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琳——洪爐照破夜沉沉

作者:夢香寒冰

還記得李廣嗎?作為刑天英雄的早期人員,李廣的曆史地位可謂人心贊服。在後世,有一位被稱為再世李廣的人,他就是南北朝的王琳。

王琳,字子珩。會稽郡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南北朝時期梁朝和北齊時期的名将。

王琳是國舅出身,姐姐是蕭梁湘東王蕭繹(即梁元帝)的寵妃。是以王琳的仕途初期很不錯。但是王琳有一個超乎常人的能力,那就是過目不忘。王琳能夠記住他遇到的每一個人,是以作為國舅在外帶兵時,王琳對于手下上千名将士都能熟悉姓名,而且情況爛竹于胸。這讓王琳在兵士中威望極高,而且王琳對于麾下兵士非常夠義氣,讓兵士對他十分信服。

王琳——洪爐照破夜沉沉

王琳

梁武帝蕭衍晚期接納了南北朝知名枭雄侯景,此人比董卓還要可惡,自稱宇宙大将軍。侯景來到梁武帝的勢力範圍,很快就開始了侯景之亂,侯景把持朝政,迫害梁武帝,不久梁武帝去世。此時,侯景承認的蕭梁皇室繼承人在蕭梁國内得不到承認,是以蕭梁皇族紛紛起義。作為湘東王,蕭繹自然也有争奪皇帝的資格。于是蕭繹發兵,讨伐侯景,他委派大将王僧辯和王琳對抗侯景,侯景大軍的領兵人員是宋子仙,雙方展開激烈大戰。

此戰中,王僧辯和王琳表現都非常出色。王琳作戰時,對手宋子仙曾綁住王琳的哥哥王珣到城牆上,讓王珣全向王琳。對此,王琳的答複是:“哥哥未能報全國家,還來勸降我,真是不知羞恥。”說罷,王琳舉起弓箭就進行射擊,王琳軍大為振奮,很快攻克城池。不久,王琳就與王僧辯合兵一處,活捉宋子仙,基本平定侯景之亂。

王琳——洪爐照破夜沉沉

王琳的主上是梁元帝蕭繹,但是蕭繹是一位非常有争議的皇帝。蕭繹是一位大才子,卻因為長相原因——蕭繹的一隻眼先天有眼疾——他的妻子就給他戴綠帽子,他的妻子徐氏,專門露出半邊臉,用來諷刺蕭繹的獨眼,是以有徐娘半老的成語。蕭繹本來是一個文化人,給人感覺非常有涵養,但是沒有人覺得他會當皇帝,可是曆史就是這麼可笑,蕭繹父親死于惡人之手,作為皇室宗親的蕭繹舉起讨伐叛賊的旗幟,上天還給了他三員大将,一人叫做王僧辯,一人叫做王琳,還有一人叫做陳霸先。王僧辯是忠臣,王琳是親家,陳霸先是反賊。用人成了蕭繹永遠的痛。

蕭繹是為大才子,在得知王琳深得軍心,内心十分惶恐。趁着一次王琳手下不顧軍紀屠城的錯誤,蕭繹指令王琳進京認錯,然後趁機監禁了王琳。此舉讓王琳手下十分憤怒,起兵攻擊蕭繹的軍隊。無奈之下,蕭繹隻能讓王僧辯帶着王琳去招降王琳舊部,作戰期間,王琳舊部看到王琳,全部扔下武器,乞求王僧辯放了王琳。可是王僧辯不敢輕易放縱王琳歸山,隻得利用蕭繹攻擊自己兄弟的機會,讓王琳重新帶領舊部攻擊,讓王琳戴罪立功。

蕭繹之是以會攻擊自己的兄弟,是因為蕭繹本來就不是一個有正規宣稱的皇帝。父親蕭衍是被害死的,兄弟們誰繼位都可以,既然蕭繹稱帝,自然有兄弟不服,蕭繹隻能平定這些兄弟。可是蕭繹此時還有内憂外患,外患是東西魏,内憂除了兄弟之亂,還有陳霸先。王琳是小舅子,這叫做外戚,而在幾百年前,外戚篡權不絕于史,是以蕭繹對于王琳隻能打壓。可是面對所謂的外戚隐患時,陳霸先已經在南方有了稱霸的野心。蕭繹隻好讓王琳盤踞嶺南,希望王琳能成為陳霸先的絆腳石。因為陳霸先主力在交趾(今越南),沒辦法,誰讓那個時代的中國勢力範圍管轄着越南呢。

王琳——洪爐照破夜沉沉

王琳勇敢作戰

對于蕭繹的任命,王琳似乎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危機。王琳認為此時國家的危機在北方,他希望皇帝蕭繹不要讓自己遠去,殊不知這樣更招皇帝蕭繹的忌諱,無奈王琳隻好南去。

王琳南去,陳霸先不敢亂動。可是上天給了蕭繹三員大将,卻也給了他三個外敵,分别是西魏、北齊和蕭氏宗親。蕭繹卻讓兩員大将彼此制衡,王僧辯用來讨伐蕭氏宗親,這時西魏和北齊就放松了。

為了穩住西魏,蕭繹曾經投降過西魏。但是蕭繹卻希望西魏歸還占領土地,這讓西魏心中不滿。不要忘了,不久前号稱天選之人的東魏(北齊前身)名将慕容紹宗莫名其妙死在南征蕭梁戰線前,天下都說天選之人由東魏來到了西魏。此時西魏看到蕭梁内憂外患,國内氣勢一定,都想着對外征讨,而蕭梁境内的蕭繹竟然提出無理的要求,于是西魏不再猶豫,派出大軍直接攻擊蕭繹。

蕭繹完全沒準備西魏的突然襲擊,因為他隻記得不久前西魏曾經被東魏打敗過,他不知道雖然西魏東魏彼此争鬥困難,但是攻擊南線卻依然勇猛。此時蕭繹急調王琳回京勤王。奈何中國太大了,王琳縱使全軍極力北上,但是從嶺南(廣東廣州)到江陵(湖北荊州)的路上,就傳來蕭繹被西魏攻破城池,兵敗自殺。

王琳——洪爐照破夜沉沉

悲痛的王琳開啟了一生傳奇時刻。在北上聽到國主蕭繹被殺,王琳指令全軍戴孝。此時西魏在江陵新成立了西梁,王琳率兵攻打,在長沙誓師,包括長沙王蕭韶在内的長江上遊諸地都奉王琳是盟主。

王琳的主要目的是要回梁元帝蕭繹的屍體。是以他此時對北齊稱臣,目的是讓北齊不對他進行攻擊。對于西魏也稱臣,目的是要回蕭繹的屍體。可是王琳同時對于蕭梁王朝的蕭淵明稱臣,那是王僧辯的勢力。自此王琳成了三家臣子,卻是當時的弄潮兒。

但是王琳的動作讓另一個人有了施展空間,這個人就是陳霸先。在王琳北上救回蕭繹的時間,陳霸先也北上,擁立蕭方智為帝,并且擊殺王僧辯。與此同時,陳霸先招降王琳,賜予他大官。

此時王琳的戰略目标有兩個,一個是向西魏擁回蕭繹的屍體,一個是與陳霸先為敵,因為陳霸先已經建立陳朝,推翻了蕭梁政權。

西魏的執牛耳者宇文泰敏銳地意識到了時代變化,答應了王琳的要求,答應歸還蕭繹的屍體。此時西魏已經改名北周,宇文覺繼位天王,與宇文泰利益鬥争不斷。是以西魏和北周分兩次,一次歸還王琳妻兒,一次歸還蕭繹的棺椁及一千餘随從,是對于王琳在亂世中對于先主的忠心一次回應。王琳在長沙大葬了蕭繹,在風雨飄搖的南北朝,王琳的忠心讓天下人都為之側目。

王琳——洪爐照破夜沉沉

紛繁戰事

王琳藏了蕭繹,他的曆史使命就已經完成。接下來幹什麼?王琳也不知道。

王琳若有争霸天下的野心,他就不會在亂世去赢回一個死人的屍體,而是會奪取天下大權。沒有錯,那個人是陳霸先。在王琳為蕭繹報仇時,陳霸先占領建康,成為左右天下局勢之人。

王琳想推翻陳霸先,恢複蕭梁政權。是以他攻打陳霸先,在北齊幫助下,王琳擁立蕭莊複辟南梁,王琳成了南梁執牛耳者。在北齊的幫助下,王琳多次攻擊陳朝。

可是又怎樣?陳朝已經取代了梁朝。在王琳攻擊陳國時,火計可以突然改變風向,吹到自己這邊。守城可以城内突然爆發瘟疫,軍民死傷無數。王琳成了亂世的螢火蟲,以生命為代價燃燒忠義的價值。

王琳最後是死在陳朝大将吳明徹手中。對于吳明徹的做法,沒有什麼好說的,作為陳朝大将,他的曆史作用是平叛。可是吳明徹抓住王琳後,軍中半數将士為王琳跪下求情。聞知王琳被殺,田夫野老,知與不知,聞者莫不流涕,好像西李廣将軍那樣。(觀其誠信感物,雖李将軍(李廣)之恂恂善誘,殆無以加焉。)

王琳死後,陳朝皇帝是将他的首級挂到城牆上示衆的。但是王琳舊部朱玚冒死上奏,請求歸還王琳首級。陳朝皇帝為了虛名也好,為了人心也好,歸還王琳首級。朱玚把王琳暫時葬在八公山,數千舊部前來參加葬禮,祭奠王琳。

王琳是陳朝的叛臣,是以陳朝是不給王琳名分的,而朱玚認為王琳是為北齊而死的,于是孤身前往北齊,為王琳讨要榮耀。這簡直匪夷所思,朱玚是陳國人,跑到敵國為老上司讨要榮譽。朱玚堅信可以,因為他深知王琳忠義的價值,那是傳世的品德!

北齊就真的同意了,北齊追贈王琳為都督十五州諸軍事、揚州刺史、侍中、特進、開府、錄尚書事,谥号“忠武”,以辒辌車下葬。

王琳——洪爐照破夜沉沉

王琳身上的道德品質非常多,類似李廣的生不逢時,類似關羽的義薄雲天。在南北朝亂世,人心黑暗,在彼此争鬥禮儀的時刻,王琳就像啟明星,他雖然是暗夜不起眼的一顆星星,卻是黎明到來前的預兆。天下在南北朝太久了,中國人已經厭倦大混亂了,分久必合,天下該統一了。王琳的品德就像啟明星一樣照亮了南北朝亂世的夜空,黎明快來了,天下要一統了。

中國人所尊重的道德品質,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馬上就會被朝廷重視。而王琳身上的忠義,從此被後世人敬重,成為隋唐大一統的世人共同信仰。

王琳的故事比較難尋,主要是因為這個名字太普通了,就在南北朝,他名字一模一樣的好幾個。這集要說的王琳,是南北朝梁陳更疊的陳琳,我在尋找過程中,把他的事迹與其他人搞混。而在這個期間,另一個人的事迹讓我也非常唏噓,他就是王僧辯。

這個系列的文章叫做“刑天英雄”,說的是“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這類人的特點是為國分憂,但是志向難以實作。王琳是這一類,王僧辯是另一類,他是為國分憂,但是志向可以實作,最後死得其所。王僧辯一生忠于蕭梁王室,但是他是死于陳朝始祖陳霸先的手下,是亡國之臣。雖然他的事迹非常唏噓,但是作為臣子,他有擁立之功,可以維護國家政局穩定,已經做了本分。他的去世,應該說是沒有遺憾的,是以王僧辯沒有納入“刑天英雄”一類。

曆史上和王僧辯類似的人很多,前朝有諸葛誕,後世有鄭成功。諸葛誕一生忠于曹魏,孫吳攻打,諸葛誕抵抗孫吳。但是司馬氏篡權曹魏之後,諸葛誕就攻擊司馬氏。諸葛誕失敗了,但是他是曹魏的忠臣。鄭成功一生抗清,能夠在南京遙拜明太祖陵,可謂一生忠義。但是鄭成功抗清功業沒有成功,不是因為他本人沒有用心,而是曆史選擇了清朝,作為鄭成功的功業,康熙皇帝的評價很到位:朱成功系明室之遺臣,非朕之亂臣賊子。是以鄭成功、諸葛誕、王僧辯這類人,都是功成名就的一些人,不能算是刑天英雄。

王琳則與他們不同,王琳是一個典型舍生取義之人。王應麟在《困學紀聞》評價曆史曾說,古今中外,做成事,當以春秋楚國申包胥、漢初張良張子房著名。相比較,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梁之王琳、唐之張承業,雖然事情沒有成,但是也有東西傳世。

我們中國人是很功利的,敢向世界最聰明的人争奪利益。可是我們中國人也是很傻的,明知是要殺頭的,也要沖上去。“砍頭不要緊,隻要主義真。”這種精神其實是從古老的前人身上就能看到,諸葛亮能看到,王琳也能看到。他們追求的,或許我們體會不到,但是通過中國文字,我們能與這些古人共鳴,體會古人的偉大胸懷。

而這些神話之後,就有一個形象在那裡觸動——手握幹戚,無頭也要抗争。“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這種超越時空的品德,是我們中華民族所蘊藏的曆史力量。

想起明朝于少保的一首詩:“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這可能是對王琳最好的評價。

繼續閱讀