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網編譯報道】去年3月19日,珀斯導遊菲力·董(Phil Dong,音譯)還在為中國遊客展現城市的美,但後面發生的事情令他措手不及。兩天後,由于疫情惡化,澳洲對所有非公民和非居民關上了大門。雖然全球都在推廣疫苗接種,但本周一份最新報告顯示,大部分中國遊客不願出國旅遊,已經大受沖擊的澳洲旅遊業未來又将如何?
已轉行的菲力·董很懷念為中國遊客當導遊的時候。(圖/網頁截圖)
中國遊客更傾向國内遊
澳廣網26日報道,“沒想到那是我最後一次見到來自中國的遊客。”20年前移民到澳洲的菲力稱,“我知道東海岸發生的事情(疫情暴發),但沒想到惡化得這麼快。”2017年加入旅遊業的菲力表示,多年來中國遊客的大手筆消費推動了澳洲的旅遊業繁榮。
不過,中國旅遊研究院本周出具的一份中國出境旅遊報告顯示,大部分中國公民(83%)隻願意前往沒有新增病例的國家旅遊,還有82%的受訪者表示,近期内,相較出國更願意選擇國内遊。調查還發現,出于對安全因素的考慮,72%的中國人不願意坐飛機。
該報告還表示,盡管今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數增長了25%,但2022年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出境旅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疫情的控制。
Rochford Wines中國市場經理德拉·張呼籲對中國完全開放邊境。(圖/網頁截圖)
澳商家希望對中國開放邊境
這份報告給依賴中國遊客的澳洲經濟和企業留下了可怕的前景,包括墨爾本東北部亞拉河谷的商家。“我們接待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Rochford Wines的中國市場經理德拉·張(Della Zhang,音譯)稱,“自疫情以來,因為邊境關閉,我們的國際訪客數量降到了零。”
德拉稱盡管下個月中國留學生的回歸将帶來一些安慰,但她希望看到澳洲完全對中國開放邊境,“中國遊客對于我們的業務來說非常重要”。
失去生意旅遊從業者謀轉變
有人擔心即使國際旅客大規模傳回,澳洲的旅遊業也可能不會立即為他們做好準備,因為長時間的邊境關閉已迫使菲力等專業旅遊經營者退出該行業并在其他地方尋找工作。
據菲力介紹,對于中文的旅遊業從業者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很多他的同僚都已經轉行。菲力目前從事建築業的工作,且時常想念為中國旅客做導遊,但在可預見的未來,他不打算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我對我目前的工作很滿意,薪水更高,而且我周末不用再工作了。”他稱。
在澳廣網采訪的一些資深中澳導遊、司機與旅行中介中,一些人也轉行為網約車“優步(Uber)”司機、房地産中介、其他職業或退休。
悉尼唐人街商家代表西蒙·陳稱無法立即為遊客做好準備。(圖/網頁截圖)
旅遊業無法立即做好準備
澳洲旅遊與交通論壇(Tourism and Transport Forum Australia)研究也顯示,與其他行業相比,不得不裁員的旅遊業企業更多,預計員工短缺将遠遠超出目前的經營限制。且據首席執行官Margy Osmond介紹,這還不僅發生在中國市場。“在很多專業市場,語言是一個關鍵問題,進階文化了解也是如此。”她稱。
“目前我們還沒有足夠的能力來滿足遊客的傳回。”悉尼唐人街商家代表、Haymarket商會主席西蒙·陳(Simon Chan,音譯)也表示,“我們确實需要支援企業并鼓勵他們做出承諾并回到企業提供基礎設施來滿足遊客的需求。”
斯蒂爾希望很快實施中國的旅行泡泡計劃。(圖/網頁截圖)
昆州小夥呼籲推出旅遊泡泡
盡管澳洲藥品管理局(TGA)承認兩種中國制造的疫苗,有利于中國遊客前往澳洲,但雙邊關系讓最高上司人難以就貿易和旅遊進行高層對話。
這給在悉尼經營旅遊中介AussieYou Tours的斯蒂爾(Justin Steele)帶來很大的打擊。來自昆州的斯蒂爾從國小習中文與中國文化,更獲得獎學金前往中國以促進青年之間的文化交流。他于2018年開始創業,專注于澳洲文化的雙語旅遊,吸引了許多年輕的中國千禧一代遊客。
他說,鑒于澳中兩國的疫苗接種率很高,他希望很快實施中國的旅行泡泡計劃。“我認為中國遊客會回來,甚至是疫情前的人數,我不确定,但我希望如此。但這些數字可能需要幾年時間才能真正開始回升到原來的水準。”(諾伊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