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為什麼要有夢想

仔細想想,在這個浮躁的時代,夢想這東西仿佛離我們很遠,我們喜歡把「活在當下」挂在嘴邊,忙着「知識焦慮」,忙着「得過且過」。而「有夢想」這件事,忙着忙着就忘了。

甚至有人會質疑,夢想有什麼用?它不能吃不能喝,沒了它生活照舊,為什麼一定要有?

我想用一部電影來回答這個問題。

10月7日,一部關注度極低、豆瓣無評分的電影《奔跑的少年》悄悄地登陸了騰訊視訊。

這部電影沒有知名的演員出鏡,也沒有多絢麗的營銷炒作,隻有一片似海洋般的黃沙,和綻放在黃沙之中的夢之花。

電影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這個故事來自2006年,新疆,墨玉縣,喀瓦克鄉。

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這個地方,就是:窮。

如果用兩個字來概括這個地方,就是:黃沙。

人為什麼要有夢想
人為什麼要有夢想

這裡的大部分家庭都隻能靠天吃飯,一年的收入不過千百塊錢。他們的孩子,隻能穿着破了好幾個洞的球鞋,或者是塑膠拖鞋去學校上課,也最多上完國中就要辍學務農。

人為什麼要有夢想

但老師帕爾哈提無意間在路上撿到的一隻足球,卻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個夢想——踢足球。

他們組建了一支自己的球隊——夢之隊。面對場地小、器材匮乏甚至家長和校長阻撓的困境,這支隊伍卻從未放棄他們的夢想:

學校操場小?那就在塵土飛揚的沙地上進行訓練;沒有訓練器材?那就在磚頭上練習踢跳、彈跳;買不到訓練杆?那就用樹枝替代訓練杆練習繞樁盤帶;沒有場地能練射門技巧?那就在河灘裡訓練倒勾射門。?
人為什麼要有夢想

為了保護球鞋,避免平時練習時把球鞋踢破了,不少孩子幹脆光腳踢球,把鞋放在一邊。

可喀瓦克地區自然條件很差,太陽下山晚,導緻白天氣溫高,地面非常燙。光腳練球的孩子們為了不讓腳上燙起泡,都不敢踩實地面。

有的孩子腳踢腫了,有的孩子擦破了腿,甚至還有的孩子摔斷過腳筋。

靠什麼堅持下去?大概,也隻有夢想。

人為什麼要有夢想

2011年8月,帕爾哈提帶着孩子們乘坐30多個小時的火車,來到了烏魯木齊打一場比賽,開始他們人生中第一場,足球對戰。

在日積月累的訓練和夢想的加持之下,這支從偏遠鄉村走出來的光腳球隊以 4:0 的絕對優勢戰勝了對方,從此一路開挂,節節高升。

2016年4月,「夢之隊」在前北京國安球員高雷雷的大力支援下,赴西班牙巴塞羅那教育訓練一個月;

2017年8月,「夢之隊」在遼甯沈陽「和平杯」國際青少年足球邀請賽,獲得U9組冠軍;

2019年8月,在第五屆雲南「高原杯」全國青少年足球邀請賽上,獲得U11組冠軍。

人為什麼要有夢想

如果不是那個閃閃發光的夢想,大抵是走不到這個高度的。

「他們從足球中收獲的,不僅是快樂,還是自信、團結、吃苦耐勞,更是大膽做夢的勇氣,以及一步一步,努力去實作的毅力。」

我想,這也正是夢想存在的價值,它讓你的人生充滿意義,它鞭策你成就自己,也讓你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