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想活得不累,做到這10點就夠了

想活得不累,做到這10點就夠了

王陽明8歲過目成誦,10歲下筆成詩,世人皆以為他日後必是狀元之才。從22歲開始,王陽明兩次參加會試,兩次不中,同窗扼腕歎息,王陽明卻說:“世人以不第為恥,吾以不第動心為恥。”在他看來,有上榜之事,就有落榜之事,不要過分在意。

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于心。該努力時拼盡全力,是非成敗看淡一點,以平常心面對得失,盡人事,聽天命。

《道德經》有言:“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大丈夫處世要追求淳厚的風尚,反對浮薄的風氣;要堅持求實的作風,抵制虛華的習氣。

有些人很聰明,但是不厚道,這樣的人千萬不能深交。

清代有個人叫金安清,是個理财高手,但是心術不正,多次貪腐。

他設局營救林則徐,成為林則徐的幕僚,不久就被林則徐禮送出境;他又轉投曾國藩,曾國藩連拒他七次。後來雖然見了他,卻依然不肯用他。

有人覺得奇怪,便問原因,曾國藩說,“此等人如鬼神,敬而遠之可也。”

人生一世,學會識人,辨人,與善良為伍,不與僞善同論,簡簡單單,就是幸福。

生而為人,兩種本分:一是工作,二是生活。

在工作中,要認真負責,在其位謀其政;

在生活中,要扮演好自己的多重角色:做學生時好好學習,做兒女時孝敬父母,做父親就要有擔當,做伴侶就要尊重婚姻,做兄弟姐妹就當彼此關愛。

做自己該做的事,盡自己應盡的義務。認真做好分内的事,就是守住了自己的本分。

愛因斯坦說:“不要抱怨生活,那隻能說明你的無能。強者從來不抱怨生活。”

什麼是真正的“不抱怨”呢?

看清了所有的真相,嘗試了所有的辦法,用盡了所有的力氣,翻山越嶺,渡海過河,就算滿身傷痕,還能熱愛生活,笑對人生,與世界握手言歡。

如果生活抛給你一個檸檬,你可以把它榨成汁,然後再加點糖。雖然我們無法改變既定的事實,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态度,畢竟生活的味道是苦還是甜,是由我們品嘗後,得出的結論。

成天抱怨,隻會一無所獲。

改變不了過去,就改變未來;改變不了别人,就改變自己。

換一個不曾剪過的新發型,換一件昨天剛買的新衣服,換一份沒嘗試過的午餐套餐,換一種面對明天的積極心态,換一種方式去愛身邊的人……一個普通的改變,或許就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全新的生活。

漸漸你會發現,生活不像我們想象得那麼遭,我們也沒有想象得那麼差。相反,生活要美好得多,我們也一樣。

是放下,不是放棄。

俗話說得好:提起千斤重,放下二兩輕。人生就像走路,背負的東西越多,走起來就越累,隻有學會放下,才能輕松前行。

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有人活得輕松,有人活得沉重?前者是拿得起,放得下;後者是拿得起,卻放不下。

為了在人前赢得面子,勉強應承許多自己難以做到的事;

為了得到别人的贊羨,選擇一份自己并不熱愛的熱門職業;

很多時候,别人的一個眼色、一句評價都讓他吃不下飯、睡不着覺;

害怕别人的嘲笑和議論,不敢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不敢在别人面前表現出真實的自我……

這樣的日子過得有多累,隻有當事人最清楚。

叔本華說:“人性一個最特别的弱點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别人的評判,隻是個參考,我們應該做的,就是搞清楚自己的定位,自己賞識自己,不盲目羨慕别人,保持自己的前行軌迹。

每個人都有因為自己“不夠好”而自卑的時刻:

我脾氣不好,情商低;

我學曆不高,見識不夠;

我家境不好,工資不高;

我不夠美,不夠瘦,不會打扮,審美不高……

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都想讓自己更優秀,讓自己過更好的生活。”

比如,很多人以為,我長得不夠好看,身材不夠好,是以我自卑,隻要我變美了、身材好了,就會自信。

結果發現,永遠有人比你美、比你身材好,無論怎麼努力,你還是會自卑,為什麼呢?

因為你沒有接納自己。隻有你不再去否定真實的自己的時候,自卑才不會成為你生命中的一根刺,你才會無條件地相信自己。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苔花,即苔藓開的花朵,生長在陰暗潮濕的地方,花朵亦如米粒般微小,不易察覺。但它絲毫不自卑,反而如美麗高貴的牡丹般,自信地盛開。

莫言在《檀香刑》中說: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個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樹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

古人雲:“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人滿則驕。”

物極必反,慧極必傷,越完美的狀态,越預示着消亡。

人生在世,凡事不求十全十美,但求盡心盡力。

不完美的自己,未必有缺憾;有缺憾的人生,未必不圓滿。

《後漢書·郭符許列傳》有個故事:

孟敏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顧而去。林宗見而問其意,對曰:“甑以破矣,視之何益?”

說的是孟敏客居太原時,挑着的陶炊器掉到地上,他竟然都不回頭看一眼的就走開了。林宗見到,問他是怎麼想的。他回答說:“陶炊器已經碎了,看它有什麼用?”

為過去的遺憾歎息,生活隻會給予你黑暗。為未來的目标奮進,生活定會饋贈你光明。

莫言在《生死疲勞》中寫道:

世事猶如書籍,一頁頁被翻過去。人要向前看,少翻曆史舊賬。

該翻篇的,就翻篇;該過去的,就過去。

風雨人生,結束舊旅途,方能開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