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可转债生命周期了解可转债2/3

作者:居正待时投资

在上篇文章中,我们了解可转债的发行背景及一些基本概念,这篇文章我们将对可转债发行后,正股不同的走势对可转债有哪些影响进行分析。

2、正股上涨

随着募集资金陆续投入生产经营,产生更多利润,股价随之走高;或者遇到一轮牛市,股价水涨船高,都会导致转股价值跟随正股股价上涨。

我们会发现,当转股价值高于可转债当前交易价格时,买入可转债然后马上转股,第二天开盘立刻卖出正股(可转债不允许转股当天卖出),很可能存在套利机会(比如100元买入转债,若转股价值为110元,转股后110元卖出股票,可以赚到10元。)。

这种套利机会,我们一般用溢价率表示,负溢价率就代表用便宜的价格买到了高价值的东西。当然,市场很快会发现并消除这种套利机会,使得可转债价格跟上其转股价值,所以,在转股期内,正股股价上涨,可转债价格会跟随上涨。

当正股股价较转股价上涨至少30%且维持一段时间后(该时间在《可转债发行公告》中有所规定,比如“公司股票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至少有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含 130%)”),公司就可以发布强赎公告。

强赎公告规定,在某个日期前未转股的可转债将被公司以某个很低的价格赎回,从而迫使可转债持有人尽快转股。

到截止日期,大部分转债都已经转换成公司股票,剩余极少数转债(通常情况是持有人忘记了)被公司强制赎回,可转债的生命周期走到了尽头。

上市公司股价的上涨达到强赎条件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在面值附近买入可转债的持有人获得了不菲的收益,上市公司也可以得到不用还钱的“奖赏”。

3、正股下跌

若公司经营不如意,或市场遭遇熊市,股价跌破转股价,导致转股价值跌破可转债面值,此时如果公司不采取措施,则很可能面临到期还钱甚至提前还钱的命运。

遇到这种情况,公司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

比较不想还钱的公司,会采取积极下修转股价的方式来避免到期还钱的结局。

何为下修?当上市公司股价跌破转股价的80%-90%并维持一段时间满足下修条件后,上市公司可以下调转股价(不是必须),来缩小转股价与正股股价之间的差距。既然股价不涨,就让转股价下调吧,效果一样。

行情不好时,公司积极下修转股价;在行情反弹时,更容易达到强赎条件,来避免还钱的命运。

举个例子,原股价=转股价=10元,股价下跌到8元满足下修条件后,如果公司坚持不下修,股价需要从8元涨到13元并维持一段时间才能满足强赎条件,涨幅高达62.5%;而如果公司积极下修,比如下修转股价到8元,股价只需要从8元涨到10.4元并维持一段时间就可以满足强赎条件,涨幅为30%。

历史数据显示,只要公司积极下修,在六年的生命周期中,还是很有希望满足强赎条件的。

当然,下修需要经过股东大会的同意。因为下调转股价之后,相当于低于当初发行价格出售股权,损害了老股东的权益。

下调价格一般不低于股东大会召开前20个交易日均价和前一交易日交易均价之间较高者。同时修正后的转股价不能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正股PB不小于1)和股票面值(正股股价不能小于1元)。

如果公司股东没有动力促成转股,任由股价跌跌不休而不采取行动,那可转债很可能走向回售保护或者到期还钱的结局。

回售保护,就是在转债期限的最后两年,当股价低于转股价的70%且维持连续三十个交易日,转债持有者有权以略高于面值的价格将转债回售给公司。

到期还钱,顾名思义,就是可转债持有人持有转债至到期,上市公司按事先约定好的赎回价格进行赎回,还本付息。赎回价格=100+最后一年利息+公司奖励,在110元上下。

这是一种双输的结局,可转债持有人没有取得理想的收益率,公司也不得不到期还钱,甚至提前还钱。

这篇文章我们简单介绍了强赎,溢价率,下修,回售,到期赎回等概念。如果还没分清以上概念,可以回头复习一下哦。下篇文章我们将进行一个总结。将可转债生命周期更清晰完整的展示给大家。

关注“居正待时”,在财务自由的路上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