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健林重視科研投入,曾投資楊振宇為董事會名譽主席的西湖大學

作者:莫斯科花園

楊振甯生于安徽合肥,實體學家、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兼理論實體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及教授,在粒子實體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态實體等領域作出裡程碑性的貢獻。為慶祝楊振甯先生百歲誕辰,9月22日下午,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實體學會聯合舉辦了“楊振甯先生學術思想研讨會”,祝賀楊振甯教授百歲壽辰。

王健林重視科研投入,曾投資楊振宇為董事會名譽主席的西湖大學

會上,楊振甯先生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同途”為題發表了講話。其實他與香港中文大學淵源深厚,結下了幾十年的良緣,多年來對大學的學術發展作出重大貢獻,長期為香港中文大學實體系講課,2006年和2007年開設的課程是“二十世紀理論實體的主旋律”,研究所學生和大學生都有修讀。楊振甯在講話中還回憶起他與好友鄧稼先的往事。

王健林重視科研投入,曾投資楊振宇為董事會名譽主席的西湖大學

1971年,楊振甯首次通路新中國,當時除了看望住院的父親,他還見了很多親戚和朋友,其中最重要的也是他最親近的朋友就是鄧稼先。他是九三學社社員,我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實體學家,我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我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勳”,是楊振甯中學、大學期間在美國的知心朋友。

王健林重視科研投入,曾投資楊振宇為董事會名譽主席的西湖大學

鄧稼先是我國核武器研制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上司者,他始終在我國武器制造的第一線,上司了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我國原子彈和氫彈,把我國國防自衛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準。

當時,楊振甯看到美國報紙上說偉人派了飛機到陝北把美國實體學家寒春接到北京幫助制造原子彈,在1971年4個禮拜的通路之中,他一直想求證寒春參加我國原子彈的研發的故事是真還是假,但這是一個敏感的問題,他難以開口。在快要離開的時候,楊振甯終于沒忍住向好友鄧稼先求問,想知道原子彈是不是我國自己造出來,有沒有外國人幫忙。

王健林重視科研投入,曾投資楊振宇為董事會名譽主席的西湖大學

那年,鄧稼先給楊振甯寫了一封長信,說他驗證了我國的原子彈基本沒有外國人參與。在信的末尾,鄧稼先寫道: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同途。當時,他沒看懂這句話,50年後楊振甯回應鄧稼先的信時說:“我覺得今天五十年以後,我可以跟鄧稼先說: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說,我這以後五十年是符合你‘共同途’的矚望,我相信你也會滿意的。”

王健林重視科研投入,曾投資楊振宇為董事會名譽主席的西湖大學

我國一直非常重視科研,各大學也都有專業院校,如馬化騰、王健林投資的西湖大學,喜迎3大科研成果轉化。2018年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獲得教育部正式發函,改名為西湖大學,其前身為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随後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籌資成立,而該基金會背後的捐資人中,王健林、馬化騰等赫然在列。

說到王健林,他不止是國内有名的企業家,更是在國家相關建設中增磚加瓦的領頭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