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可轉債生命周期了解可轉債2/3

作者:居正待時投資

在上篇文章中,我們了解可轉債的發行背景及一些基本概念,這篇文章我們将對可轉債發行後,正股不同的走勢對可轉債有哪些影響進行分析。

2、正股上漲

随着募集資金陸續投入生産經營,産生更多利潤,股價随之走高;或者遇到一輪牛市,股價水漲船高,都會導緻轉股價值跟随正股股價上漲。

我們會發現,當轉股價值高于可轉債目前交易價格時,買入可轉債然後馬上轉股,第二天開盤立刻賣出正股(可轉債不允許轉股當天賣出),很可能存在套利機會(比如100元買入轉債,若轉股價值為110元,轉股後110元賣出股票,可以賺到10元。)。

這種套利機會,我們一般用溢價率表示,負溢價率就代表用便宜的價格買到了高價值的東西。當然,市場很快會發現并消除這種套利機會,使得可轉債價格跟上其轉股價值,是以,在轉股期内,正股股價上漲,可轉債價格會跟随上漲。

當正股股價較轉股價上漲至少30%且維持一段時間後(該時間在《可轉債發行公告》中有所規定,比如“公司股票連續三十個交易日中至少有十五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不低于當期轉股價格的130%(含 130%)”),公司就可以釋出強贖公告。

強贖公告規定,在某個日期前未轉股的可轉債将被公司以某個很低的價格贖回,進而迫使可轉債持有人盡快轉股。

到截止日期,大部分轉債都已經轉換成公司股票,剩餘極少數轉債(通常情況是持有人忘記了)被公司強制贖回,可轉債的生命周期走到了盡頭。

上市公司股價的上漲達到強贖條件是一個雙赢的結果,在面值附近買入可轉債的持有人獲得了不菲的收益,上市公司也可以得到不用還錢的“獎賞”。

3、正股下跌

若公司經營不如意,或市場遭遇低迷的市場,股價跌破轉股價,導緻轉股價值跌破可轉債面值,此時如果公司不采取措施,則很可能面臨到期還錢甚至提前還錢的命運。

遇到這種情況,公司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應對方式:

比較不想還錢的公司,會采取積極下修轉股價的方式來避免到期還錢的結局。

何為下修?當上市公司股價跌破轉股價的80%-90%并維持一段時間滿足下修條件後,上市公司可以下調轉股價(不是必須),來縮小轉股價與正股股價之間的差距。既然股價不漲,就讓轉股價下調吧,效果一樣。

行情不好時,公司積極下修轉股價;在行情反彈時,更容易達到強贖條件,來避免還錢的命運。

舉個例子,原股價=轉股價=10元,股價下跌到8元滿足下修條件後,如果公司堅持不下修,股價需要從8元漲到13元并維持一段時間才能滿足強贖條件,漲幅高達62.5%;而如果公司積極下修,比如下修轉股價到8元,股價隻需要從8元漲到10.4元并維持一段時間就可以滿足強贖條件,漲幅為30%。

曆史資料顯示,隻要公司積極下修,在六年的生命周期中,還是很有希望滿足強贖條件的。

當然,下修需要經過股東大會的同意。因為下調轉股價之後,相當于低于當初發行價格出售股權,損害了老股東的權益。

下調價格一般不低于股東大會召開前20個交易日均價和前一交易日交易均價之間較高者。同時修正後的轉股價不能低于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每股淨資産(正股PB不小于1)和股票面值(正股股價不能小于1元)。

如果公司股東沒有動力促成轉股,任由股價跌跌不休而不采取行動,那可轉債很可能走向回售保護或者到期還錢的結局。

回售保護,就是在轉債期限的最後兩年,當股價低于轉股價的70%且維持連續三十個交易日,轉債持有者有權以略高于面值的價格将轉債回售給公司。

到期還錢,顧名思義,就是可轉債持有人持有轉債至到期,上市公司按事先約定好的贖回價格進行贖回,還本付息。贖回價格=100+最後一年利息+公司獎勵,在110元上下。

這是一種雙輸的結局,可轉債持有人沒有取得理想的收益率,公司也不得不到期還錢,甚至提前還錢。

這篇文章我們簡單介紹了強贖,溢價率,下修,回售,到期贖回等概念。如果還沒厘清以上概念,可以回頭複習一下哦。下篇文章我們将進行一個總結。将可轉債生命周期更清晰完整的展示給大家。

關注“居正待時”,在财務自由的路上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