帶的部隊,他處于袁術包圍範圍。

徐州城破你口口聲聲道轅門射戟是恩情、可我劉備又何嘗沒救你呂布?給他安身立命之所呢?如今你我皆是曹操刀俎上的魚肉、你前番的所作所為、曹操會接納你?你不思你為何會敗、為何會被部下出賣、被陳登離間、被妻子挑撥、你不怪殺你之人曹操、反而說我無義、我劉備有何對不住你呂布的地方?說什麼落井下石,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你呂布可知道?

青梅煮酒曹操問我天下英雄、袁紹和袁術出身世家大族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孫策、劉璋子承父業割據一方、劉表天下名士“荊襄八俊”,那一個不是名頭響亮。

以劉備的視角看三國:向死而生何為英雄

你曹孟德道:“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你父曹嵩官至太尉,位列三公、你十九歲已是洛陽城中的部尉、如今更是天下少之諸侯、如今我劉備年過四旬、未有一兵一卒可供驅馳,未得一座城池以當基本、寄居你曹孟德籬下才得已安身立命、英雄、憑什麼?

天子衣帶诏要我讨賊、我劉備立發誓與你曹操勢力與水火,你曹操以急,吾以寬;你以暴,吾以仁;你以谲,吾以忠、立志匡扶天下。

我約袁紹聯合共擊曹操、那袁紹以小兒生病為由不願也不敢出兵攻打曹操許昌、我二弟關羽被擒、家眷落入曹操手中、無奈之下我暫居袁紹處、然他好謀無決,見小利而忘命,幹大事而惜身。

我前往荊州勸劉表與袁紹聯合與曹操争奪天下、然劉表此時已是立意自守,而無四方之志、荊州8年、年近五旬老之将至而功業未建,那雙腿因久未征戰已長了肥肉、我向劉表提出趁曹操進攻烏桓時偷襲許都的建議,劉表沒有采納、我知他不敢。

以劉備的視角看三國:向死而生何為英雄

撤離夏口,長坂坡前曹軍虎豹騎緊追、能不能活下去,我不知道、那追随了我十多年的弟兄,他渾身是血沖到了我的面前,一身狼狽、我看見他懷裡抱着的嬰孩、他拍打着嬰兒的臉,還在擔心孩子被捂死了,看見嬰孩哭起來了,居然笑了,全然不顧自己渾身是血一身刀傷。

我明白了,他去救你我那個出生不到一年、就是我自己都沒有見過幾面的兒子,一個人孤軍深入,逆向而行,明知前面是刀山火海也毅然決然的沖了過去,想不到居然向死而生回來了!

看着渾身是血的子龍、他我想起雲長、想起翼德、想起我的軍師孔明、以及那追随的我兵士、若非追随我劉備、他們或許有更好的生活、是我對不住他們。

四十八歲我聯東吳戰赤壁、方得荊州五郡之地、五十三歲取戰劉璋取西川、五十八敗方能與曹操一戰而取漢中、眼見着漢室可興,大業初成、忽然間急轉直下,東吳背盟,呂蒙白衣渡江,二弟關雲長走麥城,三弟張翼德身首異處。

孔明、子龍勸我國賊曹魏、非孫權也、強魏在北,兩弱相鬥,我劉備其不知道這是下策?然我劉備能忘記、桃園結義、甯願過五關斬六将、也要來投奔我這個一無所有的二弟嗎?

以劉備的視角看三國:向死而生何為英雄

我已到了孔夫子說的那個、聽得進逆耳之言,詈罵之聲也無所謂,無所違礙于心的耳順之年、可我匡扶天下之初心不能忘、二弟之仇不敢忘、如今我大漢是一國、我非徐州城那個劉備,我是一國之君,若東吳背盟若不還擊、那我大漢威信何在、臣子被害、城池被陷、不思念複仇讨回公道、難不成反過來向他們求和?孫權做到、我劉備做不到、人生暮年,時日不多、我需生前必須要為大漢扳回一局,這樣才能穩住大局、才能讓天下之人知道、我立志匡扶天下之心未變。

然夷陵兵敗,結義兄弟也都已經死了、如今殚精竭慮一輩子的基業,現在已經岌岌可危了,阿鬥溫善、其志不過已安樂王爺、我放眼群臣之中、也唯有孔明能繼承我的志向、我将阿鬥托付給他、“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

以劉備的視角看三國:向死而生何為英雄

(江湖小百科有話說、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由仁義之君變成欺世盜名的僞君子、然些東西厚黑學解釋不了、解釋不了劉備為何髀肉複生的感歎!解釋不了曹操“天下英雄,使君與操的評價!解釋不了“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解釋不了“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

曹操說“老骥伏枥,志在千裡”,這難道不能說劉備?窮困潦倒,碌碌無為大半輩子,天下奸雄視其為眼中釘,每每劉備方欲成事便被擊潰,一生五易其主,四失妻子!以弱擊強,三十餘年方有兩川。屢屢敗績,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六十歲仍然不忘初心、何人能比?

兵糧足備的淮南袁術不行、四世三公的河北袁紹不行、名稱八俊,鎮九州的劉表不行、血氣方剛江東領袖的孫策不行、劉璋、張繡、張魯、韓遂庸庸碌碌之輩更不行重行、你在細品煮酒論英雄中的這段話,“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隐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隐則潛伏于波濤之内。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是否有新的認識、起于微末,颠沛流離,而終能克成帝業,志弘心堅,真英雄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