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夜郎自大”出自夜郎國,夜郎國究竟有多大?跟南越印度啥關系?

作者:桃花石雜談

閱讀到本文的朋友恐怕都知道“夜郎自大”這個成語,它的意思是說人自不量力和妄自尊大。而這個成語的出處就是在曆史上曾經真實存在的夜郎國。根據《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漢武帝曾經派使者出使西南夷,到了夜郎之後,因為當時道路閉塞,夜郎國人對漢朝了解極為有限,是以問出了“漢孰與我大”這句話,意思就是問漢使漢朝跟我們夜郎比究竟誰大,後來這段記載就演化成了“夜郎自大”這個成語。那麼想和漢朝比“大”的夜郎國究竟是個什麼存在?它究竟大不大呢?夜郎跟印度和南越國又是怎麼關聯上的呢?

根據中原史書記載,夜郎國最早進入中原人的視野大約是在公元前3世紀初。公元前298年到公元前262年在位的楚襄王曾經派将軍莊豪率軍前往今天貴州省福泉市周邊區域,去讨伐夜郎王。後來莊豪的大軍成功使夜郎王臣服,使其成為了楚國的藩屬。

“夜郎自大”出自夜郎國,夜郎國究竟有多大?跟南越印度啥關系?

戰國時期的夜郎國(最下方)

但這段曆史裡比較有意思的是,莊豪在臣服了夜郎之後,卻因為楚國的巴郡和黔中郡被秦國攻占,使他無法再回歸楚國核心地帶,結果莊豪索性也就不回去了,就在今天雲南省會昆明周邊的滇池落腳,建立了滇國,自封成為了滇王。

而這個滇國其實跟“夜郎自大”的出處也有很大的關系,甚至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夜郎自大”裡的夜郎其實是個背鍋俠,因為最先與漢比“大”的,其實是滇國。我們這樣說是因為:莊豪所建立的滇國其實也存在了挺長時間,它不但沒有在秦朝統一中原的過程中被完全滅亡,而且還一直存在到了漢武帝時期。而當時漢武帝派使者出使西南夷地區,其實先到的是滇國,後來才到了夜郎。而《史記》裡關于“漢孰與我大”這句話的出處,其實是這樣記載的:

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

是以其實這段記載很明确地說了,是滇王見到漢使之後先問的“漢孰與我大”,而夜郎侯雖然也問了同樣的話,但似乎隻是重複了滇王的話而已。是以後來“夜郎自大”這個成語其實确實是有點讓夜郎背鍋了。

不過,之是以能産生夜郎自大這個成語,其實也跟當時相對于滇國,夜郎可能确實更大一些有關。因為雖然夜郎要和漢朝比誰大确實比較搞笑,但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裡确實也曾經提到“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也就是說當時西南夷有大小幾十個政權和部落,其中确實是夜郎最大。是以“夜郎自大”這個成語,其實是把西南夷裡最大的夜郎作為了西南夷的代表。是以在了解了這個背景之後,也就不太難了解為什麼夜郎想跟漢朝比大了,因為在當時夜郎的基于西南夷這個圈子所建立的認知裡,它确實覺得自己很大。

“夜郎自大”出自夜郎國,夜郎國究竟有多大?跟南越印度啥關系?

漢武帝時期與夜郎有多次交流

不過這也不代表夜郎對外界是一無所知的。因為有一些證據表明,在當時乃至更早的時間,夜郎地區可能就跟印度地區有一定往來。因為《史記》裡記載說,漢武帝派使節出使夜郎其實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想找到去印度(身毒)的路,想跟印度建立直接聯系。而要聯絡印度則是跟漢朝發現了一條可能跟夜郎有關的貿易線路有關。

《史記》記載,張骞出使西域時,在西域的大夏國(可能位于中亞的巴克特裡亞地區)見到了出産于蜀地的蜀布、邛竹和杖等産品。張骞覺得很奇怪,就問當地人這些東西是哪來的?結果當地人說是從東南方的身毒國(印度)來的,而身毒國的這些東西又是和蜀人做生意換來的。後來張骞還了解到,身毒國在邛(今天中國四川境内)以西差不多兩千裡。而張骞知道了這些資訊之後,感到很有價值,是以回來之後就對漢武帝建言說:大夏在漢朝西南方,因為仰慕中國,是以雖然有匈奴阻礙他們與中國溝通的管道,但還是繞那麼大圈子買到了蜀地的産品。那麼身毒明顯比大夏跟中國更近,如果能直接跟他們建立往來,肯定是有利無害的。

“夜郎自大”出自夜郎國,夜郎國究竟有多大?跟南越印度啥關系?

巴克特裡亞的大緻方位

是以漢武帝才會派使者出使西南夷乃至到了夜郎,而這些使者其實出使西南的直接目的,是找到通往印度的道路。但這些使者的這項使命最終是沒能完成,他們都在昆明附近受阻,沒能抵達印度。不過這段記載也說明,當時蜀地和印度之間,很有可能确實存在有商業通道,是以蜀地的商品才有可能通過印度中轉抵達西域。而這也就說明夜郎這個地區,确實也有可能是蜀地與印度進行商貿往來的重要中轉地,也就是說他們當時可能其實也并不是一個對外界一無所知的封閉群體。

另外,夜郎國跟秦朝末年南征秦将趙陀所建立的割據政權南越國應該也曾經有過比較密切的往來。因為當時漢武帝派使節出使夜郎,還有一個原因是:之前漢武帝派使節出使南越的時候,在南越看到了一種枸醬。之後漢使得知這種枸醬是蜀人從夜郎轉賣到南越的,是以漢使回去之後就上書漢武帝,認為通過夜郎可以制約南越國,為漢武帝平定南越,統一中國創造有利條件。

“夜郎自大”出自夜郎國,夜郎國究竟有多大?跟南越印度啥關系?

南越國前期與夜郎的形勢

而結合不同史書的記載,有些學者認為當時其實夜郎和南越之間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臣屬關系。當時雙方牂(zāng)柯江(今天雲南貴族境内的北盤江)互相往來。而在公元前183年之後,夜郎國可能還向南越國稱了臣。

而後來南越國對夜郎國可能還确實産生了一定影響。漢使到達夜郎之後,給夜郎侯多同贈送了厚禮,并為當地修建了道路,之後跟多同約定要在當地設定漢朝郡縣,但也許諾要讓多同的兒子當縣令。而這個多同大概是覺得漢朝距離遙遠,同時确實對于漢朝的實力缺乏直接認識,是以雖然口頭上答應了下來,但實際上卻太當回事。盡管在公元前135年漢朝就以夜郎國所控制的區域以及與之相鄰的漢朝廣漢郡南部設定了下轄四縣的犍為郡,但在随後的20多年裡,夜郎國似乎還是完全自行其事。直到公元前112年漢朝滅亡了南越國之後,夜郎似乎才真正了解到了漢朝的實力,在此之後才開始向漢朝中央派出使節朝貢。而這也從另外一個側面說明當時夜郎和南越确實關系相對比較密切了。

“夜郎自大”出自夜郎國,夜郎國究竟有多大?跟南越印度啥關系?

西漢極盛期疆域,從中可以看到夜郎和牂柯等地形勢

在此之後,漢朝對夜郎及周邊地區的統治明顯得到了加強,漢武帝很快将之前設立的犍為郡南部分了出來,設定了新郡牂柯郡。同時将原來的夜郎侯多同加封為夜郎王,仍然給予了其比較高的地位。是以在此之後,夜郎國仍然存在了數十年。但在公元前27年,夜郎起兵反漢,最終被漢朝官軍擊敗,在此之後夜郎國就算是滅亡了。

而以上的内容就基本上是漢文史籍裡對夜郎國的主要記載了。因為夜郎國自己并沒有留下任何文字材料,是以這些記載可以說也是現代能看到對于夜郎國僅有的文字記載了。不過雖然沒有文字記載,但一些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裡,還是流傳有一些可能與夜郎國相關的傳說,一些傳說顯示,夜郎國其實可能曾經有過4個不同的朝代,而且它本身就是個部落聯盟,其中包括5個比較大的政權,而每個政權又是6到10個部落的聯合體。而且在夜郎國存在期間,不同夜郎政權之間也曾戰争不斷,最終夜郎國的滅亡也跟其内戰有很大關系。

“夜郎自大”出自夜郎國,夜郎國究竟有多大?跟南越印度啥關系?

西南地區一些少數民族可能跟夜郎有關聯

當然,這些傳說也确實有可能能夠反映出當時夜郎國的真實狀态,但畢竟這些傳說還不能完全被視為嚴肅史料,是以其真實性還是有些問号的。而在公元前27年之後,夜郎就基本消失在了曆史長河之中。一些觀點認為,今天我國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彜族、水族和仡佬族等民族可能與夜郎有點關聯,但因為直接相關的史料非常稀少,這些看法也并非定論了。(圖檔來自網絡,侵權告知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