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員工想“雙休”?格力:安排!董明珠這樣說......

員工想“雙休”?格力:安排!董明珠這樣說......

今天,格力正式實行雙休登上熱搜。

員工想“雙休”?格力:安排!董明珠這樣說......

11月22日傍晚,“格力電器”官方微網誌釋出通知,将單雙休工作制調整為雙休工作制。

實行雙休工作制後,取消所有加班,對于确實有加班需要的,由部門申請,報主管公司上司準許,并報企管部門備案,後續由本部門安排調休。

員工想“雙休”?格力:安排!董明珠這樣說......
員工想“雙休”?格力:安排!董明珠這樣說......

員工想“雙休”,董明珠回應

近日格力電器30周年慶上,董明珠又公開回應“雙休”等問題,再次引發全網熱議。

11月18日,格力電器舉行30周年慶典。在慶典上,不少員工在30周年簽名牆寫上周末能“雙休”的心願。

員工想“雙休”?格力:安排!董明珠這樣說......

對于員工“雙休心願”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回應:

“對于雙休,我希望一年裡格力電器最好全都是日班,而沒有夜班。但是當社會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還是要放下自我。”

員工想“雙休”?格力:安排!董明珠這樣說......
員工想“雙休”?格力:安排!董明珠這樣說......

22歲女秘書走紅,董明珠回應

在格力電器三十周年慶上,董明珠還公開回應了22歲女秘書孟羽童走紅一事。

她表示,格力電器需要無數個敢于去挑戰的人,在《初入職場》幾個月的相處當中,發現孟羽童獨立性很強、遇到挫折越挫越勇、勤于思考,是以想進一步培養她成為第二個“董明珠”。

員工想“雙休”?格力:安排!董明珠這樣說......

今年7月,22歲浙江大學畢業生孟羽童,在《初入職場的我們》節目中,獲得董明珠的賞識,最終成功由實習生轉正成為董明珠的秘書。

不久前,二人手牽手一同現身中國制造業領袖峰會。董明珠還在活動現場公開表示,“要将孟羽童培養成第二個董明珠。”

面對衆人熱議,孟羽童在個人微網誌回應稱,自己隻是一個普通的打勞工,比自己優秀、努力、有才華的人很多,“我隻是非常幸運能遇到這樣很好的機會,遇到很好的老闆和這樣的平台”。

董明珠在最新回應中還表示:

将孟羽童培養成第二個董明珠,大家好像認為未來就是董事長、總裁,其實并不是,格力需要無數個董明珠,要建立這樣一個文化。

員工想“雙休”?格力:安排!董明珠這樣說......

在被問及工作中欣賞年輕人的哪些品質時,董明珠表示,“對于格力電器文化來說,第一是忠誠,第二是勤奮,第三要具有挑戰的精神,而不是跟随性。我希望格力多培養出一些富有挑戰心的人才。”

格力電器30億控股盾安環境

近期,格力電器的多元化布局再次向前推進一步。

11月16日晚間,格力電器釋出對外投資公告稱,公司拟通過受讓盾安精工所持盾安環境股份以及參與盾安環境定增的方式,獲得盾安環境的控制權。交易完成後,格力電器将持有盾安環境4.1億股股份,占發行後盾安環境總股本的38.78%。

這是繼三安光電、聞泰科技、海立股份、新疆衆和等之後,格力電器多元化之路的又一重大投資。

根據格力電器公開表示,收購盾安環境是看好其作為全球制冷元器件行業龍頭企業的産業價值,拟通過本次交易進一步提高公司空調上遊核心零部件的競争力和供應鍊的穩定性,同時完善公司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的産業布局。

多元化布局

在市場人士看來,格力電器的當務之急仍是擺脫單一品類(空調)的依賴。

在剛剛釋出的2021年三季報中,格力電器迎來了近三年的業績新低。

2021年1-9月,格力電器營收1381.35億元,同比增長9.73%;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156.45億元,同比增長14.21%。但在第三季度,格力電器實作營收470.83億元,同比下降16.50%;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61.88億元,同比下降15.66%。

與此同時,格力電器的空調業務占比不減反增,根據格力電器2020年年報顯示,其空調業務實作營收1178.81億元,比2019年的1386.65億元下降了14.99%,但在總營收占比中卻比2019年有所提高,達到70.08%。2021年上半年,格力電器的空調業務收入占比進一步提升至73.79%。

近年來,屢被诟病産品類别單一的格力電器,不斷嘗試多元化發展,以突破白電産業低迷的瓶頸。

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綜合整理發現,格力電器的多元化業務并不順利,不同于同期發展的家電巨頭美的集團和海爾電器,格力電器的轉型不僅速度較慢,且缺乏明确的主線邏輯。

根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從2016年至今,格力電器的“多元化”方向,除了其他家電品類(如洗衣機、冰箱、電鍋等)之外,還橫跨了手機、新能源汽車、醫療裝置、半導體等多個領域。但盡管投資項目衆多,但各個領域卻成果并不顯著。

2016年,董明珠力排衆議投資銀隆新能源時,也恰逢新能源汽車備受矚目的時期,彼時新能源汽車上升到國家戰略,蔚來、奇點、小鵬等造車新勢力初見鋒芒。

但随後銀隆新能源爆發一系列風險事故,即便是在2021年正式成為格力電器的控股子公司之後,關于其質疑也并未間斷。

目前,銀隆新能源已正式更名格力钛,資料顯示,該公司一直處于虧損狀态,2020年格力钛營收43.25億元,淨利潤虧損6.88億元。今年以來,銀隆新能源的營收大幅下降,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今年1-7月公司營收10.58億元,淨利潤更是虧損7.63億元。

此後,2018年爆發的中美貿易摩擦和國産替代風潮,讓半導體投資也成為一大熱門。随後,格力電器也馬不停蹄的加碼半導體領域。并于2018年、2020年先後投資了聞泰科技和三安光電。這些投資獲得了較高的投資收益,但在産業上的協同效應并不顯著。

2018年12月,聞泰科技釋出重大資産重組收購預案(修訂稿)披露,公司聯合格力電器、國聯集團等投資者收購安世集團,格力電器合計出資30億元。這筆投資,讓格力電器取得了超過4倍逾120億元的賬面浮盈。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格力電器及珠海融林分别持有聞泰科技3586萬股、9242萬股股份,合計市值超過152億元。

2020年6月,三安光電披露非公開發行股票情況,根據定增結果,格力電器認購了20億元。截至目前,格力電器持股三安光電的賬面市值超過40億元,浮盈超過一倍。

期間,在新冠疫情爆發後不久,格力電器還曾宣布跨界進軍醫療行業,并先後在珠海、成都、天津等城市成立醫療裝置相關公司。據悉,格力電器将在醫療裝置領域投資10億元,緻力研發高端醫療裝置。但在格力電器2021年中報中,關于醫療裝置業務的成果仍寥寥。

“格力這幾年為啥多元化始終做不起來,主要原因就在于總給人感覺缺乏邏輯。另外布局得太晚,應該更有前瞻性的布局。”劉步塵說道。

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也指出,“海爾、美的等的多元化很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了,抗風險能力比較強,而格力電器的多元化相對較晚,目前小家電、廚房電器等都是邊緣化的獨幕喜劇牌,格力手機市場上根本買不到。”

在梁振鵬看來,格力應該向美的、海爾等企業學習,設立單獨的事業部,進行明确的權責劃分,設立嚴格的考核和激勵機制,否則,其他的産品線都隻是空調的“附庸”。

來 源| 21世紀經濟報道(楊坪)、南方都市報、公開資訊

員工想“雙休”?格力:安排!董明珠這樣說......

本期編輯 劉巷 實習生 王绮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