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晚清名臣中,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誰對國家貢獻最大?

作者:海峽網絡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号稱“晚清三傑”,他們之中,誰對國家作出的貢獻最大?

要回答這個問題可不容易。畢竟,像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這樣的頂級人物,有着複雜的人生經曆,對國家作出了不一樣的貢獻,很難用“貢獻最大”這樣的短語來簡單地進行比較。

晚清名臣中,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誰對國家貢獻最大?

好在他們為國家作出貢獻的領域大緻相同,出于同樣的賽道。我們就按照“平定太平天國運動”、“進行洋務運動”“維護國家統一”3個領域,分别比較他們的貢獻。

首先是平定太平天國運動。

以1851年爆發的金田起義為标志,太平天國運動席卷了大半個中國,一度打到京畿附近,讓清廷震動。為了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清廷動用了所有的資源和力量。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也在其中。

在平定太平天國運動中,曾國藩作出的貢獻最大。

晚清名臣中,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誰對國家貢獻最大?

曾國藩建立了湘軍,培育了一大批能征善戰的湘軍名将——嚴格地說來,左宗棠和李鴻章都是從湘軍這個系統裡走出去的。在曾國藩的指揮下,湘軍保住了湖南不落入太平軍之手,并有餘力走出湖南,在江西、湖北、安徽等地征戰,收複了武昌、九江、安慶等一大批城市。最後,曾國藩又率領湘軍攻陷了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今江蘇省南京市),給了太平天國緻命一擊。

左宗棠和李鴻章都參與了平定太平天國的行動。左宗棠建立了楚軍,平定了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的太平天國運動,功勞僅次于曾國藩。李鴻章建立了淮軍,平定了江蘇的太平天國運動,功勞也不算小。但是,他們與曾國藩相比較的話,還是略輸一籌。

晚清名臣中,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誰對國家貢獻最大?

其次是進行洋務運動。

1861年1月11日,恭親王奕訢會同桂良、文祥上奏的《通籌夷務全局酌拟章程六條》,推行了一項以富國強兵為目标的運動,史稱“洋務運動”。

曾國藩是洋務運動的第一個實踐者。1861年秋天,曾國藩在安徽安慶設立了清朝第一家以手工制造近代武器的軍工作坊——安慶内軍械所。安慶内軍械所學習西方技術,制造新式的槍炮彈藥,并成功制造出中國第一台蒸汽機,以及中國人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艘蒸汽機輪船——黃鹄号蒸汽輪船。

不僅如此,曾國藩還設立了中國第一家翻譯館,聘請中外學者主持譯務,負責翻譯和引進西方的科技類書籍;聯合李鴻章一起,推動清廷派遣第一批幼童到美國留學,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人才。

晚清名臣中,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誰對國家貢獻最大?

左宗棠在洋務運動上也作出了很多貢獻,比如在福建建立了清朝第一家制造兵船、炮艦的新式造船企業——福州船政局,和中國近代航海教育和海軍教育的發源地——福建船政學堂。後來李鴻章建立北洋水師時,北洋水師絕大部分将領都畢業于福建船政學堂。此外,左宗棠還建立了西安機器局、阿克蘇設制造局、蘭州火藥局、庫車火藥局等,為西北地區帶去了近代工業。

不過,在洋務運動中,還是李鴻章作出的貢獻最大。李鴻章創辦了晚清四大兵工廠中的3個:江南制造局、金陵機器局、天津機器局,督辦創立了中國近代最大的民用企業——輪船招商局,創辦了河北磁州煤鐵礦、江西興國煤礦、湖北廣濟煤礦、開平礦務局、上海機器織布局、山東峄縣煤礦、天津電報總局、唐胥鐵路、上海電報總局、津沽鐵路、漠河金礦、熱河四道溝銅礦及三山鉛銀礦、上海華盛紡織總廠等一系列民用企業,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北洋水師。

晚清名臣中,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誰對國家貢獻最大?

難能可貴的是,在民用企業的經營上,李鴻章推動由官督商辦轉向官商合辦,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成為中國近代化開始的标志。

最後,是維護國家統一。

在這一點上,毫無疑問,左宗棠作出的貢獻最大。

晚清名臣中,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誰對國家貢獻最大?

左宗棠擔任陝甘總督期間,率領湖湘子弟萬裡西征,用了一年半的時間,為中國圈回了西北邊疆百萬平方公裡的國土,創造了清朝曆史上領土失而複得的奇迹,功勞之大,足以名垂千古。

曾國藩在這方面乏善可陳。李鴻章在甲午戰争中一敗塗地,使得清廷既要賠款,又要割地,這不能算貢獻吧?

晚清名臣中,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誰對國家貢獻最大?

值得一提的是,李鴻章從1871年簽訂《中日修好條規》和《中日通商章程》以來,在30年間一共簽訂了14份不平等條約,差不多平均兩年簽訂一份不平等條約,這一點不管是曾國藩還是左宗棠,都要“自愧不如”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